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每天辛苦工作8小時,
只能賺到一份薪水來過生活,
不僅沒辦法因此變成有錢人,
單靠死薪水也無法存到足夠的退休金。
學會幫錢找工作,讓錢24小時幫你賺錢,
自己即使不上班也會有錢。
70 多歲的許阿伯就是懂得幫錢找工作,
短短幾年,就讓資產翻倍。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想要一輩子 不為錢煩惱
你就不能讓 錢不工作
今年1月24日,霸王寒流來襲,
讓台北盆地罕見地飄下冬雪,
78 歲的許阿伯(化名)坐在家裡看電視,
一則「美國啟動升息,緊縮政策恐讓美國企業大虧損」的新聞,
突如其來打亂了許阿伯的思緒,明明外頭冷颼颼,
屋裡的人卻坐不住,直想往外衝。
隔天一早銀行開門後,許阿伯牽著太太的手,
強忍著氣溫只有8度的寒意,
趕緊到銀行把未到期的美元定存全部解約。
他認為,美國企業獲利若衰退,美元也不會續強,
因此毫不猶豫將美元全數換成台幣,
「動作不快一點,我的錢會變薄!」許阿伯當下只有這個想法。
搶在美元兌台幣匯價在 33.5 元高點時,
他拿回 3200 萬元台幣,幾乎賣在今年最划算的時點。
更厲害的是,許阿伯反手將資金全數搬進台灣股市,
今年以來帳上已增值至 3724 萬元,獲利超過 16 %,
另外,這段期間參與股票除權息,
還額外領到 180 萬元的現金股利,
對數字很精明的許阿伯不忘補充:
「股息還要再扣掉2% 的健保補充保費啦!」
不坐等 資產縮水
幫錢找一份 好工作
像年初這樣大費周張「搬錢」,早已不是第一次。
許阿伯在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
也曾賣掉手上的美元部位,轉而投資澳幣,
因為當時美國開始實施量化寬鬆,印鈔挹注市場,
所以市場預期美元將走貶,
「有銀行的理專小姐跟我說,
美元快不行了,要變成壁紙了!」
記憶力過人的許阿伯笑談這段趣事。
「美元變成壁紙」是玩笑話,
但是許阿伯正視了當下的悲觀氛圍,
他動起來把錢搬到澳幣定存擺著,
一來可避免美元貶值導致資產縮水,
二來則可賺取較高的利息收入。
在海嘯前,澳幣定存利率高達 6 %∼ 7 %,
海嘯蔓延時一度降息,但不久後利率又升至 4 %∼ 5 %,
是已開發國家中利率最高的幣別。
「澳幣利息比較高,每個月固定領利息。」
聽得出來許阿伯很滿意。
「後來澳幣升值,變貴就沒再兌換,
可是手上還有 700 萬元台幣沒地方去,
剛好海嘯後台股便宜,媳婦鼓勵我買股票,
她跟我說,如果怕跌就買中華電信,
我還真的憨憨買了100 張。」那一年,
許阿伯 70 歲,他把錢搬進台股裡,開始學習買股票。
其實,工作打拼大半輩子的許阿伯,
已經具備享清福的經濟條件,但他說:
「人要工作,錢也要上班啊!
如果沒有幫錢找到好工作,它是會變薄的!」
這是許阿伯搬錢的初衷,也是他有錢的智慧。
...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見
>>《Money錢》幫錢找工作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投資訊息 ...
推薦這本《Money錢》11月號NO.110 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