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重啟漲勢,攀近六週新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期貨因獲利了結賣壓短暫回落後,再度啟動漲勢,上週五(11/4)CBOT黃豆期貨暴漲至近期新高,主因中國傳出防疫政策可望收綁,提振當地黃豆需求。
黃豆價格變動(1462.25,+1.76%)
相關商品:期街口S&P黃豆(00693U) 11/4淨值26.51元。
相關消息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期貨週五攀升至六週高位,豆油期貨觸及6月以來最高水位,受惠美元走軟、能源價格強勢反彈以及全球最大黃豆買家中國的需求轉趨樂觀所提振。
- 隨著美元走軟,小麥和玉米跟隨大宗商品板塊普遍走強。此外,上週五美國原油期貨上漲超過每桶 4 美元或 5%,亦提振穀物期貨。黑海地區糧食出口的不確定性以及澳大利亞惡劣的天氣條件也對穀物市場提供了支持。
- 據路透社市場分析報導,未來幾個月穀物價格的最大驅動因素將是南半球的天氣。根據 10 月份美國農業部 WASDE(世界農業供需估計)報告,美國黃豆庫存結轉量(2022 - 2023 銷售年度)的預測為 2 億蒲式耳,處極低水位。玉米產量亦略低於 12 億蒲式耳。巴西的黃豆產量目前估計為創紀錄的 1.52 億噸,遠高於去年因乾旱而縮減的近 1.25 億噸的產量。
- 美國農業部10月報告下調作物產量與出口量預估,其中小麥產量預估由4,850萬噸下調至4,490萬噸,出口量預估由2,245萬噸下調至2,110萬噸;玉米產量預估由3.54億噸下調至3.53億噸,出口量預估由5,780萬噸下調至5,460萬噸;黃豆產量預估由1.192億噸下調至1.174億噸,出口量預估由5,674萬噸下調至5,56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