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續弱,消化幣圈災情,那指補漲築底
由於CPI數據公布後出現趨緩跡象,並且短線上政經部分持續開票,市場焦點普遍落於12月升息2碼的機率升高的事實,而且官員出面發表的言論中陸續浮現放緩升息速度的影子,同樣強化過度升息的風險預期,進一步削弱美元底部支撐,美元指數於上周五(11)未能搶回半年線後再度湧現停損賣壓,終場重挫1.36%,加上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收購對手FTX破局後,FTX與130家附屬機構週五在美國聲請破產,有利先前於虛擬貨幣避險的資金回流股市,美股四大指數於上週五(11)延續多方氣勢,終場全數收紅,漲幅介於0.10~3.08%,其中費半表現最佳,那指補漲築底。
信心指數低於預期,美元指數續弱重挫1.36%
匯市上,上週五(11) 美國11月一年期通脹率預期錄得5.1%,符合市場預期,高於前值的5.00%,美國11月五至十年期通脹率預期錄得3%,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2.90%,美國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錄得54.7,低於市場預期的59.5,與前值的59.9,美國11月密歇根大學現況指數初值錄得57.8,低於市場預期的64,與前值的65.6,美國11月密歇根大學預期指數初值錄得52.7,低於市場預期的56,與前值的56.2,加上先前於上週四(10)公佈的CPI數據,顯示短線市場對於通膨預期確實出現回落,但由於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於預期,並且美國國會分裂的可能風險上升,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則再度於訪問印度新德里時表示「不知道這是否是個轉折點,我從不只看一項數據,而這是單項數據。」並直接示警「占美國CPI的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預計將持續推高物價壓力到明年。」對於通膨回落的預期保守,且提醒國會如不提高債務法定上限,將威脅美國信用評級及市場運作構成,導致美元指數於上週五(11)未能搶回半年線後再度浮現賣壓,終場收跌1.36%,仍不排除往年線尋找支撐可能。
美元重挫,英鎊藉勢突破半年線
雖然英國9月製造業產出月率錄得0%,高於市場預期的-0.40%,與前值的-1.1%,英國9月製造業產出年率錄得-5.8%,高於市場預期的-6.60%,與前值的-6.2%,英國9月工業產出月率錄得0.2%,高於市場預期的-0.20%,與前值的-1.4%,英國9月工業產出年率錄得-3.1%,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4.3%,但英國9月GDP月率錄得-0.6%,低於市場預期的-0.40%,與前值的-0.1%,英國9月GDP年率錄得-1.3%,高於市場預期的0.90%,低於前值的2.50%,英國9月三個月GDP月率錄得-0.2%,高於市場預期的-0.5%,低於前值的-0.1%,英國第三季度GDP季率修正值錄得-0.2%,高於市場預期的0.50%,低於前值的0.20%,英國第三季度GDP年率修正值錄得2.4%,高於市場預期的2.10%,低於前值的4.40%,第三季度GDP表現續弱,仍帶動先前英國央行(BOE)在11月會議預期4Q22 GDP也將萎縮,且衰退情況可能持續到2024年年中所帶來的觀望,於官員看法部份,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鄧雷羅(Silvana Tenreyro)表示不應再上調處於3%的指標利率,但英國央行(BOE)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認為遏止通膨仍需18個月至2年時間,多空互抵,但如同先前同樣提及,短線美元回落仍將有利非美貨幣、美元計價的大宗、貴金屬等商品多方取得發揮空間,英鎊/美元於上週五(11)日在美元指數未能搶回半年線後續弱的背景下,終場收漲1.01%,順利突破半年線。
美元續疲,歐元挑戰完成4個月底
德國10月CPI月率終值錄得0.9%,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德國10月CPI年率終值錄得10.4%,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德國10月調和CPI年率終值錄得11.6%,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德國10月調和CPI月率終值錄得1.10%,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令市場焦點落於美元指數動向與官員動態,而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德科斯(Pablo Hernandez de Cos)出面提及,歐洲央行(ECB)並未提前設定下次政策會議上再升息75個基點,並且歐洲央行管委霍爾茨曼(Robert Holzmann)則提及「具體決定將取決於數據。」也令市場重新評估歐洲央行(ECB)後續升息增速,只是美元指數破頸回落持續給予歐元多方發揮空間,歐元/美元上週五(11)順利於9/12前高取得支撐後續揚,終場大漲1.45%,試圖完成4個月底。
