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全球通膨壓力大,估計各國將持續抗通膨政策。台灣 2023 年出口將面臨極大考驗,內需服務業則因疫情解封,預估會有報復性消費來彌補,若要看到產業明顯復甦,各界幾乎都認為,可能須等到下半年了。
文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林旻柔
景氣「低迷」的「藍燈」
國境解封後,國內景氣趨勢如何?國發會近日公布 11 月景氣燈號,由景氣趨緩的黃藍燈,轉為 4 年來首見、象徵景氣「低迷」的「藍燈」。此外,綜合分數更掉了 6 分,創下 13 年來新低,尤其批發業、製造業大受影響,多位業界重量級人士及學者皆預估,因產業正在庫存去化,景氣若要復甦,可能要等到 2023 年下半年。
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
台灣預估 GDP
此外,國泰金近期舉辦第 4 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國泰台大產學合作團隊下修 2023 年的 GDP 預估值,從原本的 2.7% 下修到 2.3%。國泰金進一步表示,因近期國內景氣與消費都在低點,加上明年外需疲弱,也會影響出口及投資的成長,明年初的景氣要看內需消費,第一季的 GDP 恐怕會是負成長。值得注意的是,該團隊強調,如果未來美國的經濟衰退幅度過高,也會影響 2023 年台灣的 GDP 表現,甚至有可能不保 2。
消費者信心指數
另一方面,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近日亦發表 12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下降到 59.12 點,創下 13 年來的新低水準,且 5 項下跌指標都跌破關鍵點,台經中心表示,此情況過去僅有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曾發生。其中,指數下跌原因受到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及就業機會影響,主要是台灣出口自 9 月以來持續衰退、訂單大減,間接影響到家庭收入減少及無薪假增加。展望 2023 年,如果美國聯準會降息及通膨壓力減小,台灣出口才有機會成長,最快可能也會是下半年。
多數民眾認為景氣不樂觀
至於民眾對於未來景氣的信心,根據中大台經中心調查民眾「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結果顯示有將近 46.6% 的民眾認為將越來越壞,有 38.4% 的民眾認為景氣會持續向下;就業機會方面,有 53% 民眾認為情況會越來越糟。此外,央行也跟上升息腳步,台灣有 200 萬戶房貸民眾受影響,加重經濟負擔,企業也受到物價及通膨影響,未來恐會出現無薪假、裁員的現象。
預計 2023 下半年才會復甦
國際經濟情勢方面,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於 12 月放緩升息,並同步下修 2023 年 GDP 表現,但全球通膨壓力仍大,估計各國將持續抗通膨政策。台灣 2023 年出口將面臨極大考驗,內需服務業則因疫情解封,預估會有報復性消費來彌補,若要看到產業明顯復甦,各界幾乎都認為,可能須等到下半年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美股新聞】為什麼每個人都認為經濟衰退將在 2023 年到來
- 【美股新聞】CFO 們表示,儘管擔憂經濟衰退,企業支出可能會在 2023 年繼續上升或持平
- 經濟景氣衰退,7 成的人都在坐以待斃!專家:3 招架好防護網,資產縮水也能安心度過!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