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出國花錢很開心
但是該怎麼花
才能讓匯率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
可是一門學問!
到底怎麼花錢最聰明呢
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有一次到深圳吃飯 店家卻不接受刷卡,
港幣又不夠,只好先付人民幣
不久前應邀到深圳做演講,
後來又和幾位朋友到香港半日遊,
離開前找了家餐館飽食一頓。
原本我想做東,因為若刷我在中國銀行辦的銀聯卡,
港幣可直接換算人民幣,匯差損失可降到最低,
但這家店不接受刷卡,要付現我沒港幣,
結果由其中一位朋友付帳。
付帳時他發現港幣不夠,差了一百三十八元。
問店家可否付人民幣,
對方說一百元人民幣可換一百一十元港幣,
給二百元人民幣可找八十二元港幣。
因為馬上要回深圳了,朋友決定用人民幣付款,
他向店家表示,在深圳的銀行一百元人民幣可換一百二十元港幣(一比一‧二),
店家只換一百一十元(一比一‧一)有坑人之嫌。
對方一聽不悅起來。
因為要趕時間,朋友還是用人民幣付帳。
由於匯率是當地人說了算
我們損失超過 9%的匯差
回深圳路上,我問這位朋友,
身上有沒有十元、二十元的人民幣小鈔,
朋友不明所以,拿出皮夾翻了翻說:「有耶,要幹嘛?」
我這時才有些事後諸葛地說,
我們當時都沒想到,
只要給對方一百二十六元人民幣讓對方找六毛港幣,
就可把損失減至最低。
同行友人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只好一筆一筆算將起來:二百元人民幣,原本可換二百四十元港幣,
卻只換到二百二十元,損失二十元港幣;
如果除了百元鈔,只有五十元鈔,
那就可以只付一百五十元人民幣,
原本可換一百八十元,只換一百六十五元,
損失十五元港幣;
如果大小鈔零錢都有,就把一百三十八元港幣除以一‧一,
等於一二五‧四五元人民幣,
也就是付一百二十六元人民幣可換一三八‧六元港幣,
因為原本可換一五一‧二元港幣,所以損失減少至十二‧六元港幣。
在當地以錢換錢、刷卡,一定會吃虧
出國旅遊,必須及早換好當地貨幣!
聽我這麼解釋,朋友終於懂了。
我告訴他們,我老早就主張,
出國旅遊,最好早早換好當地貨幣,
花現金最划算,其他像這種貨幣換貨幣,
以信用卡刷卡購物都不划算。
在當地才以錢換錢,匯率是對方說了算,
以這次案例來說,匯差損失超過九%。
刷卡付帳,Visa、MasterCard等國際組織會把當地貨幣先換算為美元,
再以美元換算為台幣,然後發卡銀行再收妳一‧五%的手續費,
不知不覺中其實多花了不少錢。
對很多人而言,花錢購物是件愉快的事;
懂得怎麼花錢最划算,還會更愉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