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下一位得獎者,
陳翰銘-香港油雞飯麵!」
這一天米其林餐廳的頒獎典禮上,
史無前例的將一顆星,
頒給了新加坡一位小販的廚師-陳翰銘,
他所做的「黯然消魂油雞飯」,
儼然成為國際美食圈的一大話題。
到底他有什麼獨特的祕方,
還是什麼法寶,
就讓我們看下去……
15歲就輟學,
對鑽研廚藝情有獨鍾。
陳翰銘出身馬來西亞的怡保,
在一個小農村長大,
因為家裡面是務農的,
他從小就要負責處理家人的三餐,
對於煮菜做飯他燃起了一股興趣。
15歲那一年他輟學了,
不久後,他輾轉到了新加坡,
開始在一間酒樓當學徒,
沒有底子的他從打雜做起,
端盤子、掃地、洗碗,樣樣勤快,
漸漸地,他從做中看、看中學,
把廚房當作學校,一學就是20年。
(圖片來源)
從門可羅雀到大排長龍,
就靠他不斷地鑽研與改良。
學成後他自己開店,
一個不到兩平方米的小販,
位於新加坡的牛車水大廈,
因為是跟香港師傅學的,
所以就叫做香港油雞麵,
起先他精心準備了-
「正宗香港風味油雞」
目標是一天賣出 30隻雞,
卻沒料到上門的客人寥寥無幾,
火候沒問題、雞也沒問題,
到底問題出在哪?
看了看來去匆匆的新加坡人,
他忽地想到
「香港與新加坡的口味大相逕庭!」
於是他開始不斷鑽研新加坡口味,
花了一年的時間,
讓他小小的攤位前排起人龍。
「身為一名廚師,我所要做的,
就是不斷地鑽研更好的味道。」
(圖片來源)
「我很光榮,因為我代表
新加坡的小販打入了國際。」
滿滿的人潮也吸引了
米其林偵探來一探究竟,
驚豔的油雞讓他上報了
米其林一星的評選!
不久後陳翰銘收到米其林的邀請,
他簡直難以置信,直問對方:
「真的嗎?連我這種小販也能入選?」
對方回答:
「We only judge based on the food, not on the venue.
(我們看中的是你的食物,
而不是什麼地方。)」
於是陳翰銘與家人搭地鐵前往會場,
這一天,他獲得了米其林一星的肯定。
對陳翰銘來說這是最高的榮譽!
(圖片來源)
堅持的廚師之道,
帶他走向摘星之路。
獲獎後,有人問陳翰銘油雞的配方,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配方,
我一直在根據客人的口味,
一次又一次調整,
「做一隻雞真的沒有秘訣 ,
只有專注。」
陳翰銘把每一隻雞做到-
皮脆肉滑、酱香四溢,肥而不腻,
因為他每天工作 17小時,只賣 180隻雞
他說:「再多,就影響味道了。」
每天下午四、五點,
陳翰銘的雞就會銷售一空,
他會親自走向排隊的人龍,
逐個跟客人打招呼:
「很抱歉,今天的都賣完了,
真的不好意思。」
他清楚地知道,
自己絕不僅僅是個小販,
而是一個正宗的
做香港油雞飯的廚師。
(圖片來源)
「天下沒有一流的美食,
只有一流的廚師。」
雖然只是店面不到兩平方米的小販,
陳翰銘還是堅持著白色廚師服,
認真的處理每一隻雞。
對他來說,獲獎最大的收穫不是出名,
而是堅持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他也希望其他的廚師繼續發揮實力,
這樣做出來的食物,
才有廚師的心意在裡面。
看更多精彩人生故事,帶給你一點啟發:
- 曾是年薪百萬新貴,失明後甘仲維一無所有,用7年翻轉命運 放棄 Google工作,留在台灣幫助更多人!
- 讓死亡有更好的安排!14歲的侑賢罹患癌症,他樂觀「安排」葬禮,勇敢迎接死亡
- 「人生才要起飛,憑什麼離開?」黃博煒 經歷塵爆 剩 5%存活率,四肢截肢的他,竟還攻頂合歡山
- 「我有病,我驕傲」26歲正妹設計師 罹患淋巴癌 還被歧視罵人妖 現在,她竟把癌症「唱出來」
- 10歲罹癌、右腳差點截肢,卻登上阿爾卑斯山 抗癌天使Dora證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整理新聞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