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洪雪珍
工作時,最難堪的是被主管罵。
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
從小到大被捧在手掌心,
父母沒罵過,老師沒罵過,
初到職場卻每天挨罵,
是非常難適應的。
Yes123求職網 2009年做過
「新人試用期」的網路問卷調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調查發現,被罵是很普遍的現象
結果發現只有兩成受訪者(21.5%)
在試用期沒被罵過,而每天被罵
及被罵到數不清次數的占 13%。
初到一個新環境,因為不熟悉、
沒經驗或不長眼,
在試用期被罵者高達八成,
所以被罵 是非常普遍正常的現象。
最常被罵的原因,
是工作結果,未達要求
挨罵原因前五名:
第一名是「工作結果,未達主管要求」
第二名是「做事方法不對、弄錯優先順序」
第三名是「做事忘東忘西、粗心不仔細」
第四名是「主管已經指正過,再犯同樣錯誤」
第五名是「動作太慢、拖延進度」。
這一題是複選,
前三名都占 1/3以上,
顯示是最常犯的毛病。
還有其他 不用心的行為,也會被罵
其他像「 一個指令一個動作,不會多想多」、
「不懂察言觀色、講話不轉彎」、
「不懂職場倫理、或應對不得體」、
「沒有主見、沒有創意」
也是常見的被罵原因,
而這四項明顯是因為不用心、不長眼所致,
是職場菜鳥非常典型的個性,
偏偏他們對自己 有這樣個性習慣 毫無所覺,
必須由主管耳提面命、
三令五申 才會警覺到而加以改善。
大多是做事習慣不好,才會被罵
真正因為犯了錯
致公司損失而挨罵的只占 14%,
看起來一般企業
都會容許同事 有犯錯的空間,
並不太會因為公司 蒙遭損失而責罵,
比較多是因為個人 做事習慣不佳
或掉以輕心而被訓誡。
給員工犯錯的空間
才會了解,細節最重要
有一次我負責企畫一本
二三十頁的公司簡介,
中英文對照,
印了數萬本之後
才發現出了個錯誤,必須重印。
封面上用公司的英文名字 作為壓底紋,
其中有一個小小英文字母錯了,
重印共花了三四十萬元。
老闆認為 應給員工犯錯的空間,
我並沒有被懲罰。
這個錯誤 雖已是事過境遷,
卻讓我學習到 要更仔細小心。
後來我挑大樑時,
老闆總是不忘提醒我:「細節,最重要!」
有時候被罵,
但搞不清楚在罵什麼
主管罵你,你卻搞不懂時...
我自己在職場上也會被罵,
老實說有時被罵得
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弄不清楚到底被罵的原因 是在那裡。
之所以會發生這個狀況,
原因有四個:
1. 主管看你不順眼:
主管對你積怨已深,
只要你做的事,
他就愈瞧愈冒火。
挑眼到最後,他已經很難具體分析出
你到底那裡不對了。
2. 和主管做事方式不同:
兩人不論行事風格
或思惟邏輯皆不同,頻率不對,
像火星人和地球人對話,
老是抓不到彼此的重點,
若是這個狀況,
恐怕一時半刻
他也很難說清楚
你到底那裡不對。
3. 主管不會說問題:
主管在分析能力
與表達能力欠缺邏輯,
愈說愈讓人糊塗。
4. 主管難以啟齒:
主管不好意思挑明了說,
以為這樣會傷了你的自尊心,
但他愈是九彎十八拐,
你愈在雲裡霧裡,
不知身在何處,
究竟那裡出了錯。
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驗:
在會議室裡,主管正在罵人,
但是大家不知道他在罵誰,
也搞不清楚
為什麼要罵這麼兇,
結果是愈罵愈慘,
大家的士氣跌到谷底,
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
反正過一陣子
一定會輪到自己值班挨罵,
久了就疲乏了,
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不會罵人的主管,
只會愈罵愈慘
有一位年輕朋友
做的是秘書工作,
她很沮喪的跟我說:
「我都聽不懂
我的主管究竟在說什麼、罵什麼」,
我便安慰她:
「沒關係,聽不懂
就再多問一下嘛」,
小秘書很哀怨的低聲說:
「問題是,我愈問他,愈聽不懂」。
她的主管可能是
因為生性不喜歡 開天窗說亮話,
總是要人費猜疑,
另外也可能是 表達能力上有問題,
無法清楚表達。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主管有一個很重要的守則 是指令清楚,
不管是溝通或罵人
都要讓屬下清楚重點在那裡,
而不是讓屬下瞎子摸象。
主管罵人,
自己也要自我要求
做主管,很難不罵人,
但罵人時必須自我要求
做到以下三件事:
1.就事論事:
每次只談一個錯誤,
不牽拖過去的種種錯誤,
集中焦點在這個錯誤上,
不讓同事心生糊塗,
心裡SO:「今天主管 到底在罵我那件事?」
2.挑明了說:
切勿在會議場合指桑罵檜,
而是把犯錯的人找來一對一,
說明此錯誤的嚴重性,
和他一起分析發生的原因,
一起找出不再犯錯的辦法。
3.談工作觀念:
人之所以犯錯,
雖有能力上 或經驗上的原因,
但很多是工作觀念、工作習慣、
工作流程不正確所致,
這些才是「罪魁禍首」!
從心改起,灌輸正確的工作觀念
是改正同仁錯誤的首要原則。
有時候在一開始,罵兇一點,
才能培養出 把事情做對的習慣
屬下若是應屆畢業生,
難免在狀況外,所以碰到錯誤時,
我會故意罵得兇一點,
讓他們一次牢牢記住,不要心存僥倖。
事後我會加強檢查工夫,
在短期間內釘緊這個錯誤,
讓他們提高警戒,
抓住重點再三確認,
培養出把事情做對的正確習慣。
怎麼挨罵,才能罵中學?
反過來看,被罵總不是滋味,
怎麼過得了「難過」這一關?
首先是不要想太多,就事論事,
不要就事論人,往牛角尖鑽,
心裡不斷冒出:
「主管是不是不喜歡我?」
「主管是不是想讓我走?」
「我這麼差,怎麼辦?」
現在台灣街頭的店面
常會貼些佛家小語,
有次我看到證嚴法師有一句:
「心上無痕,
是最上乘的心地功夫」,
這話說得真是好!
「心上無痕」用在被罵時,
是最正確的作法,
也就是心上的念頭
要「定」在被罵的事上面,
不要再延伸到被罵的「人」,
否則就把挨罵這件事
弄複雜也弄糊塗了,
愈想愈難過,
難過到最後過不了關,
竟莫名其妙的遞了辭呈。
被罵通常有三種反應,
一種是積極性的反應,
謝謝主管指導,
下次再碰到同樣情況
便會提醒自己注意,
不再犯同樣錯誤;
另一種是消極性的反應,
認為主管反正是愛罵人,
由他罵去,又不會掉一塊肉,
最後變成了麻木不仁;
還有一種是防衛性的反應,
認為主管不喜歡自己,
凡事不順眼,
並不是自己那裡出了錯。
被罵是常態,
而且是值得高興的
既然有八成的人在工作中會被罵,
顯見被罵是常態,
不必太往心上去,
不必沮喪低潮,
但如果不能因此虛心改進,
也會錯失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被罵時,其實是要高興的,
首先是主管認為我們還值得罵,
其次是主管願意花力氣罵我們,
否則你放眼職場,很多人從來不被罵,
你以為他們從來不出錯嗎?
不是的,
是主管認為罵了也是白罵,
何必費力氣?
所以當被罵時,
要慶幸自己是「值得被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jenny_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