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之星 劉軒夫妻理財不跳痛

Money錢

Money錢

  • 2016-03-28 17:48
  • 更新:2018-07-19 00:09

本月之星 劉軒夫妻理財不跳痛

(圖/shutterstock)

 

 

 

知名DJ劉軒與愛情長跑8年的妻子姜曉雯,

結婚3年多來,已有2個愛的結晶,

他們的金錢觀念在婚前、婚後有哪些不同呢?

一起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知名DJ劉軒 與 妻子姜曉雯

結婚 3 年,不曾為錢起過爭執

知名DJ 劉軒出版新書《跳痛人生》,

描述他多年來多重的身分,

累積了大量有趣的見聞。

其實,劉軒從小身分就不單純,

因為他是知名作家劉墉之子,

離開學校後,寫書、寫專欄、當過時尚雜誌總編輯、主持廣播節目,

同時也是專業DJ 和作曲者,

擔任過Cartier、Dior、Jaguar、Coach 等知名品牌的音樂總監,

還幫故宮動畫短片《國寶總動員》配樂。


他和愛情長跑8年的妻子姜曉雯(英文名字Cardin)結婚3年多,

育有1女1子,婚後各自理財,互不干涉,

從來不曾為錢起過爭執,

劉軒笑稱是因為自己「從不計較」,

究竟2人在理財觀念上有何不同?

婚前婚後又有什麼差異?

 

 

 

 

 

劉軒打工 是為了興趣

花錢很有原則 每月卡費都是一次繳清

Q1:婚前對「花錢」是什麼樣的1態度?

劉軒:我覺得舒服過日子就好,

不會要求自己一定要有多少存款,

或進行某專案我要得到多少報酬。

我接案子時,會問自已「這東西做起來會不會賣?」

「有沒有突破性?」倒不是以錢的多少來衡量。


我的大學學費是家裡支付,

打工賺的零用錢則是為了買唱片,

買唱片是為了當DJ,

簡單來說,打工是為了支持興趣。

我花錢很有原則,從來不會透支,

不曾刷爆信用卡,我也很少會用到分期付款,

每個月的卡費都是一次繳清,

因為我很痛恨付利息,那會讓我覺得被坑了。


我在存款方面較保守,

如果每個月的花費是5萬元,

我一定會讓銀行裡至少有50萬的存款,

差不多是10比1的比例。

 

 

 

 

姜曉雯 打工是為了玩樂

學生時期 曾欠下6萬卡債

姜曉雯:其實我曾刷爆過卡,而且是常常(大笑)。

大學時,家裡會幫我付學費,

打工是因為和朋友出去吃喝玩樂血拚會花錢,

打工可以支付這些費用。


學生時期不會想,總覺得天塌下來還有家人撐著,

因此欠下大約6萬元的卡債,

但我跟自已說,這筆債大學畢業前一定要還清。

畢業典禮前6個月,我計算每個月婚前對「花錢」是什麼樣的態度?

要還多少錢,並且大幅減少娛樂花費,

結果真的在畢業典禮前還清卡債。

 

 

認為 保險應該量身訂作

電話行銷 不夠可靠

Q2:另一半的花錢方式,有沒有很看不慣的行為?

姜曉雯:一般人接到電話行銷,

通常都會回答「很忙」、「沒時間聽」,

但劉軒只要聽到對方聲音很誠懇,

就會聽對方講完,曾因此買了2次保單。

我不敢苟同,但那畢竟是他的錢啦!


我認為,保險應該要量身訂作,

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

這種電銷不分聽電話者的身分、年齡、可承擔風險,

推銷給每個人一模一樣的商品,

不見得真的適合,既然如此,

不如跟專業人士討論,再花這個錢,

我會覺得比較值得!


劉軒:(笑)我後來有把其中1張保單退掉。

因為我們是各自規畫處理自己的保單,

Cardin 在這方面給我很多選擇和建議。

所以,小孩的保險都交給她規畫,

她覺得不錯的產品會跟我討論,然後我們一起決定是否購買。

 

 

 

 

旅行吃很省,但一定會找一間特色餐廳嚐嚐

Q3:出國的費用如何規畫?

劉軒:我們旅行時平常都會吃很省,

喜歡找有特色的餐廳,也不排斥路邊攤,

但一定會找1間絕對不能錯過的餐廳,預算無上限。


姜曉雯: 3~5天的行程,我們會挑1~2家,

如果是10天的旅程,可能會選2~3家,

但平常真的吃得很簡單,

例如說去巴黎旅行,

可能會在市區散步、騎腳踏車,

1個三明治就足以飽腹。

 

 

 

 

投資性格少根筋,適合穩健型標的

Q4:兩人都有做投資理財嗎?

劉軒:我1996年接觸理專時,

他就跟我說,投資也要設定比例,

所以我的投資金額設定是四分之一買債券、

四分之一買美國龍頭股、

四分之一定存及四分之一做創投(投資草創時期的公司)。

 

創投那時最紅的是「.com」(網路公司),

我有很多朋友在做。

 

1998年,我投資的.com 公司一直飆漲,

千元本金沒多久就變成上萬元,太驚人了。


數字一直增加, 嚐到甜頭, 人就會「貪」。

我把不太動的美股賣掉,不斷加碼.com,

結果遇上網路泡沫,

價格腰斬到剩一半不到,

只好認賠殺出,以後再也不碰了。

 

我買股票真的很「少根筋」,

也曾買過雷曼兄弟(2008年倒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72美元進場,只剩2毛7時才想到該出場,

根本就是壁紙了。

 

本文由Money錢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