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回升,股價卻跌回原點
杏一 (4175) 寫過 4 次,是大家相當關注的公司之一,最初價格僅為 7X 元,後續最高漲至 111 元,最高報酬來到 60%,但近期又跌回 70 元,好在期間有配發 5.58 元現金股利 ( 2019 : 3.6 元 ; 2020 : 1.98 元 ; 2021 : 1.6 元 ) 與 0.77 元股票股利 ,累積報酬仍有 13%。
只不過這樣的表現,明顯落後於大盤 與 近幾年非常火紅的大樹 (6469),雖然公司 2022 年獲利大幅回升近 1 倍,但股價卻仍就在 70 元上下徘徊,股性似乎不受資本市場親賴。
長照產業發展不容小覷
雖然公司股價表現不太亮眼,但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所編製之《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 至 2070 年)》,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逐年攀升,自 2017 年老年人口數已超越幼年人口數,自2018 年進入高齡社會,而預計至 2025 年 65 以上高齡人口佔總人口之比重將提升至 20% 以上而邁入超高齡(Super-Aged)社會,至 2050 年老年人口將達到最高峰時點;
可見台灣高齡化人口比重逐步攀升,未來將進入老年社會,對於醫療照護、疾病監測及預防等醫療保健需求勢必增加之情形下,醫療用品之支出金額可望同步增加。在這個基礎上,杏一 (4175) 未來營運應該不會悲觀。
虛實整合成功,杏 LINE 樂活會員人數達 111 萬
疫情席捲全球逾兩年,消費模式產生大幅度轉變,加上台灣老齡化社會來臨,為永續發展,杏一在 2021 年祭出多項創新策略,正式邁入「數位轉型」,首先,成立線上服務平台,推出杏一 LINE@官方帳號『杏 LINE樂活』服務,整合線上線下服務,截至 2021 年底為止, LINE 會員總數逾 111 萬人次,高達近 90%的實體會員綁定率,顯示杏一會員高黏著度,企業發展根基穩固。
這兩年,杏一 (4175)線上消費比例逐年增長,疫情加速了零售業者銷售模式的改變。杏一(4175) 於今年 6 月推出「OMO創新零售模式」,為線上線下同步活動,可以將數據互相導流,讓消費者同步在線上線下享有服務。
杏一 (4175)
連鎖零售長照龍頭
杏一成立於 1990 年,是台灣第一家由醫護團隊領軍成立的連鎖通路商,也是國內醫療用品通路業龍頭,門市遍佈於兩岸達 311 家,商場據點 23 座,會員人數達 352 萬人,代理販售的商品、品項多達三萬項,電商產品也從 3500 項擴至 6000 項,持續快速擴店,期望增加規模經濟效益。
此外,杏一也是國內連鎖醫材通路和藥局中,唯一採醫院診療至居家照護的一條龍服務模式,目前全門市經營均採直營模式,從醫院型門市服務門診、住院病患相關醫療照護周邊需求,延伸至病患返家後由社區型門市持續提供居家照護服務。
醫院旁->社區照護
杏一 (4175) 過往門市常開在醫院裡或醫院旁邊,產品重心都放在急性醫療上,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為了搶佔橘色商機 (初老),近期重心漸漸轉移至社區長照與保健上,這符合在地老化的產業趨勢。
5 年內 100 億營收,10 年擴店目標 : 1000 間
杏一的營運目標是 "提升市佔率",計畫在 2023 年達到 500 間營運據點,2026 年達到 1000 間,快速拓展的味道,與美妝百貨龍頭寶雅 (5904) 滿像的,但拓展的方式不太一樣,寶雅是以租代購的方式門市經營,杏一則以加盟、合作、整合的方式拓展。
除此之外,相比寶雅的市佔率 90%,醫藥用品小店林立的情況下,杏一市佔率僅僅 5%~6% 左右,產業結構相對競爭。
產品事業
杏一主要從事醫療照護、健康護理、生技保健等產品銷售與相關服務為主,以此為主軸,又可分成 5 個事業群 :
