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
單純分享"客觀財報資訊"與"公開資料收集",無邀約之實,價值之判斷依據公開且可取得公式之【價值河流圖 App】,無個人分析推薦之意,也不做買賣方向之推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P.S 請大家不要問我,能不能買、該不該賣、哪裡便宜、哪裡昂貴,這是違法的,回答你的話,我可能會收到巨額罰款 & 吃牢飯,公司的詳細介紹我都寫在文章內了,買賣要自行判斷才行,河流圖、文章與價值檢視系統,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規定
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最高可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107 條規定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直接或間接自委任人或第三人取得報酬,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 :
公司股東會年報、公司財務報表、法說會、CMoney 法人決策資料庫、 TEJ 經濟日報資料庫、股人阿勳價值河流圖 App。
累計報酬 97%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全球的電源供應大廠 台達電 ( 2308 ),前後寫過 7 次,是我追蹤最多次的公司,也是大家每次都讓我追蹤的公司。第一次寫是在 2019/09/25,價格 145 元,雖說股價一度跌至 120 元以下,但我相信短期的價格是籌碼與情緒所影響,長期的價格則由其「價值決定」,隨後台達電 (2308) 股價最高漲至 335 元,雖然近期又跌回 270 元,但期間發放 2 次現金股利,總計 16 元,累積報酬達 97%。
4100 人 定期定額台達電 (2308)
根據證交所 2022 年 七 月份統計,當月定期定額共有 4101 個人都在買台達電,為什麼大家會一直想買進? 原因我想有幾個,第一個就是公司連續配息 27 年,再來就是目前是台達電是台股權值股中的第六大,當然算是國安基金概念股之一。
公司以電源供應器起家,接著延伸到不同產業發展,目前事業體包含資通訊基礎設施、工廠自動化、樓宇自動化,甚至近年還切到能源基礎建設、電動車充電樁、再生能源、儲能等設備,可以說是相當多元,且還深具發展潛力。
台達電(2308)
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龍頭
公司成立於 1975 年,主要生產電源供應器,2010 年推出自有品牌 Delta,轉型成電源管理解決方案業者,聚焦於 綠能 及 雲端整合 的服務。直白一點,主要用途就是將電力公司所提供的高壓、低穩定性的交流電源,轉換成適合各種電子產品使用的低壓、穩定性較佳的直流電源,廣泛應用在電腦、辦公室自動化設備、電動車、工業控制設備、通訊設備、伺服器與儲能設備等。
近年公司快速轉型朝向儲能、電動車及綠能,也帶動營運上升,2022Q2 營收近 900 億,創下歷史新高。
五年省下 504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舉通訊電源解決方案為例,台達依客戶所需的各種應用,提供能源控制器、系統管理及冷卻系統,幫客戶做到省電與穩電的高效電源。
公司在全球有超過 70 個研發據點和超過 9000 名的研發人員,致力於提升各領域電源的能源轉換效率,通訊電源效率更是領先全球,最高可達 98%,光是此電源模組,在近 5 年就估計為全球客戶省下 3 億 9 千萬度電,等同於 504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年碳吸收量,澳洲的主要電信公司也採用台達的通訊電源,提升其全國布建的通訊網路韌性。
政府基金持股 5.5%,形同穩健與長期認可
台達電 ( 2308 ) 擁有勞退新舊制基金 5.5% 的持股,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勞動基金投資前提是穩定獲利,以獲取長期穩健之績效為目標,因此在選擇標的上,追求的是殖利率佳、穩定性高和流動性好,在夠大、夠穩基礎上追求長期穩定收益。
由此可知,獲得勞動基金青睞的公司,肯定是產業內的佼佼者,是政府認可的績優標的。換個角度想,這些勞工的退休金,是勞工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投資要是搞砸了還得了 !?全台灣人都盯著它,他們在投資的選擇與資訊上,肯定是非常非常小心,沒有把握是不會買進持有的。
另外我們從數據也可發現,政府的四大基金-台股操盤績效,都不輸給大盤,因此選股能耐還是有一定口碑的。
RE 100 計畫 : 拚 2030 年全面使用綠能
氣候變遷造成的氣候變化,讓台灣去年至今都面臨缺水問題,台達電成立 50 年來,一直致力於為氣候與環境變遷找尋科技解方,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自創業初期即積極開發高能源效率的各類產品,更於多年前開始佈局整合太陽能、儲能、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與能源管理的能源基礎設施方案,由電源跨入能源產業,更在今年 3 月宣布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識 RE100,承諾台達全球所有據點,將於 2030 年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為台灣高科技製造業中,首家承諾於2030年達到 RE100 目標的企業。
主要產品
台達電主要業務可分為三大範疇,分別是「電源及零組件」、「自動化」與「基礎設施」,直白一點就是,台達電不僅僅賣電源的零組件,還衍生各式各類的電源相關應用比如自動化方案、基礎設施建置等。
電源及零組件
