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擠出2小時練投資功的雷浩斯,早已脫離唯諾小資族行列

Money錢

Money錢

  • 2016-02-23 11:54
  • 更新:2018-07-17 09:31

每天都要擠出2小時練投資功的雷浩斯,早已脫離唯諾小資族行列

(圖/shutterstock)

 

雷浩斯從小家境清寒,

在危機意識裡成長的他,許下了願

希望自己長大之後

可以擺脫「沒有錢怎麼辦」的窘境

 

長大之後,

雷浩斯每天賣命工作,

卻發現付出沒有如願以償...

 

為了改變人生,

他決定效法巴菲特,

用心鑽研投資學問

現在,雷浩斯每年的資產以 20% 持續成長,

終於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

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起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長大之後,你實現了夢想  

還是變成勞碌的小資族?

我常常幻想,長大後的我會是怎樣的?……

我們曾經以為自己努力讀書後,

就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長大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談一段完美的感情……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

原來長大以後,

你可能做著一份不怎麼樣的工作,

將就著一段不怎麼樣的愛情……


這是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一開場女主角林真心的旁白,

她曾經以為長大後能在職場拼出一番成績,

接受同事拍手歡呼;

事實是,脫離少女時代,

長大後加入職場生活的日子,

卻是再狼狽不過了。


進到電影院,

見到這幕幾乎人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畫面,

你(妳)是否回想起自己的少年(少女)時代呢?

那個年輕的你(妳)有哪些想望?

長大後呢?是不是與林真心一樣,

不過就是個為五斗米折腰的小資族?

 

 

雷浩斯 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漫畫家」

並且賺很多、很多錢

「國中時,我立志成為一位漫畫家。」

講這句話的人是人氣部落格主、現為專職投資人的雷浩斯,

「倒不是覺得當漫畫家很酷,

而是希望賺很多、很多錢。」

雷浩斯娓娓道來少年時代的夢想。


沒當成漫畫家,

卻成了專職投資人,

雖然與設定的職業角色有極大的落差,

但「賺很多、很多錢」這件事,

雷浩斯靠著下班後勤練投資功而順利達陣。

於是,他能在2010年將老闆開除,

脫離唯唯諾諾的小資族行列,

展開自己的想望生活。


勤練投資功的動機,

源自於雷浩斯貧窮的成長背景。

小時候家裡負債,

國中住的是狹窄鐵皮屋,

全家人就擠在同一個「房間」裡生活,

雷浩斯因此對於金錢有著超齡的危機意識,

什麼行業能賺錢,

他就把「我的志願」的帽子扣於其上。


「上大學後,發現漫畫這個行業不景氣了,

所以我思考這一行不能走,

而當時數位影像正夯,因此努力鑽研。」

為了多賺錢,雷浩斯很務實,

哪條路當紅,便朝向那條路前進。

 

 

進入設計產業

每天工作「13小時」,薪水卻不見增加...

大學畢業後,

他白天在遊戲公司賣力做美術設計,

「我很認真工作,

除了美術設計,

還做了故事腳本開發和商品開發,

1個人做3人份的工作,

也拉大公司的營收,

但薪水卻僅僅增加了2000元,

從一進去的3.2萬元,

變成3.4萬元,到頂了,

而且沒有任何獎金。」

雷浩斯苦笑說。

 

而他不僅正職狂拼,

連兼職也拼很大。

晚上,雷浩斯利用他數位影像的專長在電腦補習班教課,

一天下來,工作13個小時,

連假日也不休息,

「但就算這樣拼命幹,

1個月最高收入也不過就是6萬元而已。」

 

 

不甘一輩子賺「血汗錢」

雷浩斯 立志向巴菲特學習

由於他對金錢向來缺乏安全感,能省則省,

上班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中午就吃家裡準備的便當,

所以1個月可以存下4~5萬元。

但即使如此,雷浩斯還是覺得「不夠!」

大學時代,雷浩斯就已經親眼見識到「投資」的威力。

當時他對什麼是投資,完全沒概念,

但發現學長居然可以靠投資股票賺上數十萬元,

立馬眼睛一亮,

「那時網路資訊不發達,所以我們就自己畫線圖,

還買了許多財經雜誌來讀。」


在馬祖當兵時,

雷浩斯認識了另外一個學長,

而學長的一席話:

「巴菲特靠投資變成全球首富,他有億萬身價,

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巴菲特的萬分之一,就有1億身價!」

則挑起了雷浩斯的好奇心。


他急於尋找有關巴菲特的任何資訊,

所以翻遍與巴菲特相關的書籍。

那段時間他經常躲在廢棄的坑道裡,

或者窩在圖書館中,

享受一邊看海、一邊看書的樂趣,

也奠定他後來的投資基礎。

 

