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老子認為,
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無不從細小的事物發展而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干大事必須從細微的小事做起
立身淳厚,拋棄虛華處厚不薄,
處實不華,意為抱朴守拙。
抱朴:保持自己純真樸實的本性;
拙:堅守魯直憨厚的本性。
總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圓滑。
“謙下”:學江海為“百穀之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一切大小河流的總匯處,
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所以成為百穀之王;
聖人之所以成為天下人心所向,
也是因為對民眾卑下自處,“謙下”而不高高在上,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擁護他。
正是因為聖人沒有和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上善若水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守柔、不爭、處下。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最為著名的一個哲學命題。
曲則全,枉則正受得住委曲
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枉,
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糾正。
“曲則全,枉則正”。同時,還要以德報怨。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一個人要成就事業,
一是要反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
二是要力戒逞強、逞能、逞勇。不固執己見,
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
就能把是非判斷清楚;不自我誇耀,
事業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擔當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