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買對基金賺大錢
阿伯從人生谷底爬出
年輕時愛打棒球的 60 歲 阿伯
曾經一陣子沉迷於野球拳
把家當都花光光
後來痛下決心
努力研究基金
終於又揮出一記人生全壘打!
阿伯好心要破除大家常見的基金 3 迷思
讓我們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4433 空口無憑的選基金法
網路廣為流傳的選基金 4433 法則
是否適用於所有的基金呢?
以台灣的一般股票型基金為例
本文將檢視前兩個法則
首先是第一個 4 法則
「一年期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 1/4」
年度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下一年留在前25%的比率 |
17% |
43% |
9% |
30% |
29% |
36% |
42% |
48% |
52% |
(資料來源:書中表格)
從表格得知
依照此法則選出的最佳成績是 2014 年的 52 %
代表 2015 年仍有一半被選出的基金留在績效前 25 %
大概僅比銅板猜人頭的概率大一些
在 2008 年 甚至掉到只剩 9 %
第一個 4 法則似乎沒想像中管用
接下來讓我們檢視第二個 4 法則
「2 年、3 年、 5 年、今年以來基金績效在同類型基金前 1/4」
2008-10三年排名前1/4基金在2011-13三年排名仍在前1/4比率 |
2009-11三年排名前1/4基金在2012-14三年排名仍在前1/4比率 |
2010-12三年排名前1/4基金在2013-15三年排名仍在前1/4比率 |
24% |
27% |
32% |
(資料來源:書中表格)
參照表格的第一欄
它的意思是在 2008到 2010年之間
前段 1/4 的績優基金在
2011 到 2013 年間只有24%存活下來
能繼續留在前 1/4
也就是說
另外 76 % 原本排名 前1/4 的基金
在接下來會掉出前 1/4
績優的基金無法持續數年維持它的好成績
過去的輝煌不代表未來的飛黃騰達
星星多有比較厲害嗎?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
有些基金公司喜歡以星星多寡向投資者推銷基金
似乎星星越多越能賺錢
但根據美國 Vanguard 在 2010 年發表的
<基金評等與未來表現>
作者分析了 1992年 6 月到 2009 年 8 月間
所有晨星基金資料庫的美國股票型基金
獲得特定星等之後
接下來 3 年的表現
統計結果顯示
在某一年度得到 5 顆星的基金
在未來 3 年只有 39 % 能打敗大盤
而獲得 1 顆星的在未來 3 年
打敗大盤的比率達到 46 %
竟然比 5 星上將還厲害!
所以星星多寡僅供參考
基金轉移的理由
有些基金公司會告訴投資者
「基金不要長期持有
要視情況轉換呀
汰強除弱是基本道理!」
但不是所有的基金轉換都是有益的
有益的有兩種
一種是股市在高點時
賣掉股票型基金
改買債券或貨幣型基金
另一種是
將基金換到同一產業類別
但相對表現更佳的基金
這道理如同股市中追同產業中的優質股
基金轉移是藉口?
但有些時候
基金轉換成了基金公司推卸責任的藉口
藉此轉換掉基金績效不佳的責任
一檔基金假使一開始有令人滿意的成績
但過了幾年仍可能績效變差
此時投資人可能會被告知:
「投資要自己做功課
就是因為你放著不管它
你才會投資失利!」
選擇有信譽的基金
加上自己做功課
投資人將資金投入基金
除了自己有做功課外
還有相信基金操作團隊的專業能力
如果是一昧將責任往投資人的身上推
那麼無須基金公司每年收取費用,幫忙管理基金
自己操盤就好了
投資人要慎選有信譽的好基金公司
至少多一層保障
而在被建議轉換基金時
要考慮自己手上標的的前景
以及潛在標的的未來性
畢竟資金是自己出的
自己有權作出決定
以上阿伯分享一些買基金可注意的事
希望大家能從基金中獲利滿滿!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作者:綠角 出版社:經濟日報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