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價與10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之間的關係
今年以來通貨膨脹一直是干擾著全球股市表現的重要因素,根據主計處公佈的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5%,其中國內17項重要民生物資價格平均年漲幅更高達5.48%,創下近8年來新高。另外在國際美元持續強勢下,新台幣匯率走貶,進而加劇進口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漲了17.21%,顯示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不小,面對自1990年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大通膨時代,大宗原物料商品價格飆漲,一般民眾可支配所得減少,使得市場投資人也開始擔憂未來經濟的表現,而銅價一直是觀察經濟發展的領先指數之一。
市場上用來預測通貨膨脹的簡單指標為一10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US 10-Y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考量到通膨的風險溢酬,美債平衡通膨率是美國公債與抗通膨債券(TIPS)兩者間的殖利率差,當預期未來通膨上升時,美債殖利率會上升,而TIPS殖利率則相對下降,使得美債平衡通膨率上升,反之亦然。
根據外資券商citi的研究報告表示:自2008年以來銅價與美國10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之間存在著顯著相關性(如下圖),而銅價在2022年第二季下跌約25%幅度與美債平衡通膨率的下降趨勢一致,儘管很難確定其之間的因果關係,但就基本面上的分析來說,兩者的相關性可能是建立在對實體經濟的預測上,通膨預期反映著對經濟成長的預期,而銅價則是基於市場供需而定,當經濟成長帶動金屬需求時,當然也會推升銅價,使得兩者呈現正向關係,反之亦然。

儘管目前主要交易所的銅庫存水位仍低,支撐著金屬現貨市場的高溢價,但這應該只是暫時的現象。現在全球央行都用積極地升息方式來處理通膨狀況,美國聯準會在11月的例會中也提及:「為了讓長期的通膨率達到2%的目標,決議將目標利率區間提高3.75%~4%…等貨幣政策的指施」,使得經濟放緩而減少銅需求;但如果最後通膨預期低於2%目標抑或通膨預期已獲得有效控制,屆時經濟成長和銅價自然會有做出應有的反應。
過去一週(2022/10/26~2022/11/02),紐約高級銅期貨價格自3.54跌至3.4355,週跌幅-2.95%,期街口道瓊銅(00763U)淨值自22.96跌至22.45,週跌幅-2.22%。
全球三大主要銅交易所庫存數
2022-11-02 LME 交易所庫存102,225噸
2022-11-02 COMEX 交易所庫存36,529噸
2022-10-28 SHFE 交易所庫存63,4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