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我有可能創造跟
巴菲特一樣的報酬率嗎?」
坊間有非常多的書籍關於巴菲特的投資方法,
有些書會告訴你,
巴菲特的投資法就是選擇高
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股票
有些則是告訴你
選擇有持久性競爭優勢
有堅固護城河的股票
這些答案都沒有錯,
巴菲特的確會考慮這些因素,
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
如果只靠這幾樣因素,
那人人都可以成為股神了。
那巴菲特跟一般投資人的差異,
到底在哪裡?
實際上,
無論是一般投資人或是其他基金經理人,
都很難完全複製巴菲特的投資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有 5 個主要的原因:
1. 巴菲特不僅是
「投資」更愛「收購」
擁有公司的控制權
取得公司控制權,
不僅能分享獲利,
還能夠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巴菲特在保險業取得的「浮存金」,
浮存金是保險公司
預備作為支付保險費的閒置資金,
但對巴菲特來說將這些資金用在投資,
等於是零成本的融資資金,
幫助巴菲特創造更大的報酬率。
例如在這次波克夏股東會中,
提到了 2015 的稅後收益,
來源分布在各個產業中(如下圖)
從保險業的浮存金而來的
投資收益( Insurance – investment income ),
遠超過保險業本業的收入
(保險業本業還大幅衰退)
反觀一般投資人或一般的基金,
限於法規與資金能力,
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收購、
難以影響經營決策,
很難取得經營企業額外的優勢。
2. 獨有的「不干涉經營」
收購模式
巴菲特喜歡收購好公司,
但除非必要,
否則他不喜歡干涉公司的經營。
巴菲特得以用比較低的價格收購公司。
優秀企業通常不見得會想賣出,
但如果是家族企業,
希望需要現金又保持經營權,
與其把企業賣給其他高價的收購者,
不如賣給保證不干涉經營的巴菲特。
買得比別人便宜,又省力氣?
這做法也許不能找到太多的投資標的,
但卻能創造極高的報酬率!
3. 擁有優秀的公司管理階層
巴菲特非常重視收購的企業
有優秀的經營管理階層,
他認為好的經理人非常的稀有。
有優秀的經理人這有很多好處
一來波克夏控股公司,
旗下子公司超過 40 萬員工的情況下,
營運總部仍只有 24 人,
不需要大量的人力,
因為這些子公司都有優秀的經理人做管理。
二來其他競爭者很難複製這一項優勢,
這也是持續創造高報酬的關鍵。
4. 巨大的可運用資金,
以及堅定的波克夏股東
當今全世界,
能直接掏出 50 億元收購企業的,
放眼望去應該只有波克夏。
這給巴菲特帶來很大的優勢。
在景氣低迷時,
常常是許多股票最佳的買點,
但在這時候也是大多數人最缺乏資金的時候,
許多基金會面臨大量的贖回,
缺乏資金。而一般的投資人,
通常也因為虧損、
對市場的恐懼而不敢投入。
波克夏獨有的優勢在於,
大多數的股東,
都是絕佳的價值投資者,
對於波克夏和
巴菲特有極高的信任,
他們並不會任意的賣出波克夏股票,
因此波克夏的根基非常的穩固。
和許多台股不同,
波克夏並不發放股利,
在 2016 的波克夏年會巴菲特提到,
而每年 100~200 億美金的現金流,
要避免發還股東,
因為這會產生大量的稅,
不如拿來再投資,
將所得稅遞延,
創造更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
每年從各企業流入大量的現金流,
以及保險業流入的浮存金,
在景氣最差的時候,
也能有源源不絕的資金用來收購便宜的公司!
5. 巴菲特本人
也是個巨大的優勢
巴菲特本人
絕對是波克夏的優勢之一,
包含他對於數字的敏感度以及記憶力,
從 1930 年以來經歷數次市場起伏的經驗,
以及他個人的名氣,
其實都是波克夏獨有的競爭優勢。
許多人都想問:
那如果巴菲特去世,
波克夏的價值會有所改變嗎?
巴菲特本人認為股價
也許短時間會下跌,
但重視價值的股東,
很快就會讓股價回到合理的價位。
如果你不知道該做哪些投資,
巴菲特建議你買進波克夏股票,
在過去 50 年來,
幾乎每 4~5 年就能讓資產翻一倍!
也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
1. 分享一個提高財商的遊戲:
一個影響我10年的遊戲【現金流】
2. 學習理財第一步:
看懂【現金流】!原來你的薪水永遠不夠用,背後的真相是…
3. 學投資該看那些書?
分享<我的投資書單>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百萬財金部落客,
6年期貨程式交易經驗,
目前在軟體業從事於財金軟體研發工作。
證券分析之父葛拉罕的「Mr.Market市場先生」,
暗示投資人,應該將自己的情緒與判斷,
獨立於市場之外。因為理工背景出身,
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等…
特別有興趣,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認為統計數據是最能客觀認識市場的一種工具。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