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職媽媽」的減法哲學:先生不回家、親友愛比較,妳更要 多替自己想一點!

《換日線》

《換日線》

  • 2016-06-17 11:54
  • 更新:2018-07-17 09:30

上海「全職媽媽」的減法哲學:先生不回家、親友愛比較,妳更要 多替自己想一點!

(圖/shutterstock)

(示意圖 翻攝自日劇母親遊戲)

 

作者:雙寶娘

台灣最近又發生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輕生的悲劇。

這個媽媽懷疑自己得了癌症,

屢次求醫都找不出原因,

於是在遺書中寫著「我很累」,

然後帶著兩個兒子自殺,3 條生命因而消失,

令人忍不住搖頭扼腕嘆息。

 

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看到這個新聞突然感觸良多:

自己也是全職媽媽,

非常體會那種獨帶小孩的壓力,

更何況這個媽媽帶的是兩個男孩。

 

雙寶爸的職業是廣告創意總監,

就算平日裡不加班,

回到家的時間也是八點半起跳,

這個時候返家,最忙最累的戰鬥時間已過,

孩子都已經準備上床睡覺,

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很有限。

而且這種情況還非常少見,

大概兩三個月才會出現一次,

其他的時間都是過 12 點才回來,

別說孩子了,

就連我也不一定有機會跟他說上話。

 

到上海定居後,

這種情況越演越烈...

連假日也都在加班。

我不斷跟他抗議,至少堅持假日不加班,

如果不肯改變,就是直接協議離婚。

這種沒天沒日、

無人替手照顧孩子的生活太可怕了,

而且我們還身處在異鄉,

親朋好友全在台灣,想找人來幫忙,

根本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這種高壓的環境,

不時讓我緊張到不是胃痛就是偏頭痛,

有時甚至會失眠睡不著覺,

所以我非常能體會,

新聞裡的媽媽為什麼總是身體不適。

 

 

我以為自己的狀況是最悲慘的

沒想到這種「偽單親媽媽」在上海非常普遍,

中國土地大,

造就了無數的異地夫妻:

孩子絕大多數都是跟著媽媽生活,

爸爸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

離的近勤勞一點的爸爸一個星期回一次家;

離的遠懶散的「甩手爸爸」

甚至半年到一年回一次家。

 

幾次和上海鄰居媽媽們聊天,

大家對於這種狀況都很無奈,

但我看上海媽媽們,

還有時間上美容院做頭髮畫美甲,

不時還能和閏蜜們約出去下午茶聊心事,

一問之下才明白,

我和她們的不同的地方在於:

上海媽媽們非常懂得善用家政公司,

把一些自己無法負荷的工作,

都外包給幫傭阿姨,

還因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簡直是一舉雙得。

 

學習上海媽媽愛自己的精神

我開始嘗試利用家政 APP「請人來幫忙」,

把打掃外包出去給幫傭阿姨負責,

雖然一星期只有一次,

阿姨不在的時間,我還是得做其他的家事,

但是那種「有人幫忙」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了。

即使付出了金錢,媽媽的快樂卻是無價之寶,

況且一星期用 500 元買了個快樂,

差不多是一件平價服飾的價格,

不多不少非常值得投資!

 

 

除此之外我也從改變自己下手

以前的我是個事必躬親的媽媽,

家裡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來,

而且還擁有要求完美的性格,

這簡直要逼死自己了好嗎?

 

後來我學會使用減法哲學

把做事情的標準分數一分分減少:

煮飯能吃就好,不煮太過複雜的菜色,

而且視情況外食。

家事有做就好,做得不完美又怎麼樣,

家不是媽一人的。

小孩平安就好,功課和品性要慢慢來,

有小缺點才是人。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儘量減少和他人比較,

尤其身處網路訊息爆炸的時代,

每天臉書每天點開,動態消時報裡顯示:

哪家的孩子考了第一名;

哪家的媽媽手作了點心美食;

哪家的爸爸又升官發財,

對於這一些我都做圍觀按讚的角色,

沒有必要做無謂的比較,

只有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哪裡,

擁有的時間又有限。

如果別人對我的生活作出評比,

我也一律回答謝謝指教,

真正關心的人會主動問你是否需要幫忙,

而不是出一張嘴評論而已。

 

當然,我也不忘要求雙寶爹,如果他加班,

次日的早上就要負責送孩子上學,

這下子我身上的責任又少了一個,

可以趁這個時間運動健走或悠閒喝杯咖啡,

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快樂,

而且還替他和雙寶之間

爭取到更多親子相處的時間,

減法哲學再度出擊成功。

 

所以,天下的全職媽媽們,

不要再因為沒有工作就什麼事情都往身上攬,

試試看我個人親自實驗成功的減法哲學,

把身上的負擔減少一點,

快樂就會多一點。

 

熱門文章:

 

本文獲 換日線 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

 

《換日線》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