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困難的一步 就是「賣股」!停利、停損點好難抓...專家:簡單 1 步驟 幫助你獲利最大化!

停損 停利

 

【我們想讓你知道】

對於股票投資人來講,最困難的一步就是賣股。賺錢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停利,賠錢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停損。該如何讓獲利最大化、虧損也降低呢?除了投資技巧,心態也至關重要,就讓我們來看看最強交易員的賣股策略吧!

 

文 / 朴秉昌

 

實戰最困難的一步:賣股

對股票投資人來說,最困難的環節就是賣股。獲利了結很難,停損更是難上加難。當你試圖重新買進一支,在你獲利了結後又短期飆漲的股票時,往往不會有適合的機會,因為股價已經漲得太高。而猶豫停損時機而造成嚴重虧損的案例,更是不計其數。大多數投資人在買進股票時都會深思熟慮,在適當的時間點買到不錯的股票。可是,買股後曾經在帳面上出現一些獲利,最後卻變成虧損狀態的情形卻非常多。買股後立刻虧損的狀況其實並不多,如果是獲利了結時失誤,頂多只是少賺一點,但仍有獲利。但是若錯過停損點,將會產生很大的虧損。

 

該怎麼做才能讓獲利最大化呢?

就像前面多次提到的,短期飆漲或趨勢大漲的股票都會在中途修正下跌,甚至可能是在一天之內發生。強勢上漲的股票在盤中下跌時往往令人操心,也因為如此,決定買進股票並不容易。而一旦買進以後,就要決定什麼時候應該賣出,更總是讓思緒陷入一片混亂。

獲利了結

我們先思考獲利了結吧。許多投資人的交易往往是小額獲利和大額損失兩種結果,這通常是心理因素所致,所以應該要在買股的同時就建立好賣出策略。基本上,當市場處於上漲趨勢,就要稍微放緩賣股的腳步;而當市場處於下跌趨勢,則該加快速度賣掉。市場上漲期間,如果投資指標產業的龍頭股,可以稍微貪心一點。雖然有可能買進的時候,你還沒辦法確定自己買進的標的是否屬於這類股票,但如果買進後觀察市況,確認到自己投資的個股便是指標產業的龍頭股,這時應盡量拉長持股時間,直到市場轉下跌趨勢。

然而,假如你買的是落後或邊緣型的股票,並非市場上備受矚目的指標產業,則要依循趨勢賣出。若市場狀況不錯,其他同業的股票也在上漲,就不要茫然等待。在趨勢上漲區間後,出現壓力下跌時,就該實現獲利,不可將其視為修正。

分散賣股

賣出股票時,總會擔心「要是我賣掉之後,突然大漲怎麼辦?」而避免那類擔憂的方法,正是分散賣出。此時,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是市場上有很多投資人想要買入的指標股,可以先將整體的 10% 賣出,觀察後續趨勢。如果不是指標股,則先賣出 30%,觀察其進展。假設目前擁有的一支股票,在短期飆漲中已獲得約 20% 的未實現收益。這時如果你預期它將修正下跌,可以先將整體的 30% 進行獲利了結。這樣一來,即使之後股價跌到買進價格上下,也還是能繼續等待機會。因為先前已經將 30% 的持股實現獲利,就算剩餘的股票都以買進的價格賣出,該次投資仍然有獲利。

 

賣股心態

但是,要是沒有先實現部分獲利,而繼續持有所有的股票,當股價跌到原本的價格時,將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樣一來,腦海中會不斷迴盪著以下想法:「大漲的時候應該要獲利了結的」、「早知道那時候先賣掉一些」、「再跌下去恐怕會賠錢,該賣掉了嗎?」最終,當股價跌破買進價位時,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考慮停損。時常能看見的案例是:在這種時候,因為放不下,不願意做停損而搞得一身狼狽。

以客觀角度看待虧損

然而,諷刺的是,市場常常在投資人氣得拋售持股後又再次上漲。所以假如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出現賣壓時,必定要先分批賣出一部分的股票,以保持心態的穩定並追求更多的獲利。就算你買進的股票,是市場中最強勁的產業或個股,也是同樣如此。但投資人若不想分散賣出,儘管出現修正下跌,還是決定等到最後一刻,這時就不能對修正下跌導致的減少獲利感到惋惜。而如果跌到買進價位時,比起念念不忘之前沒獲得的未實現獲利,更須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虧損。

貪心

無法藉由賣出一部分上漲中的股票來實現獲利,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貪心,也有可能是因為投資人缺乏賣出後重新買進的買賣技巧。原本認為股票將下跌所以賣股,但事實卻和預期相反,價格上漲超過自己的賣價,但即使如此,這時候還是要再買進。投資人必須承認自己的失誤,如果無法做到這點,就絕對無法在賣出後重新買進股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程式交易設計師都十分重視「賣出後再買進」演算法的原因。

 

