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老師用10萬滾出1千萬

窮老師用10萬滾出1千萬

(圖/shutterstock)

 

陳重銘年輕時,

只是一位月入 3 萬的代課老師

隨著兒女陸續出生

家裡的經濟負擔越來最重

讓他決定開始以股票脫貧

並且靠著長期投資,最後滾出上千萬

究竟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贊助商連結)

 

 

 

陳重銘  堅持投資二十年,

改變自己跟小孩的未來

一場大雨來得又急又大,

車子前的雨刷勤快地揮動著,

陳重銘雙手握著方向盤,

心情並沒有受到滂沱雨勢的影響,

反而悠閒的享受車內的溫暖與舒適。

而當他看到窗外公車亭裡路人淋溼的模樣,

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在寒冷的冬夜裡淋著雨癡等公車的情景……

不過,現在他有了自己的車,

下雨天不必再淋雨,

而且驕傲的是,這部車不花他一毛錢,

是他從股票市場年領一百萬元股利換來的。


「這台車是我堅持投資二十年犒賞自己的禮物。

其實投資不難,難在堅持。」

陳重銘口中的「堅持」有兩個,

第一個是堅持是從微薄薪水擠出錢存下來,

然後投資績優股,領到股息後再買績優股,

用股息養股票的概念,滾出更多錢。

第二個堅持則是把前面的動作重複做,

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年。

「不敗(Buy)家,愛理財,改變了我跟小孩的未來。」

 

 

當年的他,只是一位窮老師

白天、晚上、假日都要上課兼差,相當辛苦...

時間倒回至二十年前。

陳重銘自台科大研究所畢業後,因為嚮往教書的穩定工作,

於是爭取基隆公立高職代課老師職缺,每月薪水三萬多元。

沒多久大女兒出生,為了白天帶小孩,

陳重銘特別拜託校長讓他教夜間部。


夜間部晚上十點下課,從基隆搭車到台北車站已經是凌晨十二點,

還要再搭公車回家。

不管颳風下雨、寒流來襲,一個人孤伶伶在深夜等公車,

就是他在基隆當五年代課老師最深刻的回憶。


如果當時買了車,根本不用這樣辛苦,

但是考量到養車的開銷,陳重銘還是決定省錢搭公車,

盡量把錢存起來。

「我幾乎不做額外不必要的開銷,

別說買車了,連電影都是去看二輪的。」

放假時間,他最常去的就是圖書館與書店,

不但可以蒐集投資情報,還有免費的冷氣可吹;

衣服、鞋子、包包都是穿到壞才丟。


「之所以取『不敗(Buy)教主』這個稱號,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敗家。

節流,其實是一個滿痛苦的過程,只能夠逼自己去習慣。

以往我在等公車時,看著高級的私人轎車呼嘯而過,

除了羨慕,我都默默告訴自己要再努力一點。」

 

 

 

夫妻雙薪養小孩  仍然敵不過經濟壓力

由於代課的工作並不穩定,陳重銘後來轉到私人公司任職,

白天上班,晚上到學校兼課賺鐘點費。

此外,為了拿到數學教師證,爭取當數學老師的機會,

星期六、日還要到淡江大學修學分,

「只要能多賺一點錢,我都會去做,實在是非常的辛苦。」


然而,辛苦的還在後頭,因為兒子跟小女兒陸續出生,

夫妻兩人都必須上班養小孩,

於是只能花錢請保母照顧老二跟老三,

而老大放學後要去安親班,再加上奶粉尿布等費用,

三個小孩一個月開銷最少需要五萬元。

 

 

 

他決定放手一搏,用股票帶家人脫貧

二○○一年,陳重銘成為國立三重商工的正式老師,

起薪約五萬多元,但是三個小孩就幾乎花光他的薪水。

為了開源賺更多錢,當別人輕鬆下班後,

他仍到夜間部兼課,賺鐘點費,回家後再寫教科書賺取版稅,

「不管是夜晚下班、週末假日、寒暑假,

我都在電腦桌前拚命寫書,

就這樣十年內寫了將近二十本的教科書。」


而他把開源節流省下的幾千、幾萬元,

全部都用來投資股票。

之所以選擇股票,是因為他大學四年級股市正熱時,

母親曾給他十萬元,他買了紡織股,

結果隨便買隨便賺,天天漲停板,

但後來因為當兵沒時間看盤,

接著又碰到波斯灣戰爭,十萬元就石沉大海。

 

 

