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痛苦但也療癒。」如果把自己的人生,寫成一本書,那書裡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

Mr.6

Mr.6

  • 2016-08-16 16:10
  • 更新:2018-07-17 09:18

「回憶,痛苦但也療癒。」如果把自己的人生,寫成一本書,那書裡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

(圖/shutterstock)

 

身為一個作家已久,今天,

她終於有勇氣

來寫一寫自己的故事。

 

她打算將她的家族,寫成一本小說。

一切就從她那個姑姑開始。

 

這姑姑非常的可怕。

印象中,她總是對晚輩孩子很nice,

但那是在大人的面前。

當其他大人都不在的時候,

卻突然拿出一根非常粗大的木棒,

「修理」不聽話的孩子。

 

她到現在還記得

這老姑姑猙獰的表情,

對她來說,姑姑就像童話故事的惡巫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故事的第一章,

是令人害怕的姑姑

所以她的第一章,就是《姑姑》。

她活靈活現的寫出了

這個她心中排行第一的恐怖女人,

尤其有一段,她和姑姑獨處,

姑姑拿出家法直接搥擊她的腿,

打到她痛得昏了過去。

 

第二章,是軟弱的大伯...

接下來第二章,她當然是寫了《大伯》。

大伯是她爸爸家兄弟姐妹的老大哥,

整個家族之主,

卻沒辦法站出來處理事情,

是她心中的第一名的軟爛男人。

 

第三章,是牆頭草二伯...

然後是《二伯》,那個不沾鍋,

永遠順著大家意見,

私底下再捅別人一刀;

你永遠猜不透他站哪一邊,

他站在哪一邊卻決定你命運。

 

第四章,是被欺負的爸爸

再來,她不得不寫到

她那個可憐的《爸爸》,

她很喜歡她爸爸,真的,

因為她爸爸總是告訴她

那個大家族裡面這些無奈的事情。

她爸爸總是願意忍讓,

一句不吭,以和為貴,繼續的受著這大家族

兄弟姐妹每一個人的欺負──

每一個人都欺負她爸爸,包括,她的媽媽。

 

第五章,是她覺得

有病的媽媽..

所以,《媽媽》是她的第五章,

從小她就知道她的媽媽

比別的媽媽還嚴格,

後來才發現,媽媽根本就是有病!

有病的人反而好寫,她很暢快的寫了第五章,

列舉她媽媽的各種嚴厲的

發洩在孩子身上的行徑。

 

把長輩都寫下去了,往自己同輩的部分寫

然後,來到第六章。所有她所知道的長輩

都寫進去了,接下來,她要繼續往她這一代「探討」,

為什麼她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再來寫了壞脾氣、發酒瘋的老公...

所以她的第六章,她寫了她的「老公」。

不過,這篇的題目不是《老公》,不然會被老公發現。

 

她提到老公的壞習性,包括脾氣的乖戾,

尤其晚上和朋友喝酒,

回家後就發性子,她帶著孩子躲到房間,仍被拉出來毒打,

隔天忘得一乾二淨,她和兒子的傷痕仍在。

 

寫著字,回想著,痛苦但也療癒

她寫著這些字,愈寫,就愈必須回想。

回想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她透過一點一點的回想,

也一點一點的得到了「療癒」──

 

對真相,也越來越清楚,

像分散的拼圖,慢慢地拼湊著...

至少,她對「真相」愈來愈清楚,

她的文字,給了她自己一幅極完整的地圖。

這地圖,她希望可以知道,為何她的兒子,

會變成現在這模樣。她看著她那個完全不說話的兒子,

嘆了一聲,繼續的寫。

 

第七章,是愛喝酒,

影響老公習慣的公公...

寫完了「老公」第六章,在接下來的第七章,

她自然寫了老公的「爸爸」,也就是她的公公。

 

她老公的習慣,明顯的來自於她公公,

從年輕喝到老,幾乎把米酒當開水喝。

在她公公去世的那一天,住到醫院,

還偷帶了一瓶烈酒進去,後來因為藥物衝突而痛苦交加離世。

 

第八章,是把朋友看得比

家人重要的婆婆

然後第八章,她寫了她的「婆婆」,

一個將朋友放在第一順位,

把朋友看得比家人還重的社交型女人。

她婆婆每天有參加不完的聚會,不常在家。

她推測,應該也是這樣的習慣,

放縱她老公被公公影響,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書快完成了!她覺得書裡

要有正面角色..

