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混黑社會的 陳俊朗,花光積蓄、吃了 8個月的泡麵,甚至負債 2百萬,只為了台東的這 1千個孩子…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6-11-02 11:14
  • 更新:2021-02-05 09:02

曾混黑社會的 陳俊朗,花光積蓄、吃了 8個月的泡麵,甚至負債 2百萬,只為了台東的這 1千個孩子…

 

在台北打拼事業,還混過「黑社會」的陳俊朗,因為家庭陷入危機,決定回家鄉台東挽回妻小,卻偶然發現家鄉好多孩子,都面臨家庭問題…陳俊朗心疼他們沒飯吃、在家裡得不到愛,為了讓這些孩子找到自己的路,他決定建造一個,屬於孩子的書屋。

然而,再好的理想,也要面對現實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多,他終究還是遇上財務危機,甚至還有健康、家庭危機…種種危機即將壓垮他但他怎麼走過來,甚至成為 1000個孩子,眼中最敬佩的「陳爸」?

 

原本離開家鄉到台北工作的陳俊朗,因為長期離家在外,漸漸與妻小疏離,甚至出現家庭危機,為了挽回妻小,他決定回到台東,好好陪伴兩個兒子。

 

為了陪兒子,他每天說故事,漸漸地 連同學都來 一起聽

回到台東後,他開始天天為他們說故事、彈吉他、教功課的生活,漸漸地連兒子的同學也來了,原本以為只會照顧到兒子的同學,沒想到卻越來越多人,有時候整個庭院可以坐到 5、60人,家裡的庭院,成為這些孩子下課後的落腳處,每天一下課,就有一群孩子擠在庭院,好不熱鬧。

曾混黑社會的 陳俊朗,花光積蓄、吃了 8個月的泡麵,甚至負債 2百萬,只為了台東的這 1千個孩子…

(圖片來源: 孩子的書屋 FB )

 

陳俊朗 寧可自己省一點,月花數萬 也要讓孩子 有飯吃

然而,和這群孩子相處久了,陳俊朗發現他們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因為心疼他們,決定至少讓他們不會餓肚子,他和麵店老闆說,孩子來吃麵就記他的帳,常常一個月就結算幾萬元,金額不小,但他卻不心疼,反而付得很開心。

 

擔心孩子 步上他的後塵,他決定找個小空間 當教室

因為年輕時,陳俊朗曾經走錯路,看著這群孩子就想到當時的自己,擔心他們會步上自己的後塵,所以,他常想著自己能做什麼事來幫助這些孩子,現在,他想到辦法了。

孩子們因為長期受到他的照顧,所以都叫他「陳爸」。就這樣說故事給一群孩子聽,不知不覺就過了 5年,某次下雨,孩子全都到屋簷躲雨,他才意識到,這段時間他陪伴的孩子那麼多,應該要為孩子找地方當教室,小小的也沒關係,可以遮風擋雨就好。一個小小的空間,就是陳俊朗當時想到能為他們做的微小的事。

 

為了讓孩子 重新擁抱夢想

他決定和朋友合資,成立「建和書屋」

當他和這群孩子越來越熟悉後,他發現他們的本性不壞,只是缺乏「愛」,在家庭和學校得不到愛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自我放逐。而他期許自己能夠拉他們一把,讓孩子重新學習接受這個世界,並重新擁有夢想,他便找了幾個朋友一起合資,建立第一個為孩子而設的書屋:建和書屋。「書屋的任務,是要教孩子從逆境中成長,走出和父母不一樣的人生路,」陳俊朗說,社區裡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長期接受補助優惠,逐漸喪失競爭力,久而久之,連夢想都「弱化」了。

曾混黑社會的 陳俊朗,花光積蓄、吃了 8個月的泡麵,甚至負債 2百萬,只為了台東的這 1千個孩子…

(圖片來源: 孩子的書屋 FB )

 

花完 5百萬、還欠 2百萬…為了孩子,他選擇「承擔」!

但夢想再美好,目標再遠大,現實的問題還是席捲而來。一個人有再多的錢,只要沒有收入,就有用完的一天,陳俊朗將在台北存到的 500萬元積蓄花光,甚至還負債 200多萬元,沒有朋友可以借錢、員工的薪水發不出來、沒錢繳房租,還吃了 8個月的泡麵,甚至曾經窮到只剩 47元,他把這僅剩的 47元拿去加油,因為至少要開回書屋…就算走到盡頭,他還是不想放棄這 300多個叫他爸爸的孩子,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願意理解他們的大人,如果放棄了,這些孩子只能自生自滅。想到這,他就無法放下孩子,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承擔」。

 

財務問題 尚未解決,健康、家庭問題 就席捲而來...

然而,陳俊朗為了書屋不只賠上金錢,還賠上健康和家庭,時常胃痛的他,把錢拿去照顧別人孩子,這樣的行為讓他的妻子無法諒解,最後以離婚收場…

 

就在他 撐了 11年,快不行了,才出現轉機...

沒了金錢、家庭、健康的陳俊朗,快要撐不下去時,事情才出現轉機。他的姐姐不捨他為了幫助別人,陷入這樣的窘境,便將他的故事上傳到網路,意外獲得強烈的迴響,讓奄奄一息的書屋和陳俊朗,就像遇到沙漠中的綠洲,因為這些人無私的幫忙,才有今天的陳俊朗、孩子的書屋,以及超過 1000名被拯救的孩子。陳俊朗說:「我從 36歲開始,書屋整整撐了 11年才開始有人注意到我們,在那之前就是散盡家財、到處借錢;事實上,想做一件好的、對的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說:書屋存在的目的,就是「消失」

對陳俊朗來說,書屋的存在,是提供需要的孩 一個學習角落,當需要幫忙的孩子越來越少,代表「孩子的書屋」可以功成身退,所以,他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的書屋」從社區中消失。「書屋發展到最後,不應該是繼續壯大;而書屋存在的目的,是未來不再需要我們了。」

 

回台東 本來只是想陪兒子,卻意外成為  1千個孩子的「陳爸」

原本在台北工作的陳俊朗,大概沒想過會回到台東深耕,即使回到台東,也一定沒想過,自己會為了一群與自己毫無關聯的孩子賣血賣肉、掏心掏肺,更沒想過,孩子的書屋會有現在的規模…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沒有時光機,既回不到過去,也到不了未來,誰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但求每一個當下,都能問心無愧。小編覺得,當所有問題席捲而來時,有再強的意志力,都很難撐住,但陳俊朗做到了,大概就是秉持著「不後悔」的心態吧!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得自己: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孩子的書屋 / 責任編輯:Ting)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