(圖/shutterstock)
實支實付正夯,但你知道
自然費率和平準費率的差別嗎?
實支實付是目前幾乎人手必備的保險,
它可以解決生病時的高額自費項目。
只是定期實支實付那麼多,
有自然費率也有平準費率的
這兩者到底有何差異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平準和自然費率的定義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平準,什麼是自然。
平準保費:
正常情況下,每期的保費會都一樣,
不會隨年紀增加而改變。
(註:通常保險公司會保留未來可調整保費的但書。)
自然費率:
隨年紀去增加或減少,
而依保險公司的商品設計,
可能五年或十年一調。
換個角度去想,平準費率的實支,
其實就是將未來要收的保費,
平攤到每年給客戶去繳
在這樣的情況下,
在剛投保時,自然費率都會比平準費率便宜很多。
平準費率和自然費率
何者較划算?
而以下就將以這個出發點,
挑一家平準費率的實支實付,
及兩家自然費率實支實付的組合去計算,
如果將每年平準費率跟自然費率的差額存起來,
那到最後,是平準比較划算
還是自然費率比較划算?
在看計算結果前先聲明,
由於不可能找到
條件幾乎一樣的平準和自然費率實支,
故這邊在商品的選擇上,
會盡量將條件相同化。
且會以對客戶最有利的方式去選擇比較選手。
實例分析
出場實支選手介紹(不提供商品名稱,尚請見諒)
平準費率實支:
有高雜費及高日額,
且還有理賠特定部位手術的定額給付,加小部份的實支。
自然費率:
利用兩家將雜費及日額拉到與平準費率接近(高出一些),
雖然沒有特定部位定額,但由於是雙實支
在理賠限額內理賠金會是兩倍,
也足夠替補沒有特定部位定額給付的這項。
說明:
將每年保費差額
放入一個 年利率 2% 的帳戶內去滾存,
如果當年差額為負
就從帳戶扣除該金額,並用餘額去滾存。
)
由於平準式的只能續保到 74 歲,
故這邊就僅計算到 74 歲。
上表可以發現,
假設存起來的部份是以
年利率 2% 的方式去計算利息的話,
在 74 歲最大續保年限到的時候,
帳戶內的餘額,還有 8.5 萬。
結論
由計算結果可以發現,雖然平準費率老年便宜,
但年輕時要繳比自然費率要多的費率。
而相較自然多繳的部份,
累積起來用複利滾存的方式去增值,
平準不一定會比自然費率有利多。
保費需要定期檢視、事先規劃
再者,Migo 曾經說過,
保險是要定期去檢視的。
如果今天你保了這個平準實支,
十年後,你發現這個商品對你來說沒有用了。
你選擇解約,
但今天選擇平準實支
不正是因為它老年費率不會變,
但你才過了十年就換掉,
那你之前繳比較貴,是繳心酸的?
保定期險不外乎就是為了調整上較自由
但平準式的實支,完全沒有這項優點,
而在保費上,也不見得會比較有優勢
那麼,
你要選平準還是自然費率的實支實付呢?
根據上面的推論,
似乎自然費率較具優勢,你認為呢?
本文由 保戶當自強-我的保險我做主(Migo) 授權;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只幫你找對保險!
我們不是保險業務員、也和任何保險公司無關。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
追蹤FB粉絲團,
即時學習更多保險小技巧!
本文由 保戶當自強-我的保險我做主(Migo) 授權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