現在,整本書幾乎要完成了。好像拼圖,一塊拼一塊;

她一邊寫,一邊畫出整個家族的地圖。

 

最後的那個終點,就是她的孩子。

她那個不說話的孩子。這會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

獻給這孩子。她憐惜地看著這孩子,

突然間,她想到一個人。這個人,比較特別一點。

他並不在這個家族裡,沒有任何親戚關係。

他,是她那可憐孩子長期的家教。

 

長久以來,這個家教

跟在她兒子身邊,幫助兒子「走出來」。

家教負責的就是不斷的導引她兒子說話,

這是一個完全的正派。

 

這篇小說,她想,也應該要有這麼一個角色,

正面的,才不致太黑暗。

 

第九章,是正面印象的家教..

於是她第九章,寫的是《家教》。

家教的存在,也讓她兒子為何變這樣,

有了一些更好的解釋。這一章她寫得相當久,

可能是因為前面八個章節

都屬於讓她不舒服的人,而這一章,

她細細的刻畫「家教」這個角色,

有如山中老人刻木頭,每一條皺紋都不放過。

 

這些文字,把她經歷的事情,

記錄得很清楚,只是還少了一章..

就這樣,這本書,快要成了!她很得意。她很期待。

這小說,可以成為這段時間的記錄,

這段時間的一個解釋。

讓她經歷的整件故事,不會消失。

現在她要決定最後一章,第十章,要寫誰呢?

剩誰?全部家族的每一個人

乃至於家教都已經寫了,現在,還剩誰?

 

她疑惑,所以找了家教 詢問意見

她想了好久。想了一星期。再想了一個月。沒有答案。

這本書突然停筆,也怪怪的。

這一天,她特別約了一個人來問問。

這個人是目前唯一知道這本書存在的人,

他,正是孩子的家教。

 

家教讓她有  說不出來的安心感...

家教是年輕的大學生,長相稱不上帥氣,

但畢竟已經和孩子一起這麼多年,

令她有一股說不上來的安心感。

這一天,她帶著她那個不講話的孩子,

和這位家教,三個人坐在咖啡廳,

同一個隱密的角落。

 

而家教建議她,

最後一章,寫自己!

「我建議,」家教說:

「第十章,可以寫妳自己!」她驚訝。

當家教鼓勵她,她是為什麼如此值得的

被寫進這本書裡,也因為這樣,

這本書才有了起承轉合,

最後可以完美的結束ending!

 

下筆前,她還有些掙扎,

但她仍理性的 寫著自己...

一開始她有點抗拒,不過,

家教接下來的一句話提醒了她:

「妳也是這塊拼圖中的一個,不是嗎?」

想想,也對。

 

回家後,她仍有點掙扎,

畢竟這麼多年,她觀察身邊的

這些帶給她痛苦的人,

卻從來沒有想過她自己;

她知道一下筆就不會舒服的,

但現在是在拼「拼圖」,

所以她要理性的寫這一篇。

 

她知道,她必須使用同樣的

理性的分析,來分析「她自己」。

 

於是她起了頭,第十章,她自己。

最後一章了,她回家寫了3天3夜。

 

寫自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

是前面 這些事情的起源

一邊寫,她一邊發現

一件令她駭然的事──

 

如果她小時候沒有當一個

很難搞的小朋友,她姑姑就不會

拿掃把打她,打到她昏過去。

 

然後,如果她沒有編撰這件事發生的起源,

讓那個姑姑率先的提出分祖產,

她大伯也不會躲得遠遠的;

而二伯也不會突然間扮演和事佬

而讓姑姑做出不利的仲裁,

然後讓她的爸爸從此不再工作,在家了。

 

如果沒有以上這些事,她的媽媽的經濟壓力

不會這麼重,重到她一直發瘋。

而如果她媽媽沒有這麼絕望的對待她,

或許她也就不會看到了她老公這麼「man」的

喝了幾杯就開始和他交往,無法自拔的

希望老公帶她走出這個絕望的原生家庭,

讓她反而和她那個公公和婆婆

構組起來的底層組合,影響到下一代。

 

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為她

才全部連結在一起...

還有其他事情,全部分析下來,她這個執筆的人,也發現了,

她的這個不說話的兒子,之所以會變成這樣,

她,是拼圖裡面的一塊。

 

而且是關鍵的一塊。沒有她的連結,

這一切,也不會湊在一起──

不會湊成一本書,擺在她眼前。

 

了解後,她點火燒了她寫的紙稿...

她拿起了還剩下100字就要完成的紙稿,

點了一把火,丟進了垃圾桶。

她哭光了眼淚,仍救不會她的人生,

和她的兒子。她只能回到同一個咖啡座。

 

家教問著書的進度,她說謊,

但因為更了解 這個家族,她崩潰了...

