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仍不夠,「跨資產多重配置」才是王道

摩根資產管理

摩根資產管理

  • 2016-06-17 09:54
  • 更新:2018-07-21 03:03

「長期投資」仍不夠,「跨資產多重配置」才是王道

(圖/shutterstock)

 

投資世界中有不少金科玉律

「長期投資、避免追高殺低」

是最常聽聞到的忠言

但無奈這幾年市場劇烈震盪

讓信奉「長期投資」的朋友們

也不免遭受手中資產「忽漲忽跌」的煎熬

 

風水輪流轉(賺),你能怎麼賺?

其實,「長期投資」一定要搭配

「跨資產多重配置」兩大法寶一起運用

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原因很簡單

因為市場總是風水輪流轉(賺)

除了神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出

誰將會是下一個接棒表演的明星市場

 

繼續看下去...

 

 

 

沒有任何一項資產能夠永居冠軍寶座

我們從下面這張圖可以清楚的看到

以2007年為例

表現最佳的印度市場該年度漲幅可達70%以上

次年則吊車尾以-64%慘澹收場

到了2009年又以100%以上的漲幅躍居最佳市場

2011年美國股市以小漲1.4%成為最為抗跌

表現最亮眼的市場

次年雖然上漲15%

但排名卻相對吊車尾

另外,2014年表現相當普普的日本股市

次年卻以9.6%漲幅成為最佳冠軍

 

要如何掌握市場輪動行情?

辦法也相當容易

那就是「一網打盡法」

也就是將所有主要標的全數納入

透過跨資產的動態配置

掌握各資產長線的輪動行情

同時也可透過彼此間的低相關性

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度

 

各資產一網打盡

動態調整成果豐

以「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

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原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為例

其資產配置的動態調整(如下圖)

就相當符合「一網打盡法」的精神

且對各資產輪動行情有極佳的掌握

 

回首2008年高收益債券正逢多頭之際

該基金的高收益債券投資比例一度高達45%

而隨著景氣復甦趨勢愈加明確

投資上也逐漸加股減債

慢慢將高收益債券比重調整至25.7%

 

再看2013年

那時歐債危機的系統性風險漸漸降低

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

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原摩根多重收益基金)

便動態加碼歐洲股票與債券部位

積極參與歐洲市場的復原行情

接下來2014年

主要因應收益吸引力與資產評價的變化

基金經理團隊決定減碼歐洲主權債

並增加新興市場債券

 

如再以2015年為例

該基金團隊上半年

主要對收益與企業獲利動能兼優之歐洲股票進行加碼

而下半年則為了因應市場的波動度上升

決定減股增債來強化資產的穩定度

 

順應市場趨勢

隨時動態調整各資產比重的策略是否奏效

從基金績效與波動度表現來看

成果則是相當不錯的

不但近三年基金波動度僅有6%上下

長線如二年、三年、五年的累積報酬率也相當穩健(見下圖)

 

 

其實,市場總是風水輪流轉(賺)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我們還是要透過「長期投資」策略來避免追高殺低

但切記一定要搭配「跨資產多重配置」策略

才能在震盪不已的市況中持盈保泰

大家務請謹記在心!

 

 

【摩根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亦不必然為未來績效表現;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此外,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而使資產價值變動。另,內容如涉新興市場之部分,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亦可能低於已開發國家,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公開說明書,投資人亦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基金收益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本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投資人可至摩根資產管理官方網站(www.jpmrich.com.tw)查詢本基金配息組成項目。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

由於高收益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以高收益債券為訴求之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高收益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以高收益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佔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

摩根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號20樓 客服專線:0800-04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