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呦不錯喔! 原來周杰倫的本事是這樣來的...

合作網站

合作網站

  • 2015-12-11 15:40
  • 更新:2018-07-17 15:21

唉呦不錯喔! 原來周杰倫的本事是這樣來的...

(圖/shutterstock)

 

這個有點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

用他的音樂席捲了整個華語地區,

開拓了流行音樂新領域,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復興。

他的身上,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又有什麼可以運用到我們自己的職業發展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職業培養期:成績平平的他,專注自己的音樂天賦

他,1979年出生於台北。

爸爸是生物老師,媽媽是美術老師。

從小,他對音樂就有著獨特的敏感,

聽到音樂就會隨著節奏興奮地搖晃,

有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邊戴上墨鏡學高凌風唱歌。

母親見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

毫不猶豫地拿出家裡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

這一年,他才4歲。 

 

雖然是教師之子,他的學習卻不盡如人意。

小時候,成績欄上紅顏色比藍顏色多,

數學考試成績經常在40分左右,

只能用「對音樂有天分的人,好像數學都不太好」

來安慰自己。

英語老師甚至認為他有學習障礙。

高中聯考時,他的功課還是很差,

只考了100多分。

當時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招生,

他抱著試試的心理參加了考試,竟然考上了。

 

在高中能學習音樂,他幸福無比,

他的音樂天賦和才華在這裡得到了認同。

他的高中同學回憶,那個時候,

他彈鋼琴唱歌和打籃球的樣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

雖然父母親在他14歲時離異,

但是躲在音樂世界的他卻並沒有受到大的衝擊。

 

綜觀他的職業培養期—學生時代,

有兩點特別引人注目。

首先是對自己音樂天賦的忠誠和投入。

音樂對於他而言,與其說是一種興趣,

不如說是另一個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音樂幫助他抵擋父母離異、

成績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見煩惱,

讓他自信健康成長。

一個人能夠在自己天賦中自由舞蹈,

這無疑是一種幸福,這能抵擋住一切成長的動盪。

愛因斯坦在這個年紀正幻想與光賽跑,

傅聰則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間……

 

其次是高中時代選擇讀音樂班,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職業規劃。

高中時代是個人重要的職業培養和探索期,

如果天賦在自己的小群體裡獲得認同,

就會極大推動未來把這種天賦作用於社會的想法。

 

 

 

 

職業適應期:在當餐廳侍應生的日子,堅持音樂夢想

由於偏科嚴重,還屢屢掛科,他沒有考上大學。

是先擇業還是先就業?

這個問題被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千萬次地問,

當年的他也面臨這個走出校門後

進入職業適應期的問題。

 

如果擇業,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為一名歌手,

但一個普普通通的17歲的孩子,如何成為歌手?

無奈的他幾次碰壁以後,

選擇了在一個餐廳做侍應生。

 

在餐廳的工作其實很簡單,

把廚師做出來的飯菜送給女侍應生,

再由女侍應生送給客人。

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有離開自己的音樂世界,

他帶著一個隨身聽,一邊工作一邊聽歌。

 

機會終於來了。

老闆為了提高餐廳檔次,決定在大堂放一架鋼琴,

但連續嘗試了幾個琴師都不滿意。

他在空閒的時候偷偷地試了試,

他的琴聲震驚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闆。

老闆拍著他的後背說:

你可以在這兩個小時不用幹活了。 

 

可以說,選擇先去餐廳打工,是他的正確選擇。

好的職業規劃強調先生存再發展:

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獲得的,

需要長期的技能和經驗的積累。

其二,大部分學生畢業的時候,

最需要補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

而是適應社會的心態。

這堂心態課程可以在任何工作裡面學到,

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試想,如果他堅持尋找自己喜歡的完美工作:

唱歌。那麼,他的音樂之路能堅持多久?

