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楊倩蓉
談到辦公室的負面情緒,
大概沒有一個部門比人資單位看得最多。
無論是同事間相處、跨部門合作、
績效考核、升遷與離職等,
難免產生不如人意之處。
這時候,人資單位就成為
各主管與員工發洩怨氣與壓力的地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東方職場上,
人與事容易參雜糾結
曾經歷任各產業知名企業人資主管的
104資訊科技人資暨行政總處副總經理
暨人資長鍾文雄特別指出,
或許是受社會文化與教育影響,
西方人比較容易就事論事;
而華人卻容易將人與事聯結在一起,
反而剪不斷理還亂。
當人情參雜其中,
就會引來更多管理上的情緒問題。
多年來,目睹各種職場怪現象的鍾文雄,
歸納辦公室的情緒源有兩種:
一是主管不當的領導與管理,
像是考核不公、讓部屬背黑鍋、
未妥善處理不公平現象等,
當傷及部屬權益,就會引發不平或抱怨。
另一種負面情緒
來自同事間的推託與卸責。
例如在跨部門協調或責任歸屬上,
當工作界線不清,
強勢員工爭功諉過,
個性溫和的員工就會感到委屈不公。
鍾文雄說,負面情緒不見得全然不好。
從醫學角度來看,
當人在生氣、緊張和興奮時,
反應會更敏銳,精神更集中,
行動力也變強,會積極想改變未來。
但是他也強調,職涯要長遠發展,
還是得學會慢慢控制情緒,
回歸就事論事的態度。
面對離職員工的不滿,
鍾文雄會特別疏導對方:
「當你有很多負能量時,
不要輕易透過批評長官來表達,
這影響的是未來職涯。」
換工作,一定會碰到人資做reference check
(資歷查核),
「人資的圈子很小,一打聽就知道了,」他說。
來自昔日主管的評價,
往往決定能否順利拿到下一份工作的門票。
當然,主管之外,
同儕間爭功諉過、相互猜忌或彼此競爭,
也會帶來摩擦。
碰到這種情形,鍾文雄建議,
一定要先劃清權限,
寧願事前講清楚、說明白,
也不要等到工作告一段落時,
卻出現問題,互推皮球。
萬一無法憑個人之力解決,
務必跟直屬主管說明來龍去脈,
「如果主管屢次不處理,就走人,」他說,
因為爭功諉過長期下去,會形成不良文化。
鍾文雄建議,人資因為站在一定高度,
又掌握最新訊息,
往往可以提供較客觀的看法,
有心事時,不妨找人資聊聊,
相信多少都會有收穫!
延伸閱讀: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