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僅為法說會訊息分享以及教學案例之用,內文提到的股票與產業皆非個股推薦,僅為訊息分享傳遞與個人交易心法與心得,進場前請謹慎風險評估、損益自負
前言:
- 2022年經濟情勢大變,烏俄戰爭、通膨陰影揮之不去、聯準會升息、世界經濟下修,各種壞消息滿天飛,台股今年高點至今下殺五千多點,這幾年前所未見。在電子股短中期仍有疑慮的大環境之下,資金轉移至生技的趨勢明顯可見,愛美怕死求健康是人類天性,經濟再怎麼衰退,看病吃藥仍是剛性需求。
- 台灣生技業整體獲利自2018年創高已來仍維持增長趨勢,2021年雖因防疫股獲利驟降導致整體獲利年衰退9%,2022年整體獲利成長20~25%再度創高,2022年產業獲利大約為前波生技熱潮高峰2015年時的2倍。生技大部分的公司並沒有泡沫,泡沫僅存在於近年漲幅過大的少數公司,許多公司此時仍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值得我們去研究。
- 生技股的研究,門檻較高。產品不同、藥種不同、甚至同樣是做藥還分新藥、學名藥…等複雜的內容,也因為想像空間無限,評價方式更是藝術,但就是因為如此,才令投資人心動不已,轉角遇到愛還是踩到賽,端看研究功夫。今天隊長就以智擎為例子,幫各位同學爬梳一遍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