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
單純分享"客觀財報資訊"與"公開資料收集",無邀約之實,價值之判斷依據公開且可取得公式之【價值河流圖 App】,無個人分析推薦之意,也不做買賣方向之推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P.S 請大家不要問我,能不能買、該不該賣、哪裡便宜、哪裡昂貴,這是違法的,回答你的話,我可能會收到巨額罰款 & 吃牢飯,公司的詳細介紹我都寫在文章內了,買賣要自行判斷才行,河流圖、文章與價值檢視系統,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規定
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最高可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107 條規定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直接或間接自委任人或第三人取得報酬,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 :
公司股東會年報、公司財務報表、法說會、CMoney 法人決策資料庫、 TEJ 經濟日報資料庫、股人阿勳價值河流圖 App。
累計報酬 27%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全球前 3 工業電腦廠 研華 (2395),之前寫過 1 次,時間是在 2020/09/24,最初價格為 270 元,期間最高漲至 396 元,時隔 24 個月來,因“資金派對” 結束,加上全球步入升息循環,資本市場遭遇衝擊,公司價格跟著跌落至 339 元,累計報酬為 27%,與其他科技股比起,這成績算是相當不錯的,顯示工業電腦領域,並沒隨著 消費性產品一起衰退。
工業電腦 產業複合成長率 6.4%
工業電腦 (Industrial PC, IPC) 最早用於工廠生產製造流程中,儀器及機器設備的控制、監視與測試,狹隘來說主要用途為自動化設備。前幾年,因為通訊、網路、軟體及光電的整合應用之下,工業電腦逐漸應用到生活中各個層面,強調更是以應用領域為主。
從捷運讀卡機、自動售票機、ATM、POS、博弈、網路儲存 (NAS)、數位電子看板 (Digital Signage)、智慧型大樓自動化監控系統及環境監控系統、樂透彩券電腦等,使得整體IPC 產業蓬勃發展,領域也超越原「工業」範圍,近年來更將工業電腦正式向經濟部更名為「智能產業」。
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之產業研調報告,全球 IPC 市場規模在 2022 年約為 49 億美元,至 2025 年將成長至 59 億美元,複合成長率 6.4%,是個人 PC 產業的 3~4 倍增長。
研華 (2395)
全球工業電腦龍頭
公司成立於 1981 年,是生產工業電腦的世界級大廠商,以自有品牌「ADVANTECH」行銷全球,最大的股東為華碩 13.3%,機構持股將近 90%,股權結構相當穩固,而近幾年積極轉型,從硬體跨入軟體領域,成為物聯網產業的解決方案商。 根據國際研調機構 OMDIA 之報告,研華在全球工業電腦 IPC 的市佔率達 38%,居產業領導地位。
大股東反而成競爭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華碩為研華最大股東,但兩者 Alot 各走不同的路,大股東 華碩 更想自己主導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因此雙方不僅沒有合作,2021 華碩年還賣出 7500 張研華持股,2022 年 6 月時,更與振樺電 (8114) 旗下的子公司 瑞傳 聯姻 ,華碩(2357) 取得瑞傳 45% 股權給,希望兩家聯姻後能挑戰研華 工業電腦龍頭地位。
什麼是工業電腦?
其實我們生活中,只要稍微具有功能性的電子產品/設備,裡面就會有一台工業電腦,Ex. ATM自動提款機、捷運刷卡系統等等.. 可簡單想成工業自動化設備中的控制器。
一台機器設備除了零件外,從資料、訊號的輸入到整台機器運作,都需要用到「控制器」來發號司令,自動化就是零件自行執行「程序」的過程,而程序中的每條指令,就是由控制器來分析,並且下達命令,藉此才能達成機器設備的自動化生產運作。
工業電腦 (IPC) vs 個人電腦 (PC)
個人電腦 著重在提供多元的需求,EX. 打報告、看影片、玩遊戲、上網。工業電腦 則用於工業製程中,不需要配置那麼多的功能,但強調專一功能性 與 穩定性,不允許出現任何小問題,否則就會蒙受巨大損失。
EX. 個人電腦常出現 延遲 or Bug,大家頂多重開機就好,但工業電腦不允許這種小問題出現,畢竟整條產線重開,那可不是幾 10 元電費的問題而已,再者如果捷運系統故障 或 刷卡延遲,想想市政府會被罵成什麼樣子?
