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5 年 12 月某天晚上,數百名政商名流
身著燕尾服及晚禮服進入
希臘神殿般的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在這個新哥德式風格的建築、富麗堂皇的宴會廳中
賓客們紛紛帶上 VR(虛擬實境)
如同打開任意門似的
走進了衣索比亞的小村莊中
文末附上影片連結
一起來看小村莊裡出了什麼事 ...
(贊助商連結)
用一秒鐘走入地球的另一端
創新模式-VR 帶動募資
一名 13 歲的衣索比亞小女孩珊蘭
帶領賓客們走在炎熱烈日的貧瘠土地上
「她到底要去哪裡?」
25 公里,遙遠又一望無際的路途
讓生活在紐約的賓客們提出了相同的疑問
直到遇見了牛羊群圍繞的池塘
珊蘭拿著破舊的桶子
撈上近九分滿的水,既使沉重
卻深怕少裝了一點
今天家人便會沒水用
為了一口水而憂心
走上漫長的 25 公里挑水之路
是珊蘭的日常生活
家徒四壁的艱辛生活以及
因為疾病而接二連三去世的村民
直到一台 鑽井 卡車進入了村莊
平靜的村民看到救星似的激動衝向卡車
鑽井工人從地面鑽出水時
在紐約的全場賓客歡呼互擁
最後由捧水的珊蘭以及
源源不絕從炙熱沙漠中湧出的清水
畫下衣索比亞之旅的句點
這是一個位在紐約的
非營利組織「水慈善」
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水計畫
創辦人暨執行長史考特.亨利森(Scott Harrison)
深知許多疾病與醫藥問題
其實都源自於乾淨飲用水的缺乏
每年致力幫助上千人取得乾淨水源
而得到募資者擁戴的原因
在於史考特.亨利森運用不同的創新模式
來執行這項公益,這次
他運用了現今的穿越科技-VR
高於千億美元的價值
VR 做到了
在 1998 年,虛擬影像疊加至真實世界畫面中的技術
首次成功運用於「冰球運動」的直播賽事
因為冰球在賽事過程不易被觀眾發現
於是增加了框線來標記冰球所在之處
但這個應用並沒有被普遍觀眾所接受
虛擬現實裝置公司 Oculus VR
創始人帕爾默‧拉奇於 90 年代時
不滿於市面上低端的虛擬現實裝置
開發了幾個頭戴式裝置的原型機
可在玩遊戲、欣賞影片時讓全方位的視覺體驗彷彿身歷其境
2014 年 3 月,Facebook 宣布以 20 億美元
收購 Oculus VR
開啟了高水平的軟硬體研發之路
為使用帶來更高水準的虛擬現實體驗
現今的 VR 精準模擬出 3D 的虛擬世界
能夠自行選擇觀賞視角,打造身歷其境的感受
短短不到 10 年間的發展
這項技術已經可運用於
試車體驗、遊戲實鏡、購屋觀賞 …
而 AR(擴增實境)更是 VR 的延伸
透過電腦圖形、電腦仿真、感應、人工智慧、顯示等技術
讓使用者能在真實世界中與虛擬內容進行互動
林林總總的運用,是各大科技業者正在搶食的大餅
據市場調查公司 Digi capital 統計
預估 2020 年 AR 技術結合 VR
全球市場規模營收產值約 1400 億美元
因為 VR 的實境帶領
觸動了全場賓客的同理心
在史考特.亨利森將 VR 運用於「水慈善」之下
將原本就讓市場拭目以待的 VR,價值又大大的提升
現今全球的慈善團體不勝枚舉
民眾也紛紛踴躍捐助,但在 12 月的這個晚上
賓客們供獻超乎預期的捐款,達到慈善界的巔峰
一位原本承諾捐助 6 萬美元的賓客
走入實鏡過後,決定捐出 40 萬美元
更因為 VR 的實境帶領,觸動了全場賓客的同理心
將 VR 拿下的這一刻,各個眼中泛淚
宴會結束之後,廣泛流傳下
目前已有上千人走入這部實鏡
將近 150 萬人觀看影片內容,走進珊蘭的生活中
對於 VR 是顛覆還是炒作,外界各有所解釋
因為技術繁雜,搶食大餅的業者品質參差不齊
Unity 的 CEOJohn Riccitiello 登台演講
認為 VR 難以成為主流的原因有兩部分
一個是裝置成本太高
一個是內容稀缺
目前看來廣泛運用的範圍
是否有被取代可能或是大眾接受度高低影響
在未來市場發展中誰都說不定
但是以目前運用的成果
事實上也達到了不同以往的效果
附上影片!
(影片來源:youtube)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