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神 集結股市 36 年經驗:用均線跟 獨創 7 日法則,教你 股票漲了以後 這樣賣!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 2019-02-13 16:45
  • 更新:2019-02-13 17:51

日本股神 集結股市 36 年經驗:用均線跟 獨創 7 日法則,教你 股票漲了以後 這樣賣!

(圖/shutterstock)

作者:相場師朗 出版社:今周刊

 

要思考更短期的股價上下波動時,

「週期」一樣很重要。

我親身體會到股價的節奏有所謂「7 日法則」。

意思就是「無論什麼樣的走勢,

上漲或下跌只要維持七天,就會一度稍微停歇」。

股價就是反覆上上下下,持續波動。

不管看哪一檔股票的線圖都能了解,

沒有任何一檔股票

從上市以來持續上漲從不下跌,

或是呈一直線下跌完全沒漲過(除非該公司已破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

只要股價上漲,在低點買進的人就會賣出;

股價下跌時,在高點放空的人就會回補。

這就是投資人的行為。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股市裡常聽到有句話說,

「沒有人會長抱著股票進棺材」。

別說是進棺材,

「獲利的股票很少人抱著超過七天」

這句話確實沒錯,而且道盡了股市本質。

因此,one、two、three、four、five、six⋯⋯ 到這裡時,

股價走勢差不多就會失去了原先的力道。

聽起來可能有點鬼扯,但我是認真的。

我認為光靠這個「7 日法則」

就能在股市中持續得勝,賺得飽飽的。

 

 

圖 6-2 是薩莉亞的日線圖,

這檔股票的線圖

經常會出現 7 的法則。

當出現紅線上漲之後,

算算收盤價比前一天上漲的天數,

大多在七天內漲勢就告一段落。

在這期間就算出現黑線,

只要收盤價仍比前一天高的話,

當作一天來算也無妨。

我看了大約二十年份的薩莉亞股價波動資料,

最多的上漲、下跌都是四天。

長的也不過五、六天,

要維持七天以上的漲勢或跌勢真的很少見。

 

 

用圖 6-3 來說明的話,

❶ 是上漲第四天,紅線有一半通過 5 日線,

也就是「下半身」完成,是買進的點。

接下來,依照法則在七天上漲到 ❷ 的紅線,

到了第八天果然在 ❸ 的黑線下跌。

如果留意「7 日法則」,

在 ❷ 的紅 K 時就能

在獲利更多的狀況下順利脫手。

 

 

❹ 的黑線是「反下半身」,這裡放空。

這個階段在連續四根黑線下告一段落。

然後在上漲第二天,

也就是 ❺ 的紅線形成「下半身」買進,

又漲到 ❻ 的紅線為止,

依照法則連續七天出現紅線。

隔天,❼ 的 K 線是帶有長長上影線的十字線

(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的 K 線),

到此告一段落。這樣的價格變動

果然是上漲很難超過七天的「標準範例」。

 

 

接下來 ❽ 的 K 線是黑線,有一半穿過 5 日線,

因此「反下半身」完成。

這一天是開始下跌的第三天,

之後在下跌的第七天出現紅線。

若以「從7 日法則來思考,

跌勢差不多也要結束了」來預測,

就能在這根紅線出現前的黑線,

也就是在 ❾ 獲利了結,得到好結果。

7 的法則」之所以非常實用,

就在於「雖然預測準確賺了錢,

但已經上漲到了第五天,差不多是脫手的時機」,

像這樣能在不貪心之下確保獲利。

道理就是「無論再強勁的漲勢或跌勢,

都很少持續超過七天」。

 

 

週線圖、月線圖

也適用於「7 日法則」

坦白說,光看 5 日線和 K 線

在「下半身」時買進(或在「反下半身」時賣出),

再依照「7 日法則」反覆確保獲利,

其實就能賺到不少錢了。

在「7 日法則」中有個重點,

就是無論上漲或下跌,

就是要趁早發現

用來數1、2、3⋯⋯作為起點的 K 線。

在判斷出遵照「7 的法則」開始有漲勢出現後,

實際上可以買進的點,

通常是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出現的紅線,

有一半超過 5 日線,也就是「下半身」完成的時候。

 

