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好不了? 反覆出血竟是皮膚癌

青春痘好不了? 反覆出血竟是皮膚癌

(圖/shutterstock)

 

 

 

文/黃曼瑩

 

為什麼青春痘塗藥都好不了?

甚至凸起物的表面會脫皮,

而且泛紅反覆出血?

小心,可能不是青春痘,

而是皮膚基底細胞癌作怪。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醫師提醒,基底細胞癌的外觀與青春痘相似,

所以容易被忽略。

對於不確定的凸起物,

如果超過3個月未消失,

且表面不時出現變化、出血時,

應儘快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1名60多歲男性,

在十多年前鼻子左側就出現一顆凸起物,

以為是青春痘,不以為意,

一直沒做任何治療。

最近發現,天氣冷熱交替變化時,

凸起物的表面就會脫皮,且泛紅反覆出血。

就醫檢查,

經切除化驗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 

約86%發生在頭頸部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

病變細胞主要是來自表皮基底層,

或毛囊最外層細胞。

發生率大約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數百人,

 

好發於50至60歲,白種人較黃種人常見。

而生長於其他部位的

皮膚基底細胞癌則相對少見,

且主要以女性患者偏多。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

基底細胞癌生長速度緩慢,不會突然變大,

有些外觀與青春痘相似,易被忽略。

發生原因可能與照射過多紫外線,

或是接觸到游離輻射、砷有關。

好發於常被陽光照射的部位,

像是頭、頸、鼻子、臉、耳、四肢等,

約有 86%發生在頭頸。

 

 

基底細胞癌與青春痘差別

基底細胞癌與青春痘的差別是什麼?

劉國威醫師表示,主要有以下3點不同:

 

1.出現3個月以上仍沒有消失。

 

2.表面皮膚可見細微的血絲,

或是有時會流血。

 

3.當天氣發生變化時,溫度落差大,

陰晴不定,腫瘤表面也會有變化,

出現泛紅或是脫皮。

 

目前治療除了雷射、電燒、冷凍治療、

藥物外,以手術切除最為常見。

切除送化驗的目的,是鑑別皮膚癌的類別,

更重要是確認切除標本的邊緣是否有癌細胞,

倘未切除足夠範圍時,

須再次手術確認癌細胞是否有擴散,

以利後續治療規劃。

 

 

【醫師小叮嚀】:

劉國威醫師提醒,

發現皮膚出現不明結節、斑塊、線條,

甚至是經久不癒的潰瘍傷口,

要特別小心留意。

盡快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診斷

是否為皮膚基底細胞癌,

及早就醫治療較有保障。

 

 

【猜你還想看這些!】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