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過 27年冤獄的 南非前總統 曼德拉,面對「仇恨」的方式是:若不放下,等於 繼續坐牢!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 2017-04-11 12:02
  • 更新:2017-04-18 16:10

坐過 27年冤獄的 南非前總統 曼德拉,面對「仇恨」的方式是:若不放下,等於 繼續坐牢!

(圖/shutterstock)

作者: 劉軒

 

羅本島(Robben Island)

位於南非開普敦西南方7公里的外海,

全年大浪不斷,四周海域布滿暗礁險石,

數不清有多少船隻曾在此粉身碎骨。

這麼嚴峻的環境

自17世紀就曾是犯人下放的苦牢,

其中最著名的

就是耐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曼德拉 抵抗種族隔離政策

因此坐了 27年的冤牢

年輕的曼德拉

因為抵抗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

而被判無期徒刑。

1962年被送去羅本島時,

一名獄卒告訴他:

「你一定會死在這裡。」

那裡的環境相當苛刻:

犯人每天五點半起床,

整天在砂石廠採石灰,

不准閱讀、沒有收音機,完全與世隔絕。

 

他被列為最低等級刑犯,

半年只能見一位訪客。

他母親來看他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隔年他的長子也身亡,

他連喪禮都不能參加。

當曼德拉終於被赦免時,

已經坐了27年的冤牢。

 

 

就算在監獄度過 27年

重獲自由時,他卻決定放下「仇恨」

1990年2月11日,

曼德拉牽著妻子的手,走出了監獄大門。

他在回憶錄《漫漫自由路》

(Long Walk to Freedom)裡寫道:

「當我步出那扇門,走向自由時,

我心裡明白:

若不把仇恨留在那個地方,

就等於繼續坐牢。」

 

讓南非渡過

種族隔離政策瓦解後的過渡時期,

曼德拉的和平協調是絕對的關鍵。

曼德拉實在很聰明。

他選擇放下仇恨,

也可以說是個務實的決定:

一來,他知道很多人想借用

為他申冤來操作種族對立,

而這萬萬不可。

二來,他知道自己若放不下仇恨,

可能早就死在那個小離島上了。

 

 

仇恨 是動力,也是致命傷!

人只要回想自己過去的冤枉,

心情會明顯變差,

身體也會立即分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長期累積會使抵抗力下降、

甲狀腺功能和肌肉、骨質都會受損。

仇恨是動力,但也是致命傷。

曼德拉有句名言:

「留住怨恨,就好比自己喝了毒藥,

卻期望敵人會被毒死!」

 

 

 

如果你覺得自己悶悶不樂,

有很多心事的話,或許要問自己:

是否有些舊帳未清,無法放下?

 

 

本文摘自:Get Lucky!助你好運

作者: 劉軒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book可能的任務 】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的理念,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出版超過3,800萬冊、4,000種書籍,全年發行量可堆砌59座臺北101的驚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