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下去了!快看看美國晶片法案通過後可能有哪些受惠股吧!

拜登簽下去了!快看看美國晶片法案通過後可能有哪些受惠股吧!

本周二(8/9)美國總統簽署了萬眾矚目的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究竟這個法案到底寫了些什麼?又對台股有哪些影響呢?

就讓我們用幾分鐘時間速覽什麼是晶片法案以及哪些標的可能因此受惠吧!

美國晶片法案,全稱晶片與科學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除了指晶片,也指創造對生產半導體有用的誘因 (Create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的首字母縮寫)。

在議員鼓吹下,晶片法案被從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中獨立出來討論,旨在扶植美國本國的半島體產業與競爭力。

該法案在參、眾議院經過一年多的協商與談判後,終於在2022年7月27日通過,並由總統拜登於8月9日簽署正式生效。

美國為什麼提出晶片法案?

針對美國為何提出晶片法案,外界普遍認為有幾大主因:

1. 為了降低美國企業在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風險
隨著科技高速發展,美國的產業從5G、AI人工智慧到電動車等,都非常仰賴晶片供應。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造成的晶片短缺讓美國意識到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因而催生此法案。

2. 提升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早期美國在半導體供應上有領先的主導地位,然近幾年臺灣、韓國等半導體大廠迎頭趕上甚至狠狠超車,讓美國昔日大哥地位不再。此法案通過也背負著美國重拾影響力的重任,希望藉此強化美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

3. 防堵中國崛起
中國近年來積極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加速科技發展,已對美國「科技霸權」地位造成威脅。為了防堵中國在半導體乃至科技領域、世界地位的崛起,美國濃厚的制衡意味也體現在後續將介紹的法案內容中。

晶片法案有什麼重要內容?

共計2800億美元的經費中,有810億將逐步投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用以支持美國工程、科技、數學等學術領域,以及網路安全勞動力的發展。
510億美元將投入美國晶片基金,作為研發以及製造車用、軍用晶片的經費來源。
另外96.8億則投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作為溫室氣體測量的研究經費,以及協助開發進階網路通訊以及AI。
而與臺灣產業最密切相關的設廠補貼,美國將大手筆投入527億美元,作為補貼半導體製造設備及製造商抵稅的經費。

然而看起來誘人的補貼也非無條件,該法案也明文規定若接受美國補助的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或其他對美國不友善之國家投資設廠,制衡中國意味不言而喻。

晶片法案通過,可能有哪些受惠股?

由於晶片法案內的補助對象擴及至「有意在美國設廠的外國廠商」,因此台積電(2330)與環球晶(6488)可能受惠。
另外除了台廠以外,三星等大廠也有可能至美國設廠,所以有些設備廠也可能因此受惠,如:弘塑(3131)、京鼎(3413)、辛耘(3583)、中砂(1560)等。

點我下載籌碼K線,關注更多股市動態👉 https://chipk.page.link/zT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