- 商場營運 : 上架別人商場。
- 門市營運 : 國內自己藥局賣。
- 批發代理 : 代理別人的產品進來賣。
- 海外營運 : 生意做到海外。
- 布品租賃&洗滌事業群 : 經營各區醫院等醫療院所,提供醫院內日常生活被服洗滌全方位服務。
醫療照護
糖尿病護理用品、呼吸治療護理用品、失禁護理用品、傷口護理用品、醫療器械用品、造口護理用品、特殊營養品、一般營養品、復健護理用品、疼痛護理用品、護具類、居家保健、婦幼護理用品。
生技保健
保健食品及各類藥品。
健康護理
美容保養品、口腔保健用品、日常生活用品、醫療書籍、化妝品彩妝、機能食品飲料等。
營收來源
醫療照護為主 佔 70%
杏一這幾年,各項目營收都是有上升的,但 2020~2021 年健康護理部分有所下滑,這部份的產品包含 : 美容保養品、口腔保健用品、日常生活用品、醫療書籍、化妝品彩妝、機能食品飲料等......在疫情期間這類型商品屬於非必要用品,因此營收略有下滑,但公司在 醫療照護 與 生技保健方面,也受惠於疫情有所增長,整體營收是成長約 10%。
目前的營收比重如下 :
- 醫療照護 69.7%
- 生技保健 16.4%
- 健康護理 8.5%
產品應用
醫療相關產品與服務
杏一屬於醫療用品連鎖通路產業,屬於產業鏈下游,所有產品主要皆向醫藥製造商、醫材製造商、保健品製造商、生技廠商及衛生用品生產商採購,供應商不計其數。
主要業務為銷售醫療用品,並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予消費者,其實算是一檔民生股,因為人們日常都看的到,也用得上,近年往社區發展,與民眾距離更近。
營業據點
台灣為主、大陸布局
因應門市擴張速度及電商的需求,杏一 2017 年斥資 4.46 億在桃園自建智慧物流倉儲中心,並從 2020/8 月開始投產,該中心產品項目,從 3500 項提升至 6000 項,增加逾 7 成,目標能滿足 500 間門市需求,以及宅配 3000 張訂單,台中以北更可當日到貨,急單 6 小時到貨,預計明年可取得醫材及藥品 GDP 認證,符合醫療完整服務。
目前利用率約 5~6成。杏一表示,初期雖增加營運成本,但目前效益已經超越舊倉的最高峰,產能 / 人事成本比 已經達到遷移廠房之前的水平了,隨著產品的品項增加,規模擴大,未來物流效益會持續提升。
社區門市拓展,營收占比達 2 成
杏一早期已布局醫院附近的門市為主,比較專注再 銀髮族 的商機上,但現在醫院也漸漸開始自己賣醫材,杏一也意識到了競爭威脅,漸漸將布局往醫院外的社區擴展,搭配辦社區活動 與 LINE 的即時照護,這年齡層介於 50-60 歲,是有閒有錢求健康的年齡層,因此杏一也將目標慢慢轉移至此,希望也能搶佔 橘色商機的市場,幫助這些人再初老->老年的過渡期,能持續保有健康的身心靈。
此策略能讓杏一能更接近消費者,並且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門檻,使杏一成為所有居家保健通路中,唯一能深入社區又能深入醫院的藥局。截至 2022Q2 ,社區型門市營收已佔整體營收 22%,門市也已達 68 間,是未來公司的成長動能。
賣到那裡給誰?
96% 來自台灣銀髮族群
杏一 (4175) 主要銷售地區位於台北、台中及高雄,銷貨對象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佔國內醫療藥妝市場連鎖總店數約 5%,經營上滿單純的,算是一檔內需股,幾乎都是做台灣的生意,畢竟醫療產業不論是上中下游,都屬於高度監管產品,涉及人命與健康的事情,要直接把商品與商模直接搬到海外,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當地法規與中游供應商都要重談。
此外,公司亦於雅虎奇摩、PChome、momo 摩天商城、蝦皮等銷售平台開設虛擬門市。根據杏一會員資料統計,60 歲以上會員占 26.31%,40-60 歲占 49.21%,顯示銀髮族群為杏一長期穩定客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