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是否會因為投資而影響日常、家人,甚至晚上睡不著覺嗎?如果會,恐怕該重新調整投資比例了。我們應該要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風險是否過高,因為投資是為了賺錢,讓自己生活更輕鬆,但若因為風險過大而影響生活,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文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現今的投資領域提供了數百萬種不同的投資標的供人們選擇,其中一個共同的要點都是-風險與報酬。一般而言,投資的潛在報酬越大時,其價值急劇下降的可能性也就相對越大。當你希望投資組合獲得最大回報時,先問問自己:如果我的投資大幅下跌了,對我會有什麼影響?
檢視投資組合風險是否過高
這是個檢視投資組合風險是否過高的好問題,並且需要多方面考量:一來是檢驗目前的投資組合若是下跌,對於個人 / 家庭財務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二來是檢驗自己面對虧損時的情緒反應。而這個問題透過今年的股市表現可以找到實際答案。
今年 1 月至 6 月中旬,大盤下跌近 24%,許多個股和諸如加密貨幣等波動性更大的資產的跌幅甚至更大。許多人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因為投資市場上漲而加入,完全沒有預料到 2022 年會有一波這麼大的衝擊。如果最近的市場波動比你想像的要嚴重一些,請考慮花點時間進行反省,好好思考目前的投資組合需要做怎麼的調整,所衍伸的風險才是自己或是家庭所能承擔的量。
風險承受能力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個人 / 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忍受度。投資組合下跌會嚴重影響其他財務狀況就是風險承受能力,例如,如果你距離退休等長期目標還有數年的時間,那麼即使現在出現短暫下跌可能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因為有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反之,若是儲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那麼現今的巨大損失可能就會破壞了這個計劃。
風險忍受度
此外,投資者在面對投資損失時堅持財務計劃的能力就是所謂的風險忍受度。當股市一片慘綠時感到恐慌是正常的,就像幾乎每個人在坐雲霄飛車時會感到害怕一樣,但是如果這種恐慌會驅使你做出輕率的財務決定,就有可能會對財務造成真正的傷害。如果市場最近的動盪並未影響到你的財務計劃,那麼請堅持下去;但是如果已經影響了你的目標,那麼是時候讓你的投資組合重新走上正軌了。
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晨星個人理財和退休計劃總監 Christine Benz 建議先從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開始,「想清楚財務目標是什麼,以及何時需要資金。」若是不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考慮採用線上問卷來協助你釐清。接著是風險忍受度。問問自己「如果我對這種上下波動的市場感到不舒服,那麼我可以採取哪些保護措施以避免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時的恐慌感?」也許是降低風險較高資產(如股票和加密貨幣)的分配比例,轉而增加較平穩的基金組合。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系統性風險是什麼?盤點台股歷代「系統性風險」!當股市崩盤 你該怎麼做?
- 股價毫無波動總是賺不到價差? 你忽略了「這類型」股票, 一文帶你破除風險迷思!
- MJ 財經筆記|為什麼散戶總是輸?投資獲利,其實在買的那一刻就決定!
- 股市綠油油…鋼鐵人、航海王套在高點怎麼辦?資深交易員:散戶不能像專業投資人一樣賺 就是差在 1 心態!
- 高通膨來臨,退休族如何因應?林奇芬:用短線、長線 2 法則,危機入市也不用承擔高風險!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