為了投資,每天搭捷運、公車上班

把省下的每一分錢 拿來投資績優股

儘管有過投資股票失敗的經驗,

但是在代課老師薪水少、每年又必須考核才能續聘的危機意識下,

陳重銘認知到唯有靠投資理財才能脫貧。

於是,他開始「重操舊業」,認真研究股票。


由於投資股票需要資金,偏偏薪水不高,

小孩也開始花錢,他只好努力省下每一分錢,

常常要存上幾個月,才能買一張股票。

「很多人跟我說沒錢投資,我就反問他們:

『你有養三個小孩嗎?』我常自稱窮苦人家,

因為只有窮苦人家才會知道要盡力擠出每一分錢放在投資上,

如果連小錢都拿不出來做投資,請問以後怎麼會有錢?」


就這樣,陳重銘堅持多年過著省吃儉用的「不Buy」生活,

把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拿來投資績優股,

每年再把領到的股利滾入再投資,

股票從一張變兩張,兩張變三張,

最後滾成數百張,迄今已經累積上千萬元。

「儘管收入逐年增加,但是我還是發揮『不Buy教主』的精神,

繼續搭捷運、公車上班,努力省下薪水來投資股市。」

 

 

 

存 5 檔績優龍頭股

聰明投資 滾出更多錢

目前陳重銘總共存了五檔績優龍頭股,

包括台積電(二三三○)、新普(六一二一)、

順達(三二一一)、聯詠(三○三四)、

中信金(二八九一)。

 

其中,中信金總共累積了三百張,

裡面的一百五十張是用台積電、聯詠等股票配發的股利所購買,

另外一百多張是靠著中信金所配發的股利

再加碼投資滾出來的,

「換句話說,中信金沒有花我半毛錢,

這就是投資理財的魅力。」


以今年中信金配發的股利來說,

陳重銘可以拿到十一萬四千元現金股息,

以及十一點一張的股票股利,

他又把十一萬四千元投入再買中信金,

約可買六張(以除權息後中信金股價假設十八元計算),

再加上配發的十一點一張股票,

他的三百張中信金頓時就變成了三百一十七張股票,

等於又「免費」多了十七張股票。

 

 

長期投資就像種樹,用心灌溉 20 年

資產就會跟著好企業 一起成長

「短線投資也許我看不準,可能會賠,

但長期投資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常說我用的是懶人投資法,

但是一般人做不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耐心!

假設現在拿五十萬元投資股票,

每年領三萬元股息,報酬率六%,比定存好很多,

但是要存到幾千萬買房還要存多久?

很多人於是不想等,乾脆把存下來的五十萬元拿去買車、

買手機、吃大餐,這就是大多數人投資失敗的原因。」


投資了二十年股票,陳重銘檢視自己整個投資過程,

領悟到其實就是一個「種樹理論」──先播下種子,

然後持續耐心用心灌溉,

最後就能在大樹底下乘涼,甚至吃大樹結下的果子。

「重點是要越早開始越好,過程雖然辛苦了點,

但是只要持續的付出耐心;

而好股票就是好的資產,只要不斷的投錢進去,

你的資產就會跟著好企業一起成長。」

 

如今,投資理財開花結果,

陳重銘累積了數千萬元身價,每年可以領到一百萬元股息,

他在四十六歲那年,才用百萬股息買了人生第一部車;

直到今年,他才終於換了一支可以「滑」的智慧型手機。

 

 

曾被嘲笑窮  什麼都不敢買

還被封為不Buy教主

陳重銘感慨的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說房價高、

薪水低、生活困苦,但卻沒有想辦法做改變,

他認為「節流」就是收入不高的年輕人最快獲得第一桶金的方式。

像他年輕時曾認識一群「刀友」,

這群人很喜歡買一把要價一、兩萬元的折刀,

而且是前仆後繼的買,

把價值不斐的折刀當「神兵」。


他就看過有些刀友為了買刀,

可以辛苦的存好幾個月甚至半年,

他也看過一個刀友背包裡面裝的是泡麵,

用的卻是一把一萬多元的折刀。

看不慣這樣浪費錢的他和刀友筆戰,

認為這些刀子根本不值錢,

結果被刀友糗說:「買不起刀子說刀不好」,

於是就有了「不Buy教主」這個稱號。

 

 

20 年後...

他用資產證明  自己做了對的選擇

然而,二十年後,證明陳重銘是對的,

他把錢省下來專心買會「生股子股孫」的績優股,

股票資產不用花時間管它,依舊不斷的越滾越大。

反觀刀友們十幾年前買的折刀,

卻是折舊再折舊,想賣都還沒人要買。


「以前那些嘲笑我買不起刀子、說刀子爛的刀友,

後悔當初沒加入我的『不Buy教』了吧!」

陳重銘強調,沒錢,更要省錢投資,

畢竟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雖然長期投資過程很無聊,

但隨著資產「一暝大一吋」,有錢只是「遲早」的事。

 

 

本文由Money錢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