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張國洋
我在TEDxFJU【為何我們不該追求愛情】
這場演講中有提到「不追不求」的概念。
演講視訊在主辦單位上線後,
也常常有聽眾寫信給我詢問細節。
我發現一個很多人看完這場演講後的誤解,
是以為所謂「不追不求」就
是不能主動接觸任何人,
只能等別人來接觸自己。
但這其實是誤會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喜歡別人、主動表達好感,這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好的對象本來就是要靠自己主動而來的。
我在【愛情市場學】這本書中,
也反覆告訴女生該主動去接近有好感的對象。
既然連女生都該主動了,男生當然更該主動。
但所謂「不追不求」,
指的是當你表達好感、
嘗試接近、試圖邀約,
對方卻冷淡甚至抗拒時,
你就不該低聲下氣地去做
那些你直覺以為的追求手段
- 買禮物、寫情書、送早餐、
躲在人家家樓下給驚喜這些。
戀愛要成立,
仰賴的不是低聲下氣地追與求,
而是理解對方的需求、
並讓對方感受到價值。
換言之,
如果你表露的好感對方有回應、
甚至熱切地回應,
那你當然可以繼續靠近。
而當距離不斷拉近下,
你當然也可以做任何親暱肉麻的事情。
可是啊,如果你的好感碰到了鐵板,
繼續強化就是大錯特錯了
(大部分人犯的錯,
都是在對方表現冷淡下、才更積極加碼)。
因為在對方無意的狀況下,
繼續強化往往只會加深對方的反感、
讓對方倒彈、讓對方害怕,
對方就會產生我演講中
提到的三種反應 - 逃走、利用、
或因外部誘因而交往。
而我在【問題不在「仇女」,
對方越是善良,你越是強化壓力,
對方反而越可能逃走。
至於那些會留下甚至靠近你的,
反而都是以金錢或是利益為重的對象。
所以越是放低身段的追與求,
就越容易讓自己走入一個艱困的境地。
所以我們在接近過程中該做的,
其實是我在【為何會拿好人卡】
書中所講的「冷卻」概念。
你喜歡一個異性,
你嘗試接近他、嘗試表露好感,
結果對方不理不睬。
比方說,你試著透過Line跟對方聊天,
但他每次回應都很短,
沒講幾句就說要去洗澡、要去忙了。
這時候你最不該做的,
就是繼續丟一堆問句嘗試想延長對話。
比方說一直丟「早安」、
「今天天氣很冷要多穿衣服喔」、
「今天下雨要帶雨傘喔」、
「中午要記得吃飯喔」、
「要好好照顧自己」、
「喝奶茶很不健康耶」、
「你在幹嘛」、
「你在看甚麼電視」之類的句子。
你這些嘗試強化、
嘗試表達關心的舉動,
其實全部都只是扣分。
而且,你越是每天傳這類東西,
你得到的回應會越少。
最終會從回應很短、
變到只得到貼圖、
變到已讀不回、
最後會變成不讀不回。
一旦對方開始對你反感,
你就難以逆轉了。
因為對方反感後,
心裡就會認定你是個無聊討厭的死命追求者。
當你獲得了「討厭的死命追求者」這標籤、
而且標籤還凝固了,
你就再也撕不掉了。
XD 你很可能永遠也無法
逆轉在他心裡的形象了。
所以當你碰到鐵板時,
你要做的,
反而是我在那場演講最後談到釣魚的概念。
你發現聊不下去了,
你就應該退後(也就是冷卻),
讓這段關係保持著、
但不因為你的急躁而弄壞。
你等待某個日後再有聯結的機會。
比方說對方因為工作跟你有了連結、
跟你合作一個Project、
開始研究一個你很擅長的議題、
對你某個熟悉的東西感興趣、
或是看到你FB上貼的某個有趣訊息來問你,
這時候你再以此議題重新開展自然地聊天
(請畫線,關鍵在於自然地三個字)。
或是能因此重新搭起
兩人「生活領域」的互動與接觸,
這還可能稍微有些逆轉的機會。
但是否真能逆轉,
關鍵還是在於:
你冷卻的過程中有沒有提升並改變自己?
如讓自己更有趣、更好聊、更自在、
更有風度、更有溫度、更有內涵,
這些有改善,
下一個連結發生時狀況才會變。
如果你還是原本的你,
就算有下一個連結點來了,
你很可能還是沒辦法表現好,
最終機會還是會失去的。
所以廣泛地提升自己,
不要低聲下氣地求取愛情,
長期而言,
你才會得到一段勢均力敵的戀情。
文由 大人學 授權轉貼,
原文出處:所謂「不追不求」是代表不能主動嗎?
作者名稱:張國洋
CMoney責任編輯:Sally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