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有一次,公司召開內部大會,
要求一百多位店長,即日起,
對自己的店面,做更嚴格的制度管控,
比方說店呼、還有制服等等。
沒想到,遭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這麼多要改的,平常已經這麼忙了,
真的沒時間做!」一位店長說。
「對啊,」另一位店長附和:
「這麼多要配合總公司的事,
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太嚴格了,沒辦法做多好。」
又一位店長抱怨。
在內部大會開完之後,經理很傷腦筋,
繼續看下去...
每個店長,對於新制度
都有不同的抱怨聲...
交辦下去,一百多位店長
回報一百多項質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經理只好將這些質疑,
通通都回報給上層的協理知道。
沒想到,協理大怒!
「這些都是總公司命令的!
還有什麼比這些更重要的?」
協理說:「應該更嚴加管控店長,
要他們一定要一一做完!」
協理生氣地 要店長按表回報進度...
於是,協理一聲令下,
部門連夜設計了好幾張表單,
隔天就要求下面的各店長,
透過那幾張表單,
每天一一的回報進度。
結果狀況沒改善,反而怨聲更大了!
結果呢?
結果,過了一個月,狀況不但不見改善,
質疑的聲浪反而更大了!
還有的分店,根本就連做都不做了。
不得已,經理只好再往上呈報,給副總知道。
副總知道後,告訴協理
逼迫是沒用的...
副總找來那位協理、經理開會,一嘆:
「唉,這是什麼時代了,
你們這樣逼店長做,
店長是不會『理解』的。」
副總說:「你們應該讓他們
去想想『WHY』(為什麼),
而不是『WHAT』(什麼)。」
副總說:「權威時代已經過去了。」
要求他們想出理由,他們就會做好!
經理、協理一聽,傻住。
「不要告訴他們要做什麼,
而是要他們先想一想,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副總說。
「可是…可是…。」出身自店長系統的協理生氣的說:
「當年,可是總公司要我們怎麼做,
我們就怎麼做,很乖的!」
「不,那種威權時代已經過去了。」
副總緩緩的說:「要求他們一定要想出一個理由,
一家店一個理由,他們就會做得很好。」
我們照副總的指示下去,
和100多位店長一位一位訪談,
要他們想想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我發現,店長們想出一個理由,
真的,「動力」就出現在他們的眼神裡了!
副總的方式,就是「PP」,
刻意硬想的理由...
後來,我一直記得這件事。
那位頭髮已花白的副總,
竟然有這種「智慧」,也讓我心生佩服。
他也教了我們一個很有用的道理──
什麼道理?
我們將它叫做「Purposeful Purpose」。
所謂Purpose,就是目的、理由。
而Purposeful則是故意的。
當碰到不想做的事,想個好理由,
就會繼續做下去了!
這兩個長得很像的字合在一起,
就變成「刻意硬想的理由」,
Purposeful Purpose,簡稱PP好了。
這個PP招,很厲害──
當你碰到一個不想做的事。
不想見的人。或是,不想上的課。
還是,不想準備的考試?
這時候,只要祭出「PP」。
也就是說,只要想一個「理由」,
一個好理由,自己一定就會一直做下去了。
順從,讓我們覺得 自己很差勁!
如副總說的,現代早已不是威權時代,
我們不想被要求,我們不再從「順從要求」
去得到任何的成就感。
如果今天一直在「順從」老師、
「順從」老闆、「順從」總公司……
反而讓我們自己感受到
自己「很差勁」,幹嘛把自己搞成這樣!
對自己都交待不過去哪!
所以,在這個時代,
碰到不想做的事,不必強迫自己一定做。
而是先想一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這件事有何「理由」一定要做?
對我有何好處?生出一個「PP」。
只會對別人耍心機的,是笨蛋,
對「自己」耍心機,才是聰明人。
那個心機,就是「PP」。
今天起,用在所有自己不想做、
但又好像蠻重要的事情上,立刻見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jenny_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