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年漲 2%,荷包怎麼追得上!你得先為自己加薪,每月多存 10%...選對基金從這裡開始

Brian Wang

Brian Wang

  • 2017-03-07 14:25
  • 更新:2018-07-29 13:56

物價年漲 2%,荷包怎麼追得上!你得先為自己加薪,每月多存 10%...選對基金從這裡開始

(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基金百百種 你挑對了嗎?

基金是上班族最常見的投資方式

但常常發生一種事情

明明兩個人今年都看好同一個市場

但是看到超過上百檔的同類型基金卻不知道如何挑選?

於是理專說什麼就投資什麼

到最後卻發現

A 同事的基金成長到 10% 

B 同事的基金卻還在虧損邊緣的窘境

為了幫助大家用簡單的方法選擇正確的基金

接下來會分享許多小秘訣給大家

 

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基金常被誤會是「一種金融商品」

但其實當我們剝開基金的內層結構後

可以發現他的投資標的可以是股票、

債券或是能源等等等林林總總

因此挑選基金必須面面俱到

投資基金不單單只是看過去績效就可以了

因為績效代表過去式

還有很多的小祕方

讓我們去判別哪個是適合投資的好基金

接下來將分享五種常見基金類別

教大家如何從上百檔基金裡一眼看出好標的!

 

1. 全球股票型

我們會用基金資產配置區域的標準來衡量全球股票型基金

例如現在有 A 與 B 兩檔基金

A: 瀚亞投資全球價值股票基金(投資美國比率= 60% )

B: 安本環球世界股票基金  (投資美國比率= 23% )

兩基金投資標的不一樣,當然就會有不同的報酬差異

此時要去細探B基金投資美國的比率較少是被移轉到哪裡

如果某基金新興市場標的分配過多

而成熟市場標的分配過少

那也代表著未來的獲利波動將會比較大

容易大漲大跌

就必須要去檢視新興市場指數是否過高

避免將來被套牢的危機哦

 

 

2. 全球平衡型基金

不同於第一個股票型基金

平衡型顧名思義就是股票之外再加上債券所綜合投資的

例如瑞銀旗下有三檔平衡型基金 A 、 B 與 C

A: 瑞銀策略基金-收益型 (股票佔比: 25% )

B: 瑞銀策略基金-平衡型 (股票佔比: 50% )

C: 瑞銀策略基金-增長型 (股票佔比: 75% )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這三檔平衡基金在股票佔比的不同

因此所表現出來的報酬差異就非常大

當然股票的比例越小的 A 報酬波動就會相對較小

非常適合不想完全投入股票型的保守投資者

 

 

3. 新興市場基金

自從金磚四國概念發酵後

投資人都想從新興市場高經濟成長中分一杯羹

只是光台灣可以投資的新興市場基金就超過 50 檔

投資人要怎麼區分呢?

讓我們告訴你一個判別小技巧

基本上大部分的新興市場基金投資產業標的分成兩類:

新興市場基金=比重非常高的金融業與電信業+其他

金融業與電信業之所以比重偏高

是因為他們是國家管制產業

所以獲利會受到保護

才特別受到基金經理人的青睞

 

 

而「其他」部分就是用來比較不同新興市場基金的關鍵了

例如A與B兩檔基金

A 新興市場基金=比重高的金融業與電信業+台灣

B 新興市場基金=比重高的金融業與電信業+巴西

從 A 與 B 我們就能知道

A 基金投資的台灣是以科技業為主的國家

而 B 基金投資的巴西則是著重在能源產業

所以才會發生上圖中同樣是投資新興市場基金

卻有不同獲利表現的原因了

因為原物料底部翻漲巴西等產油國大力受惠程度大啊!

這樣簡單分析後

投資人是不是就能很清楚的發現各個基金的不同點了!

 

 

4.大中華基金

大中華基金判別的方式與結構和新興市場基金相似

但主要是投資標的是中港台三地的新興市場

這裡要提到的重點是

受限於大陸境外資金管制的關係

導致大中華基金並不是每一檔都是很純的中國概念

因此可能發生為了投資人為了搶一帶一路商機

到最後...

卻發現基金大部分投資的是台灣的科技業的窘境

因此也搶不太到中國成長商機= =

 

 

5.天然資源基金

原物料基金比較要注意的重點是「黃金」

因為黃金可以當成原物料也可以被當成避險商品呢

是非常獨特的天然資源

例如過去有時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石油等原物料可能正在下跌中

但是黃金卻可能被視為避險工具而狂飆

因此在比較天然資源基金時

小編要提醒投資人多注意黃金的存在

尤其是崩盤時投資黃金多的基金可能就是非常好的標的

 

 

總結:

投資基金雖然有專業經理人來幫投資人操盤

但是大家只要多知道一些技巧

花點時間了解每檔基金的內部架構

挑對投資標的

就能夠事半功倍

不然再好的基金經理人也救不了挑錯方向的基金啊!

 

需要了解基金內部構造

才能正確判斷基金正確樣貌 屢戰屢勝

 

歡迎按讚:

 

 

看到基金琳瑯滿目嚇到你了嗎

不用擔心

只要一分鐘

就能讓你搞清楚一檔基金的內涵

推薦你此書!!

<<為什麼別人選的基金總是賺?>>

作者:朱岳中 出版社:經濟日報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

Brian Wang

Brian Wang

東吳經研所,喜愛周遊各國發現新的想法,台股大戶家庭出身,從事台股證券與期權操盤共經歷12年。 座右銘: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thing, you must first master it

東吳經研所,喜愛周遊各國發現新的想法,台股大戶家庭出身,從事台股證券與期權操盤共經歷12年。 座右銘: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thing, you must first mast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