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小時候總想著要是能立刻長大有多好?
但是真的只有到「長大」之後,
才知道當個小孩有多幸福!
如果可以選擇,
應該很多人都想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吧!
但在長大之後,
卻有著截然不同的 面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第一次走 自己想要的路
從小到大,總有著一個既定的道路。
好像應該要努力唸書、應該要拿到學歷、
應該要選擇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但說真的,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直到長大之後。
於是登上排行榜第一名的,
就是「第一次走自己想要的路」。
長大了、責任多了,
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
有了絕對的選擇權。
第一次,
將可以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一條路。
2. 第一次 退休規劃
從小時候、一路成長,
從未想過太遠以後的事情。
登上排行榜第二名的,
正是「退休規劃」
這個最現實不過的第一次。
大家別以為退休 離自己很遙遠,
其實退休是個 長遠的規劃,
未來有著太多的不確定,
所以尋覓一個能夠保障自己權益的
不管是保單也好、基金也好,
都是需要我們及早開始接觸、努力。
至於挑選真正有保障、穩固、
不會倒的保險公司,
也是一門學問了!
3. 第一次對別人的人生「負責」
「長大」沒有一個既定的
年紀或條件來定義,
而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除了自己之外,
最特別的就是與別人產生連結。
尤其是在生了小孩之後
往往感觸最深,
總是希望給他們最好的、
幫他們把未來準備好,
如果可以保障到111歲那自然是最好啦!
4. 第一次發現 父母會老...
三十歲的我們發現自己會老、
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
而四十歲的我們突然發現,
原來最現實的,是自己的父母會老。
這種最貼近內心的感受、
是長大了才會知道。
當爸媽年紀到了,進出醫院也許越趨頻繁,
自己若是不在父母身邊,
如何運用醫療資源補助、
尋找完善的長期照護 就成了關鍵!
5. 第一次 追求一個興趣
小時候的我們,
有著無邊無際的想像力,
用心追求一個「興趣」的意義,
其實和長大之後很不一樣。
過去我們是因為喜歡而追求,
長大了時間有限、精力有限,
興趣則變成了一種
紓壓與展現自我的 平台。
6. 第一次 承擔責任
回想小時候之所以能有如此純粹的快樂,
不就是因為無論如何、
總有一些人在後面付錢支持嗎?
而長大之後才會真正瞭解,
原來老師說的「犯錯空間」,
其實並沒有如校園中的廣大。
直到自己在職場上摔了跤、
在決策上出了錯,
那是真正第一次承擔自己的責任!
7. 第一次 人生規劃
一直以來,學校的教育都告訴我們
「人生規劃」很重要,
但小時候的我們,
卻從未真正想過這四個字的意義。
相信不少網友在出社會後
遇到朋友介紹保險的經驗,
其實仔細想想,
如何正視自己未來的保障、
還有選擇穩固的國營保險,
也是一種人生規劃的方式。
8. 第一次「失業」
無論是主動離職、或者被動辭退,
「失業」這件事一點也不難見。
我們都知道找工作很現實,
卻不知道第一次失業的感受有多真實!
相信許多已經逐漸在職場上
找到自己定位的人,
都忘不了第一次
失業時的 殘酷吧!
9. 第一次 求職
求職是所有人必經的一條路,
但是長大後第一次的求職,
才是看見社會現實的第一步。
許多人在學生時代就有工作經驗,
但不得不說,第一次真正進入職場、
真正進入人才競爭的場域,
才會知道這個社會究竟是怎麼運作!
10. 第一次 追求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很重要,大家都知道。
但是真正只有在長大之後,
當你在工作疲憊、生活忙碌的時候,
才會真正看見
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是怎麼樣!
無論是品茶、咖啡、運動,
只有長大之後,
才會懂得「追求」生活要有品質這件事!
「人生只有一次」這句話,
大家都已經聽到爛了,
但真正只有 走過大半輩子的人,
才能體會 這句話的意義。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R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