「全書,完成了嗎?」家教睜大眼睛的問。

她看著家教幾乎清澈的雙眼,

不忍告訴他真相。「還沒。但快了。」

 

家教理解的點點頭,

似乎想繼續鼓勵她完成這本書。

是的,她想起來,如果沒有家教一直的鼓勵,

她也無法寫那10萬多字,

儘管現在那10萬多字已經化成煙了。

「妳有,」家教問:「繼續更瞭解了這個家族的事嗎?」

 

她終於崩潰了。她開始和家教訴說,她的第十章。

她告訴家教,最後,就是這個寫了她自己的第十章,

讓她終於知道自己才是那把鑰匙,

自己才是那個拼圖的中心,

沒有她,這個拼圖不會成形,而她的孩子,也不會這樣。

 

家教靜靜地聽,然後流淚說:

「我 就是妳的兒子啊!」

家教靜靜的聽。但這一次,不太一樣。

她看到,家教的臉上,流下了兩條淚痕。

她頗為驚訝,但,畢竟家教在她家教學這麼久,

雖是外人,應該也都很瞭解這些事了。

她慌張的問家教,謝謝你這麼關心著我。

謝謝你。「因為。」家教說。

家教現在不只流淚,他整個人已經哭了。

她看著家教,愈來愈不解。

「因為,您還是還沒清醒嗎?

我是您的兒子啊!」家教說。她真的迷糊了。

 

 

 

而她之前以為的 不說話兒子

只是一個玩偶...

「您只有一個兒子,他現在就坐在您面前啊。」

家教說:「您旁邊的,只是一個玩偶,

玩偶本來就不會說話,您現在發現了嗎?」

 

她看了旁邊一眼,原本她的兒子,

就是一團布的填充物。她從餐廳鏡子

看到自己披頭散髮的瘋婆子模樣,

看到自己已經老去的年華。

還有眼前這一個,讓她想起年青自己的家教。

 

我們總把一切,怪給其他人,

但為什麼不「關掉」對方 的影響力

這故事告訴我們,在我們自己的眼裡,

總將自己的一切,怪給其他人。

怪家庭。怪老闆。或怪其他各種人。

 

沒錯,他們對你都不夠好,

不過,照理來說他們無法影響你太多。

怪別人之前,可以先怪自己,

為什麼不「關掉」對方的影響力。

關掉的話,很多負面情緒都不會再發生。

沒有負面情緒,人生絕對就是陽光,是正面的了。

 

 

本文由 Mr.6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Hsin)

 

Mr.6

Mr.6

Mr.6 是一個人,也是一間公司,或是一個網站。本名劉威麟,台灣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公認為最早開始推動台灣網路創業風潮的推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管理雙碩士,從小移民加拿大,旅居矽谷多年,著有12本書,其中《搶先佈局十年後》一書於十年前即準確預測多項趨勢,並在2006年6月6日開始,於個人部落格撰寫了超過5000篇趨勢分析文章。之後10年,Mr.6不斷擴大寫作範圍,起初遍及Facebook社群行銷,並與弟弟劉威廷共同創辦一間曾年營收近億元的「米斯特六團隊」,為知名品牌經營粉絲團、製作高流量的網路活動、拍攝網路影片。此後率領團隊第三度轉型,全力深耕內容方面強烈分眾的新媒體,力圖創造全亞洲最大議題意見領袖群,先一步搶攻未來趨勢。欲邀請演講、諮詢、企業合作歡迎來信 help@mr6inc.com 或歡迎來電Mr.6辦公室 +886-2-8751-8200

Mr.6 是一個人,也是一間公司,或是一個網站。本名劉威麟,台灣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公認為最早開始推動台灣網路創業風潮的推手,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管理雙碩士,從小移民加拿大,旅居矽谷多年,著有12本書,其中《搶先佈局十年後》一書於十年前即準確預測多項趨勢,並在2006年6月6日開始,於個人部落格撰寫了超過5000篇趨勢分析文章。之後10年,Mr.6不斷擴大寫作範圍,起初遍及Facebook社群行銷,並與弟弟劉威廷共同創辦一間曾年營收近億元的「米斯特六團隊」,為知名品牌經營粉絲團、製作高流量的網路活動、拍攝網路影片。此後率領團隊第三度轉型,全力深耕內容方面強烈分眾的新媒體,力圖創造全亞洲最大議題意見領袖群,先一步搶攻未來趨勢。欲邀請演講、諮詢、企業合作歡迎來信 help@mr6inc.com 或歡迎來電Mr.6辦公室 +886-2-875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