美元破頸,金價築底完成劍指1,800美元大關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而大環境上,先前提及,雖然CPI數據顯示通膨出現降溫跡象,但短線持續反應美元指數回落的事實,而美元指數上週五(11)未能搶回半年線後續弱,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尚未能搶回失守10/27前低,破頸風險同樣並未解除,上週五(10)黃金/美元多方延續氣勢,終場收漲0.86%,以1770.09點作收,短線格局上,美元指數破頸續弱後,10年期美債殖利率同樣出現做頭跡象,仍有利金價多方短線固守半年線與10/04前高。中長格局上,「俄烏戰爭、通膨、經濟衰退」等主要重點因素皆未有改變的背景下,且2023的利率峰值預期再度提高後續為金市中長線觀望帶來壓力,仍不利延續金市多方反彈氣勢,同樣維持「1,800美元/盎司續為多方反彈大壓」的看法。
美元回落等待中國解封,美、布油震盪收紅
油市上,先前提及市場關注的焦點仍落於先前提及的中國疫情解封,市場等待中國官方宣告,或是出現較為具體的復甦相關政策,而上週五(11)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直言,對入境中國的人員,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且廢除「航班熔斷機制」(航班若載運乘客中有5人以上呈PCR檢測陽性,就必須停飛1至2周之久),帶動市場對於需求面的憧憬,只是清零政策並未改變,仍令市場在確認清零立場改變前維持審慎評估,美油、布油終場分別收漲3.16%、2.73%,但中國疾控中心於上週六(12)進一步表示,不排除再對隔離措施進行進一步優化調整。消息仍有利帶動美油、布油反彈態勢。仍技術面上延續先前所提看法,短線多空格局重點仍落於多方是否搶上10/10前高築底完成,如完成反彈搶短者仍有獲利空間,但中期格局重點仍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並不利於油市多方動能,技術面上續以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
利率峰值升高,恐提高Carnival再融資風險
S&P500 11大板塊漲6跌5,能源、通訊服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2.91%、2.63%,表現最佳,醫療保健、公用事業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1.22%、1.12%,表現較平。成分股中Paramount Global Class B、Align分別收漲13.52%、11.45%,表現最佳,Northrop Grumman、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分別收跌7.32%、6.79%,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Carnival於上週五(11)隨美股走高終場收漲5.83%,順利突破半年線,但因先前疫情期間郵輪股普遍舉債以度景氣寒冬,縱然現階段在各國陸續進入開放國境階段,並且中國也不排除出現進一步放寬隔離舉措的可能性,只是,實際的債務負擔仍然存在,現階段帳面債務約達 300 億美元,如部分貸款需在融資,在Fed持續升息且2023利率峰值高於先前預期的背景下, Carnival於後續如有部分貸款到期需要在融資的情況出現,仍將進一步侵蝕獲利表現,於實質營收獲利出現前,仍相對不利延續多方反彈氣勢,且技術面上將逢8/16前高,仍宜留意追價風險並暫以半年線為守。尖牙股全數收紅,其中Meta漲幅1.03%,Amazon漲幅4.31%,Netflix漲幅5.51%,Apple漲幅1.93%,Alphabet漲幅2.63%。
中國防疫政策放寬有利中國區銷售,Nike跳空突破半年線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其中Walgreens Boots Alliance、Nike終場分別收漲7.20%、6.63%,表現最佳,UnitedHealth、Merck & Co.終場分別收跌4.06%、3.86%,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先前提及,中國地區在疫情前被市場普遍認為是Nike最重要的潛力市場,並且先前同樣因中國出現解封可能,導致Nike股價於11/4跳空大漲8.61%,一度試圖完成短底,但由於清零政策並未明文公告取消、改變,且官員出來重申清零立場導致股價未能站穩11/1前高,後失守5、10日短均回測月線支撐,但上週四(10)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帶動美股強彈帶動股價向上跳空大漲8.02%突破季線後,上週五(11)由逢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調整防疫政策,再度激勵市場情緒,跳空開高後再度大漲6.63%,向上突破半年線,但後續將逢9/13空方缺口仍宜留意追價風險,可等確認站穩半年線後再觀察介入,並暫以半年線為守。費半成分股全數收紅,IPG Photonics、AMD終場分別收漲5.74%、5.70%,表現最佳。Qualcomm、Power Integrations終場分別收漲0.62%、1.50%,表現較平。
