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責任感最重要
有年輕人問我:
將來進入職場後
究竟哪些個人特質
對前程發展最重要。
若僅舉一項,
則究竟應該是專業學識?
人際溝通技巧?語文能力?
國際觀?人文素養?
追求卓越的精神?
還是分析與決策的智慧?
我的答案是「責任感最重要」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果缺乏責任感
就算以上一應俱全
也是徒然。
所謂責任感,
簡而言之,
就是從內心深處,
將工作任務的達成,
視為自己現階段人生目標的重要部分,
進而專心全力投入以不負所託。
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就自然會出現以下的發展:
第一
由於專注投入,
可以使過去所學過想過的,
甚至點點滴滴的所見所聞,
從潛意識中逐漸釋放出來。
此一過程可以活化潛藏的知能,
並且能在面對各種問題時,
不斷地從各個角度來整合潛意識中的知識與經驗。
第二
專心投入以期完成使命,
就會在過程中
持續精益求精、研究發展。
長此以往,相關能力自然提升。
在此所指的研究發展,
包括對自己做事方法的檢討、
持續實驗新的工作方式,
以及對他人行動與決策的觀察與學習。
第三
遇事盡心盡力,
能力又得以持續成長,
長官就可以放心交付更艱鉅的任務
而這些新的任務,
又會帶來知能成長、職位升遷,
以及進一步表現才華的機會。
基於責任感而對工作投入、精益求精,
與「追求卓越」的意思不同。
後者較著重於個人成就動機的滿足,
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提升與肯定;
而前者則是希望盡自己的力量,
圓滿達成組織所交付的任務,
或別人對自己的角色期望。
易言之
追求卓越比較是以個人的高層次目標為中心,
主要是希望能展現自己的優秀與出類拔萃;
責任感則更具有組織或社會的意義,
簡單地說,就是力求「對得起別人」。
例如,在社團活動或班級活動中,
默默地盡心盡力,用心構思,
落實執行每一項細節,
即是責任感的表現,
但卻稱不上是「卓越」。
然而
今天我們最需要
也最缺乏的
就是這種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
如果組織中不論階層高低,
人人都有高度的責任感,
則大家在工作與決策上都會用心。
即使其中能稱得上「卓越」的人十分有限,
但只要人人都用心,
整體組織的表現就會邁向卓越。
就每一位個人而言,
如果對大小事都能基於責任感而用心投入,
則長期下來,
其能力與成就也自然會日趨出眾。
我教了三十幾年MBA,
歷年學生中,天資聰穎、口才好、
反應快的佔了很高的比例,
然而,長期經驗顯示,
他們必須同時擁有高度的責任感,
最後才能出人頭地。
目前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方式,
以及社會上短視近利的風氣,
頗不容易培養年輕人的責任感。
萬一將來發展成一個集體缺乏責任感的社會,
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今周刊》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因為什麼事情都盡心盡力
最後能力一定會很札實的
深根在腦裡
也是進職場前最重要的一課呢!
本文由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