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傷病領 5 成薪、職業傷病領 7 成薪 勞保傷病給付 可補償薪資損失

Money錢

Money錢

  • 2016-12-30 09:28
  • 更新:2018-07-17 09:32

普通傷病領 5 成薪、職業傷病領 7 成薪 勞保傷病給付 可補償薪資損失

(圖/shutterstock)

 

文章來源:Money錢

 

受傷或生病就醫時

大家都知道健保有給付

有買保險的人也知道該跟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但很多勞工卻都忽略了

勞保也有傷病給付、職災醫療給付

 

你知道 勞保也有傷病給付、職災醫療給付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贊助商連結)

 

職災傷病 案例

在貿易公司上班的楊小姐

下班途中不幸發生嚴重車禍

醫生初判,她至少要在醫院躺2周

這讓楊小姐擔心極了

因為住院除了要花上一筆醫療費

請病假沒去上班還要被扣半天薪水

一想到這惱人的錢事,她就心情沉重

 

普通傷病給付 案例

而隔壁病床剛出院的周先生

同樣也覺得生病虧很大

他因為腫瘤開刀住院 5 天

雖然沒被公司扣薪水

但損失了 5 天寶貴的特休假

 

其實,勞保有傷病給付

可以補償勞保被保險人就診的醫療負擔

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傷病給付科科長江宥萱表示

勞保傷病給付分「普通傷病給付」和「職災傷病給付」兩種

 

 

楊小姐因為是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

如果沒有違反相關規定,則可視為職災傷病

至於周先生,則是因本身疾病造成住院

屬於普通傷病,兩人都可以申請傷病給付

 

但是符合資格和給付權益有些不一樣


請領勞保傷病給付
須「同時」符合 3 要件

江宥萱指出

傷病給付是屬於薪資補助(補償)性質

換句話說,是補助被保險人

因為傷害或疾病在治療期間所導致的薪資損失

 

申請傷病給付時,須同時符合3個要件:

1. 不能工作(普通傷病為「住院治療」)

2. 未取得原有薪資

3. 治療中

 

假如被保險人在傷病期間還能繼續工作

有領到原有薪資、或是傷病痊癒已停止治療

就不能申請傷病給付


其中的「未取得原有薪資」

江宥萱補充說:

「如果因傷病住院或不能工作的第 4 天起,

    被保險人是請了特休假、排休、彈性假

    、輪休假、加班補休等假別

    那麼即使有取得原有薪資

    一樣還是能申請給付

    除此之外,被保險人如果是請病假接受治療

    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

    1 年在 30 天以內的病假

    雇主可扣半天薪水

    若是這種情況

    屬於未取得「原有」薪資

    因此也可以申請。」

 

 

(贊助商連結)

 


但是,被保險人必須是「全日」不能工作才能請領

不能早上請假半天去治療

下午又回到工作崗位

這就代表被保險人已經恢復了工作能力

和申請資格是抵觸的







普通傷病領 5 成薪
職業傷病領 7 成薪

依規定,符合普通傷病給付申請資格者

可以在「住院」的第 4 天起

請領「住院」當月起前 6 個月

平均月投保薪資 50 %的補助費

最長能給付 6 個月

若是投保年資滿 1 年

最長則可以給付 1 年

職災傷病給付則是自「不能工作」的第 4 天起

得請領「事故」當月起前 6 個月

平均月投保薪資 70 %的補償費

一旦經專科醫師診斷確診不能工作

最長可以給付 2 年,只是第 2 年會降為 50 %

 

 

 

 

給付計算方式

普通傷病 給付「只限住院治療期間」

職災傷病 給付「住院或門診治療期間都算」

要留意的是,在給付計算方式上

普通傷病給付「只限住院治療期間」

並沒有包括門診治療或在家療養的期間

至於職災傷病給付則是「住院或門診治療期間都算」

但也不給付未經治療僅在家療養的期間

 

以腫瘤開刀住院5天的周先生為例

雖然他沒有被公司扣薪水,但是犧牲了特休假

還是可以申請 2 天的普通傷病給付(前 3 天需扣除)

假設他的平均月投保薪資是 38,200 元

就可以領到 1,273 元(38,200 元 ÷ 30 天 × 50 % × 2 天)

 

 

還有更多保險辛秘
會在新開幕的【保險理財寶】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0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