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巴黎萊雅、露華濃愛不釋手 太和集團 撼動國際美妝霸業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 2016-12-22 18:18
  • 更新:2018-07-28 02:32

 

 

 

神秘化妝品龍頭

正準備稱霸世界

 

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們

有在使用化妝品嗎?

如果有,她們有看過產品製造商是誰嗎?

 

應該沒有吧?不說你不知道,

其實有很多都是太和集團生產的。

 

替高端時尚染上輝煌,

太和集團董事長郭靖凱,

讓臺灣彩妝代工廠

從南臺灣小鎮走進國際時尚。

 

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國際大廠愛不釋手

撼動世界的美妝集團

國際知名審計服務企業 - 德勤有限公司

近日發布 2016 全球奢侈品力量報告,

評出年度全球百大奢侈品公司,

其中,經營化妝品和香水的企業達十二家,

巴黎萊雅以 82.39 億美元銷售額位居第 8

科蒂以 29.5 億美元銷售額位居第 23

伊莉莎白雅頓

以 9.71 億美元銷售額位居第 47,

而他們的商品來源,仰賴的都是太和集團。

 

這是一場比實力、比速度的競賽!

從上海浦東機場一路開往太和集團總部,

經過一小時不到的車程、例行會議、製造巡視,

在巴黎萊雅等國際彩妝主管回國前,

生產線便準備動工,

趕在下一季彩妝流行開始前備好商品,

妝點不同種族、國籍的臉蛋。

 

臺灣美妝品牌從開架式到專櫃雖一應俱全,

但受外來流行文化影響,

清一色是日、韓彩妝而非本土品牌,

也因此,長期使外用國貨的民眾很難想像,

國際名牌的美妝品,竟是出自臺灣人之手。

 

 

 

 

扎實的基礎、強硬的實力

讓 巴黎萊雅 緊黏不放

就像是大立光、鴻海備受 iPhone 青睞一樣,

要得到國際大廠的訂單,

靠的絕對是實力與深耕企業的決心。

「你聽過漸層腮紅、彩虹腮紅嗎?」、

「還在用雙色唇膏?試試三色唇膏吧!」

從歐美巨星到韓劇女主角,

一件件彩妝品用爆炸般的速度融化男男女女的心,

因此如何把握商機,快速製造品質優良的新品,

便成為業界最大的考驗。

 

滿載的生產線,靠的不是運氣,

而是擁有連巴黎萊雅都想獨占的生產技術!

太和集團董事長郭靖凱說:

「為了讓產品成為全球獨家,對方曾提出

承攬所有研發費用,買斷專利想法!」

也因為在產品研究、專利開發上,

公司從來都沒讓客戶等過,

一張張訂單就像

金屬遇見「萬磁王」般,牢牢吸上。

 

 

 

 

百張證書

創下銷售奇蹟

除了每年花營收 1%請來

雅詩蘭黛前研發主管、

法國化妝品協會主席當研發顧問,

此外,太和集團更比同業敢砸錢,

耗資千萬建立實驗室,

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所頒發唯二認證書其中一張,

另外在國際上,

太和集團也先後取得一百多個國家認證,

用品質,讓 MIT 製造水準唱響國際市場。

 

「從父執輩經營化妝品代工到兄弟姐妹接棒,

我們依靠比別人還長的製造經驗,

知道研發與生產品質的重要。」

郭靖凱說。因此除了獲得「唯二認證」外,

太和集團更是大中華區早期導入 cGMP

(現行藥品優良製造規範)製造的業者,

從這一步開始,太和集團進行體質翻轉與世界接軌。

 

 

 

 

對塗抹在臉上美妝品來說,

致病菌、重金屬、產品穩定性

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課題,

鏡頭拉進實驗室,

一樣樣成品正在接受溫度與濕度測試,

郭靖凱表示,除了製作過程外,

運送過程會遇到的環境變因也要納入製造考量,

避免海運過程出現變數!

 

從原料、製程到運送,

每一步驟都需經過嚴格的作業評估,

才敢把產品交到客戶手上,

郭靖凱說:

「雖然我們的客戶不是消費者,

但消費者喜歡、客戶賺錢,

對我們來說,才是永續的生意」。

針對明年第一季的時尚趨勢,

太和集團已備妥 3D 外觀製造技術、

三色唇膏、漸層腮紅等商品,準備出售。

 

 

 

代工界第一品牌

打造跨國彩妝帝國

缺乏原物料、勞力成本高,

是許多企業對臺灣大環境的看法,

但在一樣的條件下,

仍有廠商妥善運用資源分配,闖出一番成就。

 

中國製造、台灣研發

20 年前的決定造就今日的成功

太和集團能有今天的成績,

來自二十年前看準中國大陸的低價代工優勢,

把位在高雄大發工業區的工廠,

搬遷到中國上海,讓部分核心部門根留臺灣,

這個決定讓集團規模與義大利的 Intercos 並駕齊驅。

 

二○○九年,太和集團在上海松江擴充二廠,

擁有露凡西與麗鑫生技兩家化妝品公司,

成了臺商接洽國際高端美妝品製造公司的翹楚。

 

郭靖凱表示:

「我們早就想好要讓公司從區域性品牌產品製造,

晉升到國際性品牌的代工製造。

目前全球最大的前五大化妝品牌

包含巴黎萊雅、科蒂、雅芳、資生堂、露華濃,

除了資生堂外都是我的客戶,

太和集團更是雅芳在亞洲最大的供應商」。

 

開發中國市場

從製造轉為銷售

談到未來規劃,郭靖凱分析

過去太和集團 15%的產品銷售至中國大陸,

85%銷售至國際市場,

但隨著新一代崛起與消費力提升,

今年中國大陸美妝市場已成長 48%,

目前還在持續看升中。

 

 

 

 

太和啟動上櫃計畫

並將觸角伸向全世界

此外,為了讓集團穩健提升,

目前已興櫃的太和-KY( 4136 )已委託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宏遠證券計劃上櫃。

 

日韓建立據點

太和的腳步持續向前邁進,

現在除了臺灣研發部門、中國大陸製造部門外,

郭靖凱更在日本與韓國建立研發中心與採購中心。

 

搶義大利對手訂單

他透露,原來蘭芝、雪花秀、Innisfree 的母公司

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過去幾年

都選擇義大利公司購買生產技術,

現在太和也成為茉莉太平洋集團的口袋廠商之一。

 

計畫北美設廠

在企業延伸布局韓國與日本後,

除了聯合亞太區跨國建立

符合國際時尚需求的美妝帝國,

集團也規劃出在北美設廠,

預計在下個階段實行。

 

 

 

扎實的實力

才是成功的關鍵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

有人感嘆大環境不給機會,

卻忘了機會是要靠自己創造,

悲觀不足以成事,

唯有放眼全球、奠定紮實的實力,

才足以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太和的化妝品霸業

才正要邁向世界!

 

 

本文由卓越雜誌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