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材(8215)受惠業外貢獻,22Q3 大賺 5 億元創歷史新高
偏光板廠明基材(8215)公告 22Q3 財報,營收 36.5 億元(QoQ-11.3%,YoY-9.9%);毛利率 21.3%(QoQ 增加 0.8 個百分點,YoY 增加 0.8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5.3 億元(QoQ+103.7%,YoY+98.8%);EPS 為 1.67 元,創下歷史單季新高。整體獲利表現大幅優於市場預期,主因產品組合轉佳使毛利率提升,且業外有匯兌利益貢獻。
明基材董事會將取得衛普實業約 51% 股權
另外公司董事會也通過,擬斥資 31.62 億元,取得醫療及衛材製造大廠衛普實業約 51% 股權,未來將把衛普實業納入醫療領域下。衛普實業是全球知名醫療及衛材上游材料製造廠,生產的水針不織布及 PE 膜,可應用醫療級防護衣、醫療紗布塊、看護底墊、面膜、紙尿褲、衛生棉。
展望明基材營運:1)在面板產業需求放緩下,2022 下半年產能利用率將由上半年的 100% 大幅下滑至 7 成,預估整體事業將衰退至少 1 成以上;2)電池隔離膜主要供貨給日系車廠的油電混和車,以及中國、泰國大巴。而日本第 2 個車廠客戶預期通過驗證後於 23Q1 貢獻營收。目前整體產能為 4,000 萬平方米,然而蕪湖廠擴充至 1 億平方米的計劃已經暫停;3)醫療產品方面,消費醫療受惠東南亞需求強勁,專業醫療則在俄烏戰爭帶動下,使醫療產品整體營收年增至少 2 成。
預估明基材 2023 年獲利衰退 3 成
預估明基材 2022 / 2023 年 EPS 為 4.03 元(YoY+33%) / 2.97 元(YoY-26.3%),以預估 2023 年 EPS 評價,2022.11.01 收盤價 29.60 元,本益比為 10 倍,雖然利基型應用將扮演成長動能,但考量本業偏光片需求下滑,且 2023 年也難有明顯復甦,再加上電池隔離膜事業擴產計劃暫停,目前本益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