 

白天正職、晚上兼職

下班後,再花 2 小時勤學投資

當完兵,進入職場成為上班族,

他持續練「投資功」。

「一整天的時間,就屬下班後自修投資功課的那 2 個小時最愉快!」

雷浩斯說,當時下班後還要去電腦補習班兼職,

所以完整的時間是每天晚上的 10 點到 12 點,

而這專屬於他的兩小時,他不容許別人打擾,

只專心在「學」投資。

每次學到新東西,他就特別雀躍。


除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相關書籍全都讀過之外,

雷浩斯還把大學會計系的課本拿來細細推敲,

也因此,他不僅懂觀念,

並進一步學會看財務報表。

這還不是全部,他喜歡與投資高手打筆戰,

「我經常厚著臉皮跟我欣賞的部落客連絡、

交流,有時候我們會針對一個投資觀念、

或一檔股票,辯論好幾個小時。」


「下班後的時間安排,是拉開個人能力差異的開始。」

資誠管理顧問諮詢業務負責人劉鏡清強調,

白天上班,大家可用相同時間累積經驗,

讓個人成長,但要拼出差異化,

關鍵在下班後的時間管理。

雷浩斯就是利用下班時間,

拼出差異化的一號人物。

 

 

熬過金融海嘯、用「現金股息」加薪

他的資產 每年成長 20%

靠著工作存下來的30幾萬元,

他開始進場投資,

並且從錯誤中修補思維邏輯及操作策略的不足,

從粗糙到嚴謹。

當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時,

雷浩斯毫不遲疑地陸續丟了170幾萬元到股市,

「指數跌到4000多點的那幾個月,

我真是感受到全台灣好像都要倒了的氣氛,深不見底啊!」


「但還好,全部用現金買,而且有股息收入。」

雷浩斯補充說,股市陷入低檔時,

有沒有股息很重要,因為股息可用來補貼風險,

而習慣寫筆記的他,更記錄了當時的「難熬」情緒。

「帳面上投資組合暴虧」、「一周跌千點實在很恐怖」……

雷浩斯回想當時的情緒,

「一定不太好,所以把投資理論就再想過一遍,

也把1973、1974年美股崩落時,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再翻出來看。」


很難熬,但熬過之後,

於2009年底,雷浩斯原本的170萬元資產,

隨股市反彈而暴增為400萬元。

資本變多,獲利速度便會加快許多,

「2010年一筆波段交易賺了50萬元,

加上現金股息收入,那年資產增加了100萬元,

但是我在公司的年薪卻仍然只有40萬元。」


雷浩斯算盤一打,

發現以機會成本的觀點來看,

在公司上班已經沒什麼價值,

所以同一年他就把老闆開除了。

目前資產則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

 

 

下班之後,如何練習投資功?

Part 1:養成學習投資的「好習慣」

行為心理學上有一理論是,

要養成一個原本沒有的習慣需要21天,

如果下班後向來「習慣」癱在沙發上、

無意識的拿著遙控器選台,

那麼就改變這個「習慣」吧!


建議一開始以7天時間為目標,

告訴自己不管有任何理由都一定要堅持下去。

7天之後則進入最難熬的第2階段,

可以設定鬧鐘的方式提醒自己。

 

堅持21天後,相信習慣就會養成,

這就是「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的意涵了。

在時間安排上,

可以從每天30分鐘,慢慢增加為1小時,

並且告訴自己,

如果當天練功時間不到自己所設定的時間,

則隔天要補回來,以減少「賴皮」的狀況。

 

Part 2:善用網路資訊及投資課程

網路資訊免費,

打開電腦就可以把自己「浸」在投資領域中。

可以學習艾蜜莉把眾投資部落客的談話截圖下來,

然後對照前後的邏輯是否一致,

找到高手後,就緊跟在旁學習。

除了學習外,也要勇於發問,

或者也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樣藉由一群同好相互切磋的效果肯定更好。

 

另外,也可以到社區大學上投資理財課程,

或者加入投資社團(網路也好、實體也可),

都能進一步練功,讓自己「習慣」投資氛圍,

如此,你的夜晚時間一定比白天更值錢。

 

善用下班時間,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 粉絲專頁提供及時的理財要聞, 追蹤投資的賺錢線索,讓你不必煩惱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叢林裡, 讓你投資理財,看這些就夠了! http://www.moneynet.com.tw/index.php

Money錢 粉絲專頁提供及時的理財要聞, 追蹤投資的賺錢線索,讓你不必煩惱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叢林裡, 讓你投資理財,看這些就夠了! http://www.moneynet.com.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