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習慣如何把錢養大?
放銀行定存還是買儲蓄險?
如果告訴你把錢存銀行只能賺 1% 微利
存股票卻可以賺 6% 時
你要不要改變習慣呢?
當月光族許久的小竹 最近終於想要存錢
因為她有個夢想:到希臘去看讓人陶醉的島嶼風光
過去從沒想過要存錢的她
開始研究什麼方法可以最快圓夢
她上網一看 發現大批網友討論的存錢方式
不外乎銀行定存或儲蓄險
大家一致的態度是:定存和儲蓄險可以「強迫」存錢
而光是「強迫存錢」這件事 就讓人趨之若鶩
網友真真分享
因為她是個對數字沒什麼概念的上班族
所以從開始工作以來 就遵從媽媽的指示
把錢存在銀行
她的做法是每個月擠出 5,000 元
以零存整付的方式攢錢 這樣持續做了 3 年
當她見到戶頭有一筆 18 萬元的金額進帳
其實還蠻開心的
因為有一種這筆錢是「多」出來的感覺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定存利率趴在地上
儲蓄險IRR 則讓人心酸
另一位網友羽柔則表示
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理財幼幼班成員
前一陣子她發現同事正在瘋「儲蓄險」
想想自己也是個忍不住就花過頭的小資女
因此跟同事要了一張儲蓄險的DM來研究
內容大概是:
「保額 30 萬元,
選擇以月繳方式繳納保費,
月繳保險費為 4,140 元。
若於 6 年期滿後被保險人生存時,
可一次領回 30 萬元的滿期保險金,
給付滿期保險金後,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她見到「30 萬元」的金額 馬上眼睛一亮
直覺這就是她要的理財工具
尤其每個月只要繳 4,140 元
又是她負擔得起的額度
「6 年過後一次可拿回 30 萬元,
可以做好多事呢!」羽柔開心描述。
此時 小竹拿起計算機敲打一番 每個月存 4,140 元
6 年下來 相當於自己拿出 29 萬 8,080 元
結果卻僅拿回 30 萬元
「不會吧!存了老半天,才多 1,920 元!」
心急的小竹在網站上利用理財試算的網頁進行試算
「這張儲蓄險的年報酬率僅 0.21% ,
比起目前定存的 1.375% 利率還要低。」
她又拿起其他網友分享的儲蓄險內容
發現以年繳代替月繳的儲蓄險報酬率會比較高
但是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仍然是不到 1% 利率的「心酸」產品
其實 強迫存錢很重要
但是 一般小資族只停留在第 1 階段:
一味想著如何把錢擠出來
卻忘了累積自己的金錢庫也可以很有效率
而小資女艾蜜莉就是一個攢錢的效率高手
買合庫金股票
靠股息股利就賺逾 6%
七年級生的艾蜜莉與一般上班族無異
剛開始工作時
也是每月領著「了無生趣」的 2 萬多元薪水
就算是現在 也不過達到月薪 3 萬多元
但是 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的她
卻靠著存股存出一片天
目前她手中有 400 萬元的部位在股票投資上
年報酬率超過 10%
2014 年她挑中合庫金(5880)做為投資標的
「銀行的業態是靠利差為生,
在台灣的小池中競爭,大獲利不容易,
而即便有心打『亞洲盃』,成長還是有限。
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挑絕對穩健的標的。」
所以 艾蜜莉偏愛這種不會倒的公股銀行
因為公股銀行保守經營
即使過去遇到信用卡風暴也沒有捲入
可見抵禦「事件」的能力強
「如果以買儲蓄險的心態去買金融股
長時間抱著,股息加上價差,
一定可以有不錯的獲利成績。」
艾蜜莉退一步說明
一般領薪族最好在股價相對低點再進場
有紀律地買進不是不行
但是必須信心足夠 因為萬一存股 1 、2 年馬上碰上股災
見到股票資產大縮水 多數人肯定會感到害怕
甚至忍不住看到帳面虧損的數字賣出手中持股
使得存股計畫失敗 ...
因此她建議,如果不是腦筋夠清醒,
還是找低點進場買進,
比較可以克服人性。
2014 年買進合庫金時,
艾蜜莉就是見到股價亮了「綠燈」的安全便宜價,
才大舉進場,而持有約 1 年時間,
光是股息、股利收入就讓她賺逾 6%。
一般人愛定存、喜儲蓄險,
卻對於發行定存及儲蓄險產品的金融股卻步,
分析原因,《 6 年存到 300 張股票》暢銷書作者、
最近幾年都在存金融股的高職教師陳重銘表示,
他從太太乃至周遭同事的理財習慣,
可以嗅聞到女人對於「保障、安全」極端重視。
選對定存股,長期下來
股息 + 價差也是非常可觀的!
現在加入好友
各式財經知識 從此不再錯過!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內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