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政府年金制度不斷改革,甚至有天可能會破產,與其依靠政府給付,不如自己早點做退休規劃,而存退休金的第一步就是先設立一個獨立的退休規劃戶頭,愈早開始你的退休生活愈沒煩惱!
文 / 好險網
設定明確目標,做好退休規劃表,就離退休不遠了
隨著醫療與科技不斷的進步,國人的壽命也不斷在延長,50 世代的父母多半已經 75 歲以上,而國人平均壽命已經達 80 歲,部分的人可以活到 100 歲,未來醫療與科技的進步,或許要活到超過 100 歲並不是問題,但也代表著退休生活會變成很大的問題。
現代人將要面臨「退太早、存太少、花太快、活太老」的四大難題,假若希望在 65 歲前退休,依照目前國人越來越長壽的情況,是需要準備至少 20 年的退休金,但許多人到了 50 幾歲才意識到該開始做退休規劃,然而剩下的時間真的足夠我們去準備有可能活太長的退休生活嗎?
政府年改制度不斷改革,退休生活沒辦法靠政府保障
有些人認為依靠社會保險及企業給付,並不用太擔心退休生活,但年金不斷在改革,也代表著制度會隨著局勢改變,變好變壞我們無從得知,是沒辦法永遠保證的,而年金隨著時間也有可能會發生破產的問題,使我們繳了一輩子的保費,到最後是沒辦法依靠的。因此不管是哪個職業族群,我們都要改變依靠社會保險及企業給付的想法,退休規劃最好自己掌控,自己來準備。
退休準備是不可取代的
退休這件事,有些人認為並不是迫在眉睫、馬上會碰到的事情,而在生活中只看到眼前的需求,像是購屋、買車又或者是出國旅遊,卻忽略了退休的準備,退休規劃因此而被迫中斷。類似這樣子犧牲未來、滿足現在的狀況,在當下看下來也許都沒問題,但長遠來看,對退休規劃會有相當不利的影響。因為當我們意識到需要準備退休規劃時,準備時間已經大大的縮短,則必須要花更多的成本,或是冒更多的投資風險,才能達到所需的退休準備。
退休後生活費一定會比現在少嗎?
有些人對於退休生活會有一個迷思是,生活費一定會比現在少,因為不用花錢買衣服,也不用上班出門,可以省下交通費,只要待在家過安穩平靜的生活,但是因為年齡增加,身體逐漸老化,健康狀況已經大不如前,而醫療、照護等費用可能會比退休前多出很多,因此這筆隱藏費用是不容忽視的,必須列入退休規劃的考量,多去做準備。而隨著時間,會有通貨膨脹的問題,通貨膨脹也會慢慢降低你的貨幣購買力,如果現在準備退休,再過 10 年,通貨膨脹將會影響你所擁有的退休金,所以退休後所需的生活費可能不見得會減少。
拉長投資時間,才可以增加退休金額
有一位 25 歲的年輕人,預計 65 歲退休,投資 40 年,以年報酬 3% 來計算,每個月定期定額 10,000 元,退休時有 928 萬的資產。另一位年輕人,到了 45 歲才開始做退休規劃,也以每個月定期定額 10,000 元,預計 65 歲退休,投資 20 年,退休時有 329 萬的資產,只不過晚了 20 年做退休規劃,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因此別小看一點一滴存下來的小錢,如果能越早做退休規劃,且不間斷,透過長時間複利投資效果,小錢隨著時間也能慢慢滾成大錢。
每月定期投資 10,000 元,時間與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設立獨立戶頭做退休規劃
想做退休規劃的第一步,需要先設立一個獨立戶頭,因為它可以不用跟你的其他用途的錢混在一起,如果有做投資,那資金都會由那個戶頭進出,讓你能更清楚知道資金的流動,也讓你降低把退休金準備挪用到其他短期用途的機會。
退休金靠自己儲蓄、投資
每個人對於退休生活的期望都不一樣,有些人認為退休要準備 1,000~2,000 萬,甚至 2,000 萬以上,但這些錢不是兩三年就能輕鬆賺到的,需要靠長時間的儲蓄或投資,才能獲得,而有很多人因為不善理財、太晚規劃,辛苦了大半輩子,卻沒辦法過自己想過的退休生活;如果我們能在年輕時就意識到退休問題,並去執行計畫,就能讓退休生活豐盛又富足。
更多推薦好文: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