這樣思考之下,假設在第二天買進,

剩下的上漲期間最多就是五天。

像這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

事先預測上漲期間,

可說就是「7 日法則」的最大優點。

至於該怎麼數,遇到上漲時,

要是收盤價低於前一天,

不只是收黑線,就算是紅線,

也要就此喊停。

此外,碰到先前在高價走跌的均線後

維持平盤時,也要喊停。

喊停之後會再次持續上漲,

或是持續下跌,就要再觀察。

 

 

事實上,「7 日法則」

也適用於週線圖

例如,在週線圖上開始上漲

第三根的「下半身」時買進,

到了「反下半身」賣出。

這麼一來,用 7 日法則來看,

非常可能走勢能持續到第四、第五週。

兩根週線算起來就是 5 個交易日乘以 2,也就是十天。

 

換句話說,接下來很可能

還能持續賺個十天左右,

可以比日線圖找出更大的價格波動。

 

 

第 128 頁的圖 6-4 是薩莉亞的週線圖,

算一下紅線與黑線連續出現的次數,

和日線圖相較之下,連續的狀況比較少,

了不起就連續三週。在這兩年左右,

連續六週出現同樣顏色的 K 線,

在線圖上就只有 ❶ 和 ❷ 兩次而已。

「明明說是 7 的法則結果根本沒有到 7 嘛!」

可能有人會來跟我抱怨,但由此可知,

在週線圖上要看到

同樣顏色的 K 線連續出現有多難得。

 

使用週線圖時,雖然有些不按常規,

但以「5 週均線」來表示

會比較容易找到初期的變動

紅線或黑線連續出現的一開始(或是第二週),

相對於 5 週均線

大多是形成「下半身」或「反下半身」時。

也就是說,

當 K 線有一半往反方向突破 5 週均線,

而且是出現在週線基準時,

代表這個方向性很可能持續下去!

話說回來,由於看的是週線圖,

一根 K 線代表可以吃五天。

若是能記住週線圖上的「發現」,

同時再配合日線圖中「7 的法則」來買賣,

就能達到準確度更高的交易。

 

 

這不僅限於「7 的法則」

比方說,在週線圖上找到股價

快要碰到往下跌的均線的個股時,

我會判斷要等到再漲上來還要一番工夫。

不如改以放空來進攻。

如果能找到適合放空的個股後,

就能更有信心在日線圖上看出交易的時機。

 

像這樣,在週線圖上出現珍貴的買賣訊號時,

挑選出適合的個股,然後回來觀察日線圖,

根據訊號指出的方向性,找出理想的買賣時機。

這種靈活運用週線圖的方法非常有效。

能以更大規模的時間範圍得知股價的走向之後,

去進行每日交易的話,大概是所向無敵了吧。

 

 

注意股價的整數關卡

「3 個月」「6 個月」或是「7 的法則」,

這類在時間指標固然重要,

但股票要進行交易,必須要先有股價。

因此,像 300 日圓、500 日圓、

1000 日圓、1500 日圓這類,

也就是「整數的股價大關」

就會是非常重要的區間指標。

例如,股價下跌來到 400 日圓左右止跌,

接下來超越 5 日線之後,

就要開始想到接下來差不多該打底反彈了,

可以進入準備的時期。

 

 

要是前面一段下跌完全符合「7 日法則」,

在one、two、three、four、five、six,來到 seven 時,

更有可能會反彈上漲。

一心一意專注於眼前的股價變動時,

就容易被瞬息萬變的股價搞得頭昏腦脹,

一下子就忘了

要注意股價的區間關卡。

股價長期下跌時,很容易心浮氣燥,

心想「就算人家說『股價會在整數區間止跌』,

但這種話怎麼能信嘛!」

 

不過,事後再來觀察,

股價真的很容易會在 500 日圓、1000 日圓

這種整數的區間關卡止跌或停漲。

特別是來到整數的股價附近時,

先前的價格變動停止,

或是股價變動速度或方向開始產生不同後,

希望大家能一起心有所感。

平常在超市計較 12 日圓價差的世界,

和股市完全是天差地遠。

 

 

高麗菜的價格不會有令人頭昏腦脹的波動,

但股價會隨著經濟環境

以及投資人的買賣瞬息萬變。

雖然這是個「似乎無法預估價格」的世界,

但投資者畢竟也是人,

難免對 100 日圓、500 日圓、1000 日圓

這類「整數大關」特別有感覺,

忍不住在這些價格區間交易。

 

本文摘自《日本股神教你怎麼買都能賺的股市密技 》

作者: 相場師朗

出版社:今周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