由股價調整賣股的目標價位

從技術分析面來看,趨勢突破高點,出現短線飆漲的時候,需要分散賣出,先將部分報酬入袋為安。之後,如果出現修正下跌,可以再買進,或是繼續持有剩餘部分,等待追加獲利。這時並不是在下跌時買進,而是在修正下跌後,重新反彈上漲後再買進。此部分已於買進一原則中說明。套用技術面的「交易賣出」系統,也是獲利了結的一種方法,它是在買股後,設定 HTS 系統於上漲大於一定比率後,自動要求賣出的功能。當股價上漲,賣出要求就會自動上修以反映股價。舉例來說,以 10,000 元買進後,設定在 11,000 元賣出,但當股價上升至 10,700 元,則預設的價位會改成 11,500 元。另外,還有一種會分散賣出的自動系統,也可做為賣股的方法。

 

停損賣股

停損遠比獲利了結困難。由於要在虧損的狀態賣出,心理上會更加抗拒。當投資人意識到,他們在先前帳面有未實現獲利的狀態下未賣股,導致後來出現虧損的錯誤決策,或是發現到自己買股的選擇出現偏差時,會更加煎熬。股市中常因為這樣的心理因素錯過停損時機,導致賣股失敗。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會認同該做好停損,但問題是無法按照想法付諸行動,以及不懂如何停損。

自動停損的危險性

有些投資人會承認自己不會停損,於是設定 HTS 於股價低於買進價格一定幅度時,自動賣出,不過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賣出策略。股票會在盤中漲跌,尤其在波動性大的市場中,即使是大型股和績優股,每天波動也會超過 5%。因此,假如將停損原則設定為負 5%,並將系統設定成「低於買進價格 5% 時自動賣出」, 這樣一來,投資人可能會時常看到自己賣掉的股票又大幅上漲,這是投資股市時最心痛的狀況。

只要虧損超過 5% 或 3% 就一律停損賣出,這種原則並不恰當。這是因為,有些股票就算跌到 10% 也可以繼續持有等待,但有些股票就算只有跌個 1~2% 也很危險。每支個股都有自己的漲跌幅度和漲跌週期,因此不該以固定的幅度或金額來制定停損點,而須根據股票的屬性和購買時的技術分析情況,以及市場狀況來決定停損價格。

 

見招拆招,依情況制定交易計畫

假如是在市場達到高點且開始下跌趨勢時買進,應將停損點設在回落到先前低點的時機,或訂定 3% 以內的停損幅度,否則有可能蒙受巨大虧損。另一方面,假如是強勢市場,停損範圍則可以設定得稍微寬鬆一點,因為買進後雖然有可能當天便損失近 3%,但從市況來看隔天可能上漲,就可抱住繼續等待。獲利了結這件事其實不難,只要在買進時就先訂定目標價格即可。困難的是,要根據市場情況,針對不同產業和個股來套用不同的停損和風險管理標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照線圖,準確來說,就是按照供需來決定。如同線圖分析篇所強調,買方和賣方以哪個價位交易,將決定賣出的價格。

短線交易者

就像短線交易者會選擇,在價格跌到前一天或最近一天交易日,買方集中買股的價位(編按:需求集中的區域,即前一個支撐位)以下時賣股一樣,當跌破日線或週線支撐價格時,就該賣出股票,突破的價格成為停損價格。股價會以一定的斜率變動,萬一反覆 45 度上漲和下降的股票,有一天突然以 90 度直角飆漲,也還是會恢復原始趨勢,同時意味著以這樣的角度上漲時,選擇部分賣出是正確的決定。有些投資人會追買這種垂直飆漲的股票,這些人會在出現虧損時仍然繼續持有股票。

價值投資者

在市場指標股下跌過程中,投資人如果判定其下跌幅度過大,使價格低於未來獲利或成長價值,而決定買進,這時就算股價再下跌 10%,也還是可以相信其價值並繼續等待。但是,如果買進的是因為謠言大漲的小型股,當出現下跌時,就算已經從高點下滑許多,只要跌破買進價位區間,絕對不可再觀望,而要立刻出脫,因為短線暴漲的小型股下跌時總是比預期更加嚴重。

 

承認錯誤

停損最重要的,並不是如何制定停損的方法,而是不管選擇哪種方法,都要能夠確實遵循。此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如何擺脫對停損後股價再度上漲的擔憂情緒。投資人會賣出股票,主要是認為股票不會再上漲。有誰會賣出即將上漲的股票呢?因此,如果判斷股票短期難以再上漲而賣掉,但隨後股票卻立刻上漲,這時我們該做的,就是承認自己判斷錯誤,並且重新買進。每次的股票投資都是單獨的事件,假如買股後再賣出,無論這次是獲利還虧損,都代表一次投資的結束,之後即便是買了同一支股票,也是一次新的投資。要是在賣股後卻想著「如果買不回來怎麼辦」,表示對自己不夠信任。雖然買股時,能用愈低的價格買進愈好,但如果認為未來可以漲得更高,即使是同樣的價格或稍微高一點的價格,也應該要立刻再買進。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韓國最強法人交易員的獲利關鍵》,作者:朴秉昌、出版社:樂金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