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有一篇論文刊在
《Frontier in Psychology》學術期刊上,
他們在探討,
世界上有沒有一個既簡單又有用的「成功公式」?
可以用在各種地方、各個年齡、各個領域?
從小念書一直到長大上班存錢成家立業
通通都可以使用的「超級」成功公式?
後來他們找到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所謂「Grit」個性
是代表這個人「絕不放棄」
還有一個名字,稱之為「格利特公式」。
這個公式,
只由一個特殊的單字所組成,叫做「Grit」。
有Grit的人,較容易成功;
當你的個性比別人還要Grit,
就更容易成功。
到底什麼叫「Grit」?
這個公式不是說你必須特別聰明。
也不需要你特別擁有什麼能力。
更不是說你EQ必須特好。
字典說,Grit是沙礫紙之意,
也是咬緊牙關的意思;
所謂「Grit」個性,你可以說它也沒有什麼特別,
也可以說它真的很特別,它的重點就是──
這個人「絕不放棄」。
學者第一次發現格利特公式,
是在1950年代,一位叫Paul Glick的人發現,
為何高中的中輟生,
在多年後的未來也極容易走進一場失敗的婚姻,
當然,事情的失敗有諸多不可控制的原因,
不過,當年學者就將這個現象稱為
「格利特效應」(The Glick Effect),
就是一個人好像在某個地方失敗,
在其他地方也跟著失敗。
而這些人共通的特質,就是缺乏「Grit」。
特別優秀的人
都有個共同特質
今年,學者更透過來自98所不同的學校、
高達1萬2千名高中學生來研究「Grit」,
透過問卷,分析每個人的人格特質,
結果明確的發現,表現很好的學生,
其IQ不見得特別優秀,
單純就是因為他們都表示
「我不會隨便放棄」
(I don’t give up easily)、
「碰到障礙我不退縮」
(Setbacks don’t discourage me),
也就是「Grit」。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養成「不放棄」的習慣
許多父母拚命的送孩子去補習、
深怕哪一科落後,
或是哪一次考試不夠好、
還是少了一個技藝,
未來就少了一些成功的機會?
其實,從頭到尾,那些東西都派不上用場,
唯一派得上用場的就是──「Grit」。
什麼事都「不放棄」的習慣。
的精神。
的勇氣。
與其補一大堆,不如補「不放棄」。
與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不如養成「不放棄」的習慣。
最特別的公式,
就在最不特別的特質;
一個小小的公式,
走遍所有行業,祝你成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