股匯雙強,加權站穩萬四續揚百點
美元指數接連重挫,給予非美貨幣表現空間,加上費半收復半年線,那指順利補漲築底,台積電ADR跟隨科技股強漲走勢,向上跳空強勢收復季線,終場收漲4.22%,同樣有利於今(14)日加權多方,早盤電、傳雙雙開高,帶動金融翻紅轉強,其中,台積電(2330)開高順利收復季線,續扛電子多方大旗,加上聯電(2303)、鴻海(2317)、矽力*-KY(6415)從旁助攻,於非金電多有表現,除寶成(9904)開高走高先行於盤中強攻漲停成為先鋒,中租-KY(5871)亦於開高走高後終場順利漲停作收,且水泥雙雄台泥(1101)、亞泥(1102)分別大漲6.22%、3.97%,中鋼(2002)、台塑四寶、華新(1605)、亞德客-KY(1590)多有表現,加權指數今(14)日在電、傳良性輪動的背景下開高震盪,終場收漲167.34點,以14,174.9點作收。成交量2740.23億,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紅。29大類股指數漲多跌少,水泥、電器電纜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漲4.89%、4.83%,僅通信網路類股指數終場收跌0.07%。OTC櫃買指數中,千金股信驊(5274)、力旺(3529)分別收漲3.98%、1.43%,仍為多方要角,大國鋼(8415)隨鋼鐵轉強漲幅一度擴大至3.58%,但受前段壓力影響終場漲幅收斂至2.24%,譜瑞-KY(4966)盤中於季線取得支撐後再度獲得買盤轉入,終場收漲4.02%,而生技雖一度獲買盤點火,族群腳步卻未能一致,終場僅台康生技(6589)收漲6.14%,表現獨強,藥華藥(6446)、合一(4743)分別收跌1.38%、0.99%,OTC櫃買指數終場收漲0.79%,順利收復季線。
(券商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329.68億元
外資:+377.81億元
投信:+2.36億元
寶鋼盤價暗示去庫進入尾聲,中鋼(2002)突破季線帶量築底
權值股部分,大陸鋼材流通行情較十月中旬下跌約100~200人民幣/噸,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中共二十大落幕,確立維持清零政策不動搖,雖令市場對防疫鬆綁的期待落空,雖然寶鋼12月盤價熱軋下調100人民幣/噸,但泛冷軋產品多為平盤,暗示終端商品去庫已進入尾聲。現階段市場購料信心仍較低迷,但近期各國CPI回落可望帶動終端需求的恢復。從各個面向分析判斷,鋼廠產能調控和煤鐵成本支撐,加上政府持續推出利多政策,持續剌激需求。且進入冬季後,中國大陸部分城市開始執行採暖季限產,又因疫情防控影響原料、出貨等交通運輸,以及鋼廠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大陸鋼廠規劃高爐檢修順勢減產的情況持續增加。翁朝棟指出,歐洲鋼廠受能源短缺導致減產約六千萬公噸,亞洲區鋼市部份,越南和發高爐也陸續休停,原7座高爐至12月後只會有2座維持生產,令亞洲鋼廠亦減產約二千萬公噸,供給壓力暫時得以緩解。在整體利空出盡,鋼材庫存及社會庫存同步穩定去化均處於較低水準的前提下,鋼價在短期內仍有支撐。而回歸中鋼(2002)基本面表現10月合併營收323億元、月增8.3%、年減25%,10月累計合併營收3,865億,年增1.1%。就出貨量來看,10月達90萬公噸,月增8萬公噸且高出目標值1.2萬公噸,顯示中下游需求逐步回溫,於11月內銷盤價延續平盤,11月出貨量目標力拚與10月持平或略增,今(14)日開高突破季線後買盤轉入點火,股價午盤浮現買盤轉入進一步擴大漲幅,終場收漲3.39%,順利突破10/20前高完成一個月短底。個股部份,半導體測試介面及設備廠旺矽(6223)3Q22業內外皆美,主要受惠來自半導體客戶的測試需求暢旺,持續挹注成長動能,配合新台幣貶值帶動業外匯兌收益增加。公司表示,來自高速運算(HPC)、5G、數據中心、AI與車用電子的測試需求,持續帶動營收成長,單季合併營收19.36億,季增2.78%、年增17.87%,營業利益3.45億,季增5.65%、年增達73.48%,雙雙再創歷史新高。使毛利率、營益率「雙升」至46.48%%、17.87%,分創5年半、2年來高點。在營收規模及本業獲利同步創高,配合匯兌收益帶動業外收益達0.87億元,季增達93.97%、年增達7.05倍挹注下,第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65億,季增達20.99%、年增達1.06倍,同創歷史新高,EPS 3.88元。1~3Q22合併營收55.4億,年增19.31%,毛利率45.63%、營益率17.45%,分創近8年、近11年同期高點。