沒有經濟支持,沒有能夠證明自己的履歷,

沒有明確的方法和方向,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音樂夢想隨之破碎無可修復。

 

當前的大學畢業生中也有這樣一些人:

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導演,

我拒絕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於是,把自己塞進了現實與夢想的夾縫中間,

動彈不得。

他們忘記了,完美的工作是從不完美處開始的。

 

 

職業發展期:面對挫折不言敗,歷經風雨終成功

在餐廳裡打工和彈琴

讓他慢慢開始有公眾演奏的機會,

也慢慢開始積累起自己的聽眾。

如果沒有那個意外出現,他也許會覺得,

這樣的工作還挺好的。

但是,機遇從不會忘記那些執著於夢想的人。

 

一張認真的琴譜打開了一絲曙光...

1997年9月,他的表妹瞞著他,

偷偷給他報名參加了當時著名娛樂主持人吳宗憲

的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

 

當時的他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

只好找了一個朋友來唱,自己用鋼琴伴奏。

兩個人的演出「慘不忍睹」。

但主持人吳宗憲路過鋼琴的時候,

驚奇地發現這個一直連頭也沒敢抬的小夥子

譜著一曲非常複雜的譜子,而且抄寫得工工整整!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對音樂很認真的人。

節目結束以後,他問他:

你有沒有興趣參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樂製作助理?

 

然而通過短短的幾秒鐘看樂譜

根本無法判斷某人是否具有音樂天賦,

真正讓吳宗憲感動的是這個年輕人

對自己樂譜的認真程度。

打動吳宗憲的,與其說是才氣,不如說是認真。

很多時候,不管能力有多大,

機會往往只選擇那些認真對待自己工作的人,

這本身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

 

 

遭受到重大打擊!仍堅持創作...

作為唱片製作助理,

在負責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飯之餘,

他在那間7平方米的隔音間裡

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半年下來,他寫出來的歌倒不少,但曲風奇怪,

沒有一個歌手願意接受。

 

吳宗憲有些著急,他決定給這個年輕人一些打擊。

他讓他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告訴他寫的歌曲很爛,當面把樂譜揉成一團,

丟進廢紙簍裡。

這是他在音樂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擊。

然而,吳宗憲第二天早上走進辦公室的時候,

驚奇地看到這個年輕人的新譜子又放在了桌上,

第三天、第四天……

每一天吳宗憲都能在辦公桌上看到他的新歌,

他徹底被這個沉默木訥的年輕人打動了。

 

1999年12月的一天,吳宗憲把他叫到房間說,

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內拿出50首新歌。

我就從裡面挑出10首,做成專輯。

既然沒有人喜歡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

10天之後,他安安靜靜地拿出50首歌,

於是就有了他一舉成名的專輯《JAY》。

從這張專輯開始,他一發而不可收拾。

沒錯!他就是現今的天王 周杰倫!

 

 

從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來看,

這個階段的開始往往是由於鏈接到了業內的第一平台。

周杰倫聯繫到當時的台灣娛樂界名人吳宗憲;

王寶強這個階段開始拍《士兵突擊》;

愛因斯坦在這個階段聯繫上了科學伯樂奧斯特瓦爾德;

打工皇帝唐駿在這個時期寫信聯繫到了比爾‧蓋茨;

而比爾‧蓋茨在這個階段正磕磕巴巴地

在IBM的董事會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0。

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背後

都有一個登上行業第一平台的故事。

所以這也是職業規劃的重要原則:

進入行業內的第一平台,並展示自己。

 

周杰倫的職業經歷說來傳奇,其實也普通。

每個人進入職場的時候,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領導的批評、不被人認同……

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比問題本身更加重要。

沒有被上司的諷刺打倒的周杰倫,

用更多的努力獲得了認同。

勝利者不一定總是贏的人,能夠接受打擊,

能夠更加積極對待事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周杰倫也許有一些你我沒有的天賦,

但是成功的路上絕對沒有偶然。

(文章來源)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合作網站

合作網站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