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相信股票的「市場評價」嗎?在股市投資大概有 3 種分析方法可以依循,包含: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不同股票分析法都有他的追隨者,你最看重哪一方面呢?
文 / 升鴻投資
在我的一個神人群組裡,討論到「市場評價」這件事,有人問我怎麼看,我回:今年我想法改變很多,也還不成熟,僅供參考,可能還會變 XD
市場評價?
我已經不覺得有什麼所謂「市場評價」這種東西了,一個資產的價格,就是籌碼決定的,買盤大於賣盤,就會漲,反之亦然。
基本面投資者
基本上師承葛拉翰巴菲特那套,心中有所謂的合理價值,這種合理價值是他們相信未來有一天,市場的買賣盤不管過程中有多少激戰,最後就是會往這個合理價靠攏,這是基本面投資者的信念。
但實際上,可以說這種「合理價值」是一種幻想,市場價格可以長時間偏離這個「合理價值」,只要沒人願意買他,他就會 10 年低估、百年低估、甚至永遠低估。我記得葛拉翰在某個公開場合(好像是法院)被問到,為什麼堅信價格會漲上來,他回這是一種神秘力量…我覺得他也無法解釋的清楚。
而相信「過去 20 年統計」
則是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參與某個市場的籌碼們,理論上不會變化太大,會有某些慣性,所以當過去統計呈現某種規則,理應大概率不會打破這樣的規則。不過我覺得,紀錄被打破也沒什麼不可能,至少在投資策略上,不能孤注一擲去賭「絕對不可能打破」,要有「萬一破」的心理準備,去作策略上的調整。
而我本人,已經不太在意什麼「市場評價」了,我的操作周期多數只有幾天到幾周,猜測短期籌碼合力的方向,比「合理價值是多少」重要太多了,自己心中認為合理價值是多少根本不重要,你認為多少是完全不會影響漲跌的,重點是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或者能影響價格的主力們,他們怎麼想。即便要參考各方喊出的目標價,也只是去想這些是否會影響到籌碼的買賣意願。
或許是看了很多主力、投顧、 法人機構影響股價的例子
我常看到基本面投資者說,這支股票最近會漲或會跌,是因為如何如何,我心想,靠背阿,它會漲是因為那個誰誰誰拉的啦,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原因。(連我看到幾支權值股,都有辦法這樣做了,更別說中小型股)
那些基本面原因,可能是這些影響價格者的買進理由,但「他們買」才是股價漲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去抓他們的想法和行動即可,不用繞一圈去猜什麼基本面原因可能會讓股價漲,因為基本面原因有可能籌碼不買單,這就是為什麼也常常發生,你覺得基本面很好,但它就是沒漲,或者你覺得基本面很爛,但漲到你懷疑人生的狀況。
但像美股的大股票
不太可能有任何一方主力能影響價格,所以真的只能從基本面理由去猜大家怎麼想,但那樣的超額報酬就有限,所以我目前是覺得待在有獨一無二資料可以分析的台股,最有機會爆賺。
我們是來市場賺錢的,什麼泡沫不泡沫,都不重要。這家股價目前 200,你覺得只值 20,人家覺得值 400,所以到底是泡沫還是低估,每個人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觀裡,根本不可能討論出個對錯。我反倒覺得這世界最後是成王敗寇而已,賺最多的講話大聲,人們也只信這個。
試想,2000 年網路泡沫,這些公司夠泡沫了吧,但如果有一個人有辦法用技術分析,直接往上賺到爆掉,接著一根長黑砍掉,反手做空,然後成為世界首富,不知道後人們對投資會不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
我還是覺得宇智波鼬那句話講得真好:「人們都是在自己過去認知的束縛下生活著,活在自己的執念之中,現實也許只是鏡花水月。」
我也不會認為賺最多的就是對的,也有可能他是運氣好而已,我自己的想法也不斷在變,我只能說,不用太被主流或傳統的觀念束縛,反正有找到一套方法,賺到自己舒服的錢,就去追尋吧。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