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價與GDP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
「銅博士」一詞是大宗商品市場中常被使用的市場術語,這是因為金屬銅是許多行業和產品中被需要投入的基本材料,凡指基礎建設、電子產品、房屋建築及電氣設備…等行業,都具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因此綜合各行各業對銅的需求就也被視為經濟週期的良好領先指標,而這種銅需求也反映在銅價市場上。一般來說,銅價上漲表示銅需求強勁,也可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向上;反之,當銅價下跌時,則可能是全球景氣衰退致使銅需求下滑。
CME Group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在2022年有發表研究,是有關於銅價與全球經濟活動之間的相關性,其統計分析顯示,銅價與全球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但即便如此,銅博士也不應被過度依賴成為判斷經濟成長的唯一指標。畢竟,銅價也會受到市場供需基本面所影響,當銅市場呈現短期供給不足時,也會使得銅價出現上漲;反之,當銅市場出現供給過剩時,銅價也會疲軟不振。

綜上所述,過去十幾年全球銅需求與工業生產增長均呈現正相關,當然銅庫存與全球GDP增長亦呈現正相關係,主要原因是製造商生產大量產品進入消費市場並拉高製造材料的備貨基期,而帶動整體經濟活動。根據外資券商BofA研究報告表示:過去2010至2019期間,全球GDP增長與銅需求之間的相關研究,也確實是正向關係。然而,就在過去1~2年間,經歷2020年的新冠疫情導致經濟需求停滯、2021年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及全球供應鏈瓶頸,再到2022年的俄烏戰爭、歐洲能源危機、全球通貨膨脹和美元升值等複雜情況,這都使得過往的歷史經驗法則,都難以解釋現階段我們所面臨的經濟現況,而原本的經濟活動、工業生產與銅需求的正向關係似乎也正悄悄地再發生質變,其正相關性已不復存在。統計全球主要金屬交易所的銅庫存資料顯示:目前銅庫存仍處在過去五年均值的低點附近,雖然在目前全球需求放緩的情境下,各交易所的銅庫存有緩慢增加,但增速仍然有限,倘若未來需求一旦恢復,其可用庫存就會明顯不足。
過去一週(2022/10/12~2022/10/19),紐約高級銅期貨價格自3.4285跌至3.3245,週跌幅-3.03%,期街口道瓊銅(00763U)淨值自22.12跌至21.6元,週跌幅-2.35%。
全球三大主要銅交易所庫存數
2022-10-19 LME交易所庫存139,000噸
2022-10-19 COMEX交易所庫存40,402噸
2022-10-14 SHFE交易所庫存63,74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