主要產品
公司主業務可分為兩大主事業群:
嵌入式電腦&系統 43%
嵌入式電腦 ( Embedded PC;EPC )就是有主機功能的薄卡,又可稱為板卡。簡單來說,為了要將工業電腦嵌入應用機台,就是以輕巧的造型,將電腦小型化,藉此提供電腦主機功能的精密元件。
系統則是上述的整合運用,將單板電腦、基板、機箱、電源供應器等工業電腦的周邊,組合成可運作的一個系統,將它連接到大系統後就能使用,Ex. 工業用伺服器、工作站。
產品主要用途是以 PC 為核心之控制模組,提供高效能、小尺寸、一體成型的裝置,應用於工業自動控制環境,及可耐高溫、高濕、震動等較特殊需求之電腦,包含嵌入式電腦模組、工業級主機板系列、工業顯示解決方案、無風扇工業電腦以及數位看板系統等。
產業電腦&工業控制 45%
以自有品牌的工業電腦為主業務,提供數個智能服務解決方案及產品,通常是針對某個產業或專業領域所開發的一整套系統,包含軟硬體以及周邊,通常為因應不同產業的需求,而有非常客製化的產出,且系統整合開發廠商因為技術門檻高,因此也擁有較高的顧客忠誠度。
常見的產品包括 : 自動提款機、捷運系統、定點照護終端醫療運算平台裝置、All-In-One 觸控平板電腦、工業級車用電腦、醫療護理車、應用於各種產業之零售資訊傳遞、醫療照護環境及物流管理。
Ex. 研華半導體智能設備解決方案,半導體產業從矽晶圓生產、積體電路製造到封裝與測試,所有生產流程具有非常嚴格的規範,而研華針對半導體後段製程,提出符合半導體規範的產品,包括:運動控制卡、影像擷取卡與資料擷取卡等方案。
Ex. 智慧醫療(iHealthcare) 解決方案,提供高性能、醫療等級產品,支援運作不間斷、關鍵任務之醫療應用。
營收結構
五大事業群
截至 2022Q1 ,公司產品營收比重為 :
- 嵌入式平台事業群 (EIOT) 23.4%
- 工業物聯網事業群 (IIoT) 31%
- 協同合作設計與生產服務事業群 (ACG&CIoT) 23.3%
- 智能服務事業群 (SIOT) 11%
- 綜合服務事業 (AS+) 11%
雖然分成 5 大事業群,但其實都是工業電腦相關業務,只是服務的型態不同而已,有些賣一整台、有些賣零件、有些賣整個系統、有些做 ODM。事業群中,毛利率最高的是 "工業物聯網",因為是賣整個系統 且 技術含量高,況且又業界的首選,因此利潤也是最好的 ; 表現最差的則是"綜合服務物事業群",毛利率僅有 12%~20%。
終端應用
聚焦三大智能應用領域
研華未來的發展則聚焦在 3 大市場:
1. 智能醫療
Ex. 近年來,台灣的醫療人員手仍處於不足之情況且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巨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提升醫療照護效率,促進醫師、護理師及病人之間的有效溝通,中山附醫特別引進研華的智慧病房-床邊照護系統。
比如高血壓的病人需要慎防跌倒,護理師就可以透過床邊照護系統的畫面,直接向照護的家屬說明如何預防病人跌倒,提供更多安全面的資訊。
而以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藥物解釋與藥物諮詢,也可以透過系統的用藥資訊功能顯示,讓病人了解自己的用藥方式,減少護理人員的說明時間;其他如過敏史、禁做治療等,也可以藉由系統顯示在螢幕上,讓醫療團隊更清楚病人的具體情況,以維護病人之安全。
2. 智能物流
致力於工業移動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工業級手持、平板、車載終端及相關應用週邊,並以軟體加值服務,提升車內外行駛安全。EX. 全程不斷鏈管理、縮短交貨期&降低失誤的倉儲管理、即時駕駛行為監控。
3. 智能零售
成立開放式智能零售創新共創平台,有效的利用內部資源與夥伴共享,建構全球智能零售經銷夥伴體系,且同時公司也推出優店聯網 (UShop+) 雲端管理平台,這是專為零售及服務業設計的雲端管理服務平台,可最佳化零售作業,提高門店營運效益,給予顧客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生產營運據點
台灣 & 中國
中國大陸及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產能佔比各半,不過在北美、歐洲、華沙、昆山等15個地點都可以在前端組裝,台灣、昆山、西安、北京等也有 7 個研發中心,日本製造中心則以客製化需求服務,全球價值鏈布建完整。
銷售地區
亞洲 & 歐美各半
研華 2021 年的銷售地區占比如下: 亞洲 53%、美洲 25%、歐洲 16%。客戶遍及全球的各大產業,醫院、汽車、半導體、零售、遊戲業都有,較為知名的客戶有 : 台北榮總、3293 鈊象、Hitachi、Toshiba、Amazon、Cisco、GE、IBM、Microsoft、Philips 等世界大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