配合業外顯著轉盈挹注,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73億、年增達1.07倍,EPS達10.34元,已賺逾1股本、並提前改寫年度新高。10月自結合併營收6.09億,月減7.76%、降至近8月低點,年增3.04%,續創同期新高。10月累計合併營收61.49億、年增達17.48%,續創同期新高,已逼近去年全年的65.08億元新高紀錄。展望本季,雖然時序步入淡季、且半導體產業位處庫存調整期,但旺矽受惠客戶新晶片開案量增加,探針卡需求下修幅度低於預期、需求強於預期,今(14)日股價開高後震盪消化8/11前高與年線壓力,終場收漲0.96%。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寶成(9904)Q3三率三升虧轉盈,10月雙增強鎖5.29萬張漲停板
族群部份出現輪動,先前強勢的電子族群多有漲多休息,驅動IC族群則聚焦於敦泰(3545)於上週五(11)的董事會上坦言,部分產品淨變現價值已低於存貨成本,決議在3Q22認列存貨跌價及呆滯損失共24.97億,導致單季稅後每股淨損13.57元、虧超過1個股本,也連帶導致1~3Q22 EPS淨損高達9.53元,並且董事長胡正大表示,目前終端市場仍沒有復甦跡象,縱然後續提及「預期跌價狀況將逐步緩和,庫存有望逐步下降。」但虧損事實加上敦泰(3545)進行人事「精實計畫」,精簡人力幅度恐達10~13%,導致今(14)日股價跌停開出,終場緊鎖跌停板逾6千張,連帶引發族群觀望,聯詠(3034)終場收平,矽創(8016)終場收跌3.32%。而於鋼鐵、製鞋、電器電纜、水泥各有強漲指標順利帶動族群表現,如鋼鐵中鴻(2014)與製鞋的寶成(9904)、電器電纜的大亞(1609)悉數強攻漲停,水泥龍頭台泥(1101)更親臨前線大漲6.22%,帶動亞泥(1102)、信大(1109)分別助攻收漲3.97%、2.95%。而市場資金對於績優股持續青睞,如方才提及的製鞋先鋒寶成(9904)上週五(11)公佈財報,3Q22合併營收達689.7億,季增 0.9%、年增 51.2%,毛利率25.2%,季增2.1個百分點、年增5.2個百分點,營益率5.2%,季增1.7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稅後淨利57.28億,季增13.2%、年增124%,EPS 1.94 元。1~3Q22合併營收2,045.8億,年增12.8%,毛利率24.1%,年減0.37 個百分點,營益率4.2%,年增2.5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54.2億,年增23.2%,EPS 5.23元。且因越南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步淡化,在強勁需求帶動,2022年製鞋出貨量大幅成長,1~3Q22全球出貨2.13億雙鞋,年增19%,每雙單價20.61美元,年增11.08%,令1~3Q22製鞋業務營收年增36.8%,營收佔比達36.8%。而近日公佈的10月合併營收達236.5億,月增3.4%、年增36.7%,10月累計合併營收2,282.2億,年增14.8%,除製鞋業務表現續強,通路業務也已連2個月正成長,激勵今(14)日股價跳空開高後,午盤前隨即強攻漲停,終場緊鎖5.29萬張漲停板。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快速小結
整體而言,基本面上,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統計,3Q22台灣IC產業產值達1.2435兆,季增0.5%、年增14.6%,續創季度產值歷史新高,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3Q22年減6.3%相較,台灣半導體業營運表現強勁,其中,IC設計業雖仍受生產鏈庫存調整及出貨疲弱影響,導致產值僅2,970億,季減13.9%、年減10.0%。但因晶圓代工產業因產能維持滿載,台積電(2330)及聯電(2303)營收續創新高,推升3Q22產值達7,130億,季增9.5%、年增40.3%,縱然3Q22因為記憶體供給過剩且價格大跌,季度產值僅510億,季減25.3%、年減35.3%。但總體來看,包括晶圓代工及記憶或其他製造的3Q22 IC製造業產值達7,640億,季增6.2%、年增30.2%。加上重點權值台積電(2330)雖然4Q22同樣面臨消費性晶片庫存調整,但高效能運算(HPC)處理器接單暢旺,令10月合併營收仍創單月營收歷史次高,加上美股大漲、美元指數破頸後續弱重挫、台積電ADR上週五(11)跳空大漲4.22%,順利突破季線的背景下,將有利加權多方延續升勢向上劍指半年線,加權指數今(14)日終場收漲167.34點,以14,174.9點作收。成交量2740.23億,只是台經院上週五(11)日公布台灣經濟最新預測,預估2023年GDP成長率為2.91%,較2022年更新後的3.45%,減少0.54個百分點,且預期明年不會保3。故同樣維持先前看法,於台股補漲的背景下,宜留意追高風險,10月營收全數公布,且3Q22季報陸續公布的背景下,於操作部分仍可擇優布局,但破線同樣應嚴守停損。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