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三十年前至今,苗栗房子翻了 5 倍,而信義區則是增值了高達 30 倍,此時,外商銀行高級主管陳芊妤才領悟同樣都是增值,但買在好地段的增值幅度,比起一般地段的房子差距竟然如此大!
文 / Money錢
身為外商銀行高級主管,陳芊妤擁有一定程度的財富,但她認為錢會貶值,放哪都會有風險,因此選擇把錢擺在會保值且增值的房子上,讓財庫越來越豐盈。
買對區域增值達三十倍
媽媽告訴我其實三十多年前決定要買房子時,她跟父親在台北市信義區與苗栗市這兩個地方都有考慮,最後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選擇買在苗栗,但若當時雙親決定買在信義區,以三十坪的房子計算,目前市價應該接近四千萬元,增值的幅度是將近三十倍。5 倍與 30 倍的差距,在我心中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同樣都是增值,但是買在好地段的增值幅度,比起一般地段的房子差距竟然如此之大。這件事讓我有了兩個體悟,第一是房子真是一個神奇的聚寶盆,第二則是要讓這個聚寶盆發威,選對地段非常重要。
我一出社會就在銀行業工作,而且一開始就待在外商銀行,以當時的環境來看,在銀行工作已經比一般上班族的條件還好,而外商銀行所提供的待遇、福利等等,又比本國銀行來得高出許多。十多年前,我的本薪就有四萬五千元,比起同儕算是很不錯的收入。
跟上海外潮流,掌握年投報 8% 的投資先機
也因為在銀行工作,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金融商品,也認識了很多善於投資操作的操盤人。原以為資訊眾多的我可以靠著投資理財增長財富,不過,我投資金融商品的經驗卻不是太好。記得大概是十年前,當時基金市場很熱門,因此我也跟著投資了日本店頭市場基金,那時的投資金額是十萬元,結果最後結清時只剩下一萬元,慘賠收場,自此我再也不敢隨便亂投資金融商品,只敢把錢乖乖存下來。
顧慮太多 錯失 2 個賺錢機會
1. 2007 年 遭親友阻止
隨著時間過去,我也累積了一點積蓄,記得那時是 2007 年,一位姐妹淘說她想去高雄買房子,問我要不要一起去買,就當是存錢。我想想,錢老是擺在銀行也不是辦法,便決定一起去看看。那時高雄的房價還算很便宜,每坪在 12 萬元到 14 萬元之間。好姐妹買了,但我因為身邊親友阻止而沒有下手,如今好姐妹的房子已經翻漲一倍多,賺了 1,000 多萬元,我卻錯過了那次機會。
2. 2009年 勇氣不足
2009 年我有機會請調新加坡,因為薪水是在台灣的 2 倍,而那時新加坡的房價也還不算貴,一間位於新加坡市中心、面積二十八坪的房子價格約台幣 1,900 萬元,當時也是想買沒有勇氣買,過了 5 年,目前價格已經至少漲了兩倍,我又錯失了一千多萬元的利潤。這兩次路過、錯過財富的經驗讓我大為扼腕,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會覺得很可惜,不過也讓我深刻明白,房子是最棒的聚寶盆、存錢筒,以長期的角度來看,房子是不會貶值、跌價的,只要地點挑在精華區域,該地區長線有題材、重大建設,並且買的價格合理,都是會賺錢的。
陳芊妤的購屋原則
2011 年我回來台灣,雖然工作上還是需要到各地出差,但是因為有了下一代,我覺得需要在台灣落地生根,因而決定在台北市買一間房子。當時遍尋了許多區域,最後看上南港。南港雖然不是台北市的蛋黃區,不過未來卻是台北市重大建設投入最多的地區,我後來在南港軟體園區站附近買了一間房子,今年初賣掉,持有年期間,扣掉稅賦等成本,淨賺 400 多萬元。換房之後,我還是在南港購屋,並且把爸媽接來同住,三代同堂。
- 延伸閱讀:買房挑得獎社區好增值
房地產保值又增值
雖然在財富增長的過程中,我錯過了一些機會,但是機會永遠都存在,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會太遲。在我接觸銀行頂級客戶的過程中也發現,他們的資金最終都會停在房子上。貨幣會貶值,房子則可以保值又有增值空間,我覺得把錢存在房子上比買金融商品成長的幅度還大,存房子真的會讓財庫越來越豐厚。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