簡單來說,舉凡跟「電」有關的各種產品零件,包含電壓轉換器、電流感應器、驅動馬達等等,台達電都有賣。
- 在電源及系統方面
台達電提供多種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體積小與低噪音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電源適配器、直流電轉換模組以及電池充電器,這些產品廣泛使用在資料中心、5G通訊、網通系統、伺服器電腦、工作站電腦桌上型電腦、攜帶型電腦、辦公室設備,消費家電、智慧家庭裝置、遊戲機、電動工具以及電源備用設備等產品。
- 風扇暨熱傳導產品方面
提供各種風扇與散熱產品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筆電、數據中心、雲端設備、通訊系統、遊戲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工業變頻器/馬達驅動器以及車載應用空調HVAC、車燈與座椅風扇。散熱產品包括熱管、均溫板以及封閉式/開放式迴路水冷解決方案,與建築住宅用節能智慧型換氣扇、暖風扇與吊扇。
- 零組件產品方面
產品線包括微型磁性元件與被動元件、高整合型電源模組與光通訊模組等,廣泛運用於手持式裝置、車用電子、雲端運算設備等領域。
- 汽車電子方面
包括車載充電機、電力電子箱提供三合一電力電子整合設計、雙向車載充電器、交流式電轉換直流對高壓電池充電、車用直流電源模塊。在電機驅動器方面,有電動車電機驅動器、電動車驅動用電能轉換器、48-V輕混電動車驅動用電能轉換器、電動車整合型電能轉換與驅動器、以及四合一結合車載電力電子電動車電機驅動器整合型電能轉換與驅動器。
自動化
自動化分為兩個區塊,工業與樓宇,工業自動化,台達電通常並不提供單一產品,而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包括交流馬達驅動器、交流伺服驅動器、可程式邏輯控制器、人機介面、機器視覺、溫度控制器等,提供完整、可靠的解決方案,例如電梯節能應用、空調節能、照明節能、電力品質改善、空壓機節能應用,自動化還能大幅降低電能消耗,提升工廠整體的節能效果及產能,在競爭上可以發揮產品線垂直整合的優勢。
樓宇自動化系統則是從感知及控制元件到智慧管理平台,結合中央空調、照明、通排風、給排水、變配電及電梯等機電設備,監測控制系統與節能。
基礎建設
基礎建設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資訊通訊基礎設施」,包括通訊電源系統、網通系統、不斷電系統及資料中心 ; 一種是「能源通訊基礎設施」,包括電動車充電設備、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高功率馬達驅動。
營收結構
電源及零組件 60%
截至 2022H2 年止營收比重分別為:電源及零組件部門佔約 59%、基礎設施部門佔約 26%、自動化部門佔約 15%。
電動車市營收佔比將達 20%
台達電 (2308) 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在節能減碳趨勢下電動車市場快速增長,台達電電動車事業未來 10 年可望出現跳躍式成長,台達電今年電動車營收佔比約 5%,明年看增 40~50%,預計到 2024 年至 2025 年,電動車的佔比將上升至 20% 以上,到 2030 年,電動車產品市佔率要達到 10% 以上,粗估金額可達千億台幣。
儲能營收進入爆發期,2025 達 30% 營收
台達電 (2308) 多年前開始佈局整合太陽能、儲能、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與能源管理的能源基礎設施方案,由電源跨入能源產業,中壢五廠 2022 啟用,主要是電源及儲能系統事業群研發中心,也有製造,是台達在台灣最大基地,平鎮廠此套儲能系統不只充放電,還可以調整電力頻率及振幅,目前已與台電併網。
總經理張建中表示,台達儲能系統是國內最完整從零組件到系統皆自製生產整合的系統,平均建置 1MW 成本約 4000 萬元台幣,客戶除台電外,公司也鎖定用電大戶如:半導體及電子產業,以及排碳大戶如:鋼鐵、水泥及石化業等,目前在手訂單已有 5 到 10 家,預估明年起儲能系統相關產品營收可望進入建置爆發期,明年建置總量將達100MW, 5 年將建置到 1GW 容量,未來隨著碳排大戶條款、用電大戶條款上路與綠能增加後,台達電將全力確保市占龍頭,而儲能與充電樁在台達電基礎設施營收比例,可望從目前僅 10%,至 2025 年時拉升至 30%。
在哪生產
全球 38 個生產據點
台達電全球有 169 個服務據點,70 個研發中心,其中中國產能高達 70-73%,其次是台灣、亞州各國,但中國比重在下滑中,因應貿易戰,希望降至 60% 左右,未來幾年的重點擺在泰國與印度廠,原料供應也會走在地化。
在新廠方面,鄭平表示,泰國去年蓋 7 廠,目前已搬進使用,現在正在蓋第 8 及第 9 廠,重慶廠區完成整地後開始興建,印度現有 4 個廠區,其中一個廠區已開始運作快填滿,第 2 個廠區下半年開始運作,另兩個則會到明年啟用。
處份舊廠,金額 7.8 億
另外,公司今年公告出售中壢二廠廠房與土地,交易總金額為 7.8 億元。台達電表示,中壢二廠年代久遠、面積又小,運用不易,因而決定處分,這並不影響台達電在台灣的擴充進度,距離二廠不遠處的中壢五廠已經啟用,中壢六廠則正在興建中,將會把二廠員工遷移至新廠辦大樓。
銷售地區
中國營收比重大減
台達電是外銷為主的公司,往年都是銷往中國居多,但 2019 年大轉彎,中國市場的營收大減 20%,但其他市場卻呈倍數成長,美國營收更成長 2 倍之多,其他市場也都有雙位數成長,2020 年因台商回流需求,台達在台灣的營收比重上升至 11%,中國比重再降至 33%,有此可以看出台達電想要淡化中國的影響,而且確實做到了。
目前最新的銷售比重為中國比 33%、泰國佔 33%、美國佔 23%、台灣本土11 %,主要客戶有 APPLE、富士通、HP、IBM、微軟、遊戲機大廠 SONY、等知名品牌科技大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