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目前正處高齡化社會,更正朝向超高齡化社會邁進,「退休」成為每個人都會面對到的問題。對於退休,你準備好了嗎?其實政府對於高齡化社會也有規畫許多政策,快來了解這些政策,減輕擬規劃退休生活的負擔!
文 / 理財周刊
領退休金的人越多、繳的人越少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已經達到 367 萬人,佔總人口數高達 15.9 %,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不過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工保、勞保退休金皆面臨「領的人多,繳的人少」的局面,破產問題迫在眉睫,在不久的將來老年人恐怕會失去經濟來源。無論你是正值青年、壯年,或是即將退休,這都是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
5 大解決方案,讓退休生活無憂無慮
對此問題,金融業者推出五大解決方案,即便退休金破產,只要做好理財和退休規劃,老年生活一樣可以多彩多姿,無憂無慮。
1. 高齡者安養信託
提供年老的長期經濟支持。為因應台灣老年人口迅速增長,2018 年 1 月起各家銀行紛紛開辦「安養信託」,所謂「安養信託」與一般的信託功能類似,不同的是「安養信託」著重在長期的「安養照護」,目的在提供年老的長期經濟支持。
現在的「安養信託」已不適合高齡社會。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現行的「安養信託」做法多半是替受託人管理資產,再逐年將信託資產還給信託受益人,提供定期經濟來源,不過在台灣人口迅速老化的情況下,傳統的「安養信託」顯得不太周全。
新型「高齡者安養信託」可取代「養兒防老」中「兒女」角色。正因如此,未來將由銀行信託部門結合,安養照護、醫院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周邊服務機構,推出新型的「安養信託」契約,銀行信託部門將會把信託資產,按月或按年撥給安養院、醫院,並提供代繳水電費、聘請看護等服務,等於是由銀行的信託部門取代以往「養兒防老」中「兒女」角色。
2. 以房養老
房子抵押給銀行,每月付你一筆金額,此外,看準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人心,大多數民眾名下擁有房地產,政府聯合各家銀行推動「以房養老」計畫,只要民眾將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將每月給付一筆金額,來供應生活所需。
簡單來說「以房養老」計畫,就像一般民眾的房屋貸款一樣,只是倒過來由銀行繳房貸給民眾,讓退休的老年人每月可以拿到一筆養老金支應生活所需,所以又稱「逆向抵押房貸」。
不過,在民眾想法中,工作一輩子的房子,大多希望傳承給下一代,再加上「房子」所帶來的安定感非金錢可以取代,民眾仍需一段時間來接受新觀念。
3. 傳統壽險 保單活化
除了銀行之外,保險業者也研擬出許多辦法來對付老年危機,在保險滲透率極高的台灣,幾乎人人都擁有兩到三張保單,看準這點,保險業推出「保單活化」方案,鼓勵民眾將傳統型「人壽保單」轉換為醫療險、長照險,或遞延年金險。
在過去,常有投保「人壽保單」的保戶,在退休後仍需負擔高額的「壽險保費」而導致生活困頓,在「保單活化」後,不必再承受「壽險」高額保的負擔,還能提供相關保障,一舉數得。保險局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 3680 件「保單活化」案例,總金額達到 11.93 億元,不過對比台灣總數高達 300 萬件的「人壽保單」僅達「千分之一」而已,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4. 年金保險
此外,保險業者更推出「年金保險」以及「長期照護保險」,其中「年金保險」提供給擔心退休金不足的民眾,在年輕時購買此種保險,至退休時即可享受每年定期給付養老金,直到離開人世,來保障退休的生活品質。
5. 長期照顧保險
「長期照護保險」則是保障民眾,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傷害等突發事件,導致失去自理能力時,保險公司將按期給付保險金,做為長期照護、復健費用的補償,讓臥病者活得有尊嚴,家庭也可減輕經濟負擔。
早點開始,老年生活有保障
退休是每個人遲早會碰到的問題,金管會及銀行、保險業者也紛紛提供各項措施讓民眾得以安享晚年,對此,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表示「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高齡社會的安養信託、以房養老等商品服務,作法值得肯定」,相信民眾在妥善規劃後,一定可以避免晚年淒涼的情景。
更多退休心法,好文推薦你:
- 幸福移居,退休新觀念!養老樂活村:每月 2 萬 包吃住、包玩樂,逍遙快活有尊嚴...
- 想老後生活 有尊嚴,至少要存 1 千萬!6 成台人存不到一半... 早 10 年準備 負擔少一半
- 沒有準備 1600 萬 不能退休...? 做到這 4 件事,只有 800 萬 也能安心退休!
- 月薪 32K 工作 5 年..公司已經幫你存了超過 10 萬的勞工退休金! 你咁知?
- 老公急著想退休,才發現每月收入竟少 6 萬元!2 方法檢視開銷,終於找到 這個財務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