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帳戶管理,輕鬆實現理財目標

記帳+帳戶管理,輕鬆實現理財目標

(圖/shutterstock)

 

 

文章出處:女人變有錢

 

「我很勤勞記帳,為什麼總是存不了錢?」

「我薪水很少,有需要記帳嗎?」

「就算記帳,也不會讓我變有錢!」

小資女不想記帳的理由總有千百種

 

 

CFP 理財顧問馮潔強調

想要學理財

就不能忽略「記帳」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

「雖然記帳不等於理財,但理財卻需要靠記帳。」

馮潔點出記帳與理財的關連性

 

如果沒有記帳的基礎

將很難達成製作「家庭資產負債」

「家庭損益」二張表

更遑論實現買屋

退休等中長期的理財目標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贊助商連結)

 

 

 

不用斤斤計較 ...

用金錢大小 決定思考時間

不到四十歲就已財富自由的 AFP

理財規畫顧問吳家揚

記帳超過三十年

他自嘲是「記帳福音傳教士」

逢人就宣傳記帳的重要性

在《做對理財四件事,不再當工作奴隸》書中

更曾以《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來比喻記帳

意思是走一千里路

都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

任何事情都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

 

 

 

你常用許多理由 而中斷記帳嗎?

不過,他觀察許多小資女面對記帳時

經常用「金額太小,不用記」

「花太多錢,不想面對現實」

「自認記憶力好,累積幾天再一起記」

或「隨便記,不小心忘了放在哪裡」

等理由而中斷記帳

 

他以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雷須利(Karl Lashley)研究

「二十一天養成習慣」來砥礪

甚至建議小資女在培養記帳習慣時

至少要維持三個月

 

 


 

拚命地省十元、二十元的小錢

卻花大錢買名牌包

而日本暢銷書

《二十歲世代現在不懂以後一定會後悔的金錢觀》

作者岡村聰指出

運用金錢時

要依照金額大小決定思考判斷時間長短

否則容易陷入「省小花大」的漩渦

 

他指出,有不少家庭主婦非常拚命地

節省十元、二十元的小錢

但買起數萬元的皮包卻絲毫不手軟

開銷反而更大

 

 

 

 

記帳只是過程

目的是完成理財目標

「記帳,真的好無聊!」

也是很多人無法持續的主因

有豐富記帳經驗的馮潔建議

要讓記帳變有趣

關鍵是從中得到成就感

而非罪惡感

 

她舉例說

任何人在記帳之前都要克服心魔

因為妳得誠實面對自己

有些夫妻把記帳的結果變成指責對方的證據

那麼「放棄記帳,就是最輕鬆的出口」

 

 

 

要讓記帳變有趣

關鍵是從中得到成就感

馮潔一開始對記帳也提不起興趣

但先生總是會問:

「現在我們有多少錢?

   最近增加多少理財收益?」

漸漸地

她從記帳看見資產成長而得到成就感

記帳習慣得以持續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對於每天要做的事情

一定得熱愛 否則將無法持續

「對於每天要做的事情,

   一定得熱愛,

   否則將無法持續,

   因此要簡化記帳方法,

   比如利用記帳軟體、App,

   或是選擇固定日期記帳。

   然後每個月花一、  二次,

   每次一小時,

   將該月的數字與上月比較,

   再跟去年同期相比,

   看看資產淨值變化,

   這就如同看一個孩子慢慢長大,

   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記帳終究只是理財的第一步

最終要透過四個方法 ...

包括把每月結餘存下來、進而做好風險管理

立下財務目標及執行財務計畫等

但對許多小資女來說

一開始的起步最困難

 

曾在麥肯錫擔任管理顧問

目前替年輕世代演講的岡村聰指出

跟父母那個年代相比

現在年輕人背負著高齡化的原罪

因為他們被迫填補國家債務黑洞

加上薪資成長幅度小

沒有做為

只會越來越窮

 

因此,他建議

年輕人不能過著跟父母相同生活

從現在開始要積極跟金錢打交道

 

 

 

曾一度靠吐司度日的女孩

用 3 個帳戶存下 2 間屋

二年前

六十六年次的富邦人壽業務經理

張嘉珉還是一個單身小資女

現在她不僅是人妻

並帶領團隊

舉手投足充滿女人魅力

 

很難想像十多年前

大學剛畢業

父親經商失敗

她從一個隨時可向父親伸手拿錢的嬌嬌女

變成必須照顧弟妹的大姐頭

替父親揹上一百六十萬元債務

為了存錢還債

曾經一條白吐司吃兩天

 

這般「不得不」與金錢打交道的日子

意外激勵她要更努力存錢與還錢

岡村聰指出

很多人即便收入增加也未必能存錢

主要原因是沒有目標

「因為只是一味省錢,

    到最後『存錢』行為將喧賓奪主成了目標,

    最終讓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

 

 

(贊助商連結)

 

 

 

而張嘉珉的目標很清楚

第一要還清債務

第二要買一間房子

讓流落在外的家人都能再「回家」

 

立下這二個目標後

她徹底執行編預算與記帳二個好習慣

二個動作的目的是「存錢」

即使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二萬六千元

還是硬擠一千五百元做定存

 

不管是第一份工作年薪約四十萬元

或是至今的兩百萬元

張嘉珉始終如一

用不同的存摺規畫每月薪水

每月二十五日發薪後

月底前她會先轉出必要固定支出

如債務、房貸、孝親費等

 

另外還有三個帳戶:

1. 薪資帳戶: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

2. 郵局戶頭:存放今年會使用到的錢

3. 定時定額扣款的基金帳戶

 

 

全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在

>>> 記帳+帳戶管理,輕鬆實現理財目標

 

《女人變有錢 5.6月號/2016 第45期》

 

本文由 女人變有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