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退休,你的準備充足嗎?
「我覺得,現在工作好難存錢。
這樣子以後真的可以退休嗎?」
上週和一位剛畢業一年的年輕人聊天,
他目前在超商打工,
在台北每個月扣掉開銷和拿回家裡的錢,
剛好成為月光族,
因此正在煩惱人生的方向。
「那你怎麼不換一份工作?」我問他。
「我也想阿,但目前每天上班都很忙,
還沒有力氣去準備找工作…」
聽起來有點像是藉口,又有一點無奈,
人生就像是卡住了,
這樣的生活到底該如何改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果想退休,
先將目標設定在 2000 萬!
一般人如果要有穩定的退休生活,
我認為至少要存下 2000 萬元。
台灣家庭平均年消費水準
大約在 50 萬到 70 萬之間,
如果將 2000 萬投資在
5% 報酬率的投資標的上,
平均每年就能產生 100 萬的現金流,
是足以支應大多數家庭每年日常開支。
【延伸閱讀:學理財的第一步:認識現金流】
2000 萬並不是個小數字,
如果每個月存下 1 萬元,
而且能有 8% 的投資報酬率,
竟然也要 35 年後才能退休?
8% 報酬率我認為已經很不錯了,
即使短時間內有較高的報酬率,
但也很難將這個成績持續維持 35 年。
想改變人生的金錢問題
需要一些資本,
也需要一些時間
關鍵是,你如何存下更多錢?
大多數人靠上班工作賺錢,
會遇到問題有 2 種,
一種是錢太少,一種是工作時間太長。
你的工作收入,
是否低於平均消費水準?
參考下表主計處統計的每人每月消費支出。
以生活在台北市為例,
平均消費水準是 27K,
(編按: 106年台北市平均消費水準為 29K)
這代表你如果工作 2~3 年後,
薪水如果沒有超過 27K,
不但很難存錢,
甚至無法過上平均水準的生活!
(106年數據下載: <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 行政院主計總處>)
▼主計處105年 每人每月消費支出
(文圖/ CMoney 顧問 Mr.Market 市場先生)
假設你生活在台北薪水是 38 K,
扣掉平均 28 K 的支出,每個月就能存下 1 萬元。
如果薪水高於水準卻還存不下錢?
你可以從記帳開始。
【延伸閱讀:【超簡單記帳法】免費下載 Excel記帳表格來理財】
但是起薪不高的年輕人別擔心,
因為工作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薪水低,
而是「工時太長」!
你願意投資多少時間和金錢
在自己身上呢?
上次和一位電子業的朋友聊天,
他的薪水破百萬,
但是不斷和我抱怨每天都要加班到半夜,
於是我問他一個問題:
「如果要把錢放在股市一輩子,
每年多少報酬率你會滿意?」
「大概 10% 吧,怎麼了嗎?」
「如果你換一個不用加班的工作,
年薪減少 50 萬,把下班時間拿來
進修工作技能或是學習創業,
2 年後能換到未來每年多 10 萬薪水收入
或是創業收入。你願意投資自己嗎?」
「不可能拉,年薪少 50 萬,
2 年就少 100 萬,損失太大了。」
站在投資的角度,
同樣是投入 100 萬元,
並且增加 10 萬的現金流,
許多人和他一樣,
寧願把時間投在工作上、
把金錢投入在股票、房地產上,
也不願意先多投資自己一點。
給你每小時 500 元的加班費,
你願意每天多加班 3 小時嗎?
假設一年上班 250 天,每天加班 3 小時,
連續 20 年後,你能多存下 750 萬元。
前提是你有加班費,
而且加班費還要有 500 元
(台灣有惡名昭彰的責任制)。
但這 750 萬對你的退休幫助有限,
背後犧牲的是你每天所剩不多的精力、
健康、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
以及自己學習進修、創業的機會成本。
工時太長,即使付給你更多薪水,
也不值得!
最嚴重的問題是,
如果這 20 年你因為時間都花在加班,
而沒有讓自己成長,
隨著體力的衰退、知識沒有累積,
很現實的,你的工資不但不會增加,
還有可能被其他人或機器取代!
快速結論:
存不下錢是工作有問題,
還是你有問題?
1. 如果想提早退休,可以將目標先設定在 2000 萬,創造每年100 萬的現金流
2. 工資如果低於平均水準,工作內容對自己成長沒幫助,應該盡早換工作
3. 工時太長,讓你無法投資自己,才是真正的財務殺手!
推薦投資理財延伸閱讀:
1. 市場先生的投資書單
2. 省錢小訣竅
3. 覺得退休很難?
<想要安心退休,為什麼有 500 萬退休金還不夠?問題出在...>
4. 覺得沒時間?
<別瞎忙了!其實學會「時間管理」比學會「投資理財」還重要 100 倍!>
【本文刊載於Yahoo奇摩新聞大破產世代專輯】
加入市場先生好友,
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本文由 Mr. Market市場先生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廖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