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利中的「國內財產交易所得」不敗教主陳重銘認為該項目為基金的淨額,也就是說高配息 ETF 中的利息來源其實可能就是你自己的本金,但他卻有一段時間會因為除息失去對這筆金額的控制權,使他少賺了約五千多元,還要額外負擔手續費,因此,以下將討論是否有必要為了讓股利好看而多此一舉?
文 / 陳重銘
0056 最近兩年,股利中的『國內財產交易所得』比例越來越高。2020 年配發的 1.6 元中有 46% 是財產交易所得,今年的 1.8 元中更提高到 63%。說實在我個人是不喜歡的。
『國內財產交易所得』是什麼?
以下只是我當一個股東的身分,討論我今年拿到的 0056 股利,分享我的看法。就我個人的認知,『國內財產交易所得』就是基金的淨值,拿來配息就應了那一句『本基金的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就是把我的錢配給我,而且可能會害我少賺,並多付出手續費。我有在粉絲團問卷調查,大家都要求我把這一點說清楚一點。
延伸閱讀:高股息 ETF 的『國內財產交易所得』,到底是什麼?
看到了喔,是大家要我寫的,不是我自己要寫的,不喜歡看的就不要罵我,而且我只是在討論我領到的股利,這是我自己的事。不過先提醒一下,因為股利要到 11/25 才會拿到,當天的股價才是最真實的數據。我現在的文章是在講觀念喔,我拿 11/8 的股價舉例說明。
觀念是這樣的,0056 在 10/22 配息給我 16.2 萬元,其中的 10.206 萬元是『國內財產交易所得』。我認為這個 10.206 萬就是基金的淨值,其實就是我的錢。但是這筆錢在 10/22 從我的資產中被提出來了(因為除息),要等到 11/25 股利發放的時候才會還給我這筆錢,我才能夠運用。可是 0056 股價從 10/22 的 30.84,漲到了 11/8 的 32.39,上漲了 5%。
如果我這筆 10.206 萬繼續存在 0056 的淨值中,而不是被拿來配息給我,在 11/8 的時候會變成 10.72 萬,我還會多賺 5,100 元。
當然啦,我要在 11/25 才會看到這筆 10.206 萬,如果 0056 股價持續上漲,我會少賺更多;如果到時候 0056 跌破 30.84,我則是會賺更多。我要等到 11/25 收盤價,才能計算出我究竟是多賺還是少賺,目前只能講觀念。
如果 0056 把我這筆 10.206 萬的『國內財產交易所得』,繼續放在基金的淨值中,我可以自由運用,例如在高點時(11/8)我獲利了結。但是這筆 10.206 萬被拿來當成股利配息給我(本來就是我的錢),目的是為了讓股利好看一點,不然我的 90 張只能拿到 5.994 萬股利,少了 10.206 萬就會難看很多。
延伸閱讀:數學時間, 0056 前 4 大成分股今年會貢獻多少股利?
有必要用本金配息嗎?
可是我在 10/22~11/25 喪失了這筆錢的控制權,錢跑去雲端旅行了(轉帳跑來跑去,從我左邊口袋轉到右邊口袋),如果期間 0056 大漲,反而會導致我少賺,因為我被迫喪失這筆資金的控制權。
投資高股息 ETF 就是要領到股利再買回,但是基金把淨值拿來配息給我,我拿到股利再買回時可能會少買很多股。拿我前面計算的少賺 5,100 元為例(實際要等到 11/25 才能有正確的數字),用 11/8 股價計算我就會少買 157 股,其實還會少掉更多,因為還有買進時的手續費。
基金的配息來源如果是本金,目的是為了讓配息好看一點,但是投資人要間接承受手續費的損失。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基金有必要『把我的錢拿來配息給我』嗎?還是存在淨值裡面就好?存在淨值裡面這筆錢不會不見,而且我可以自由買賣,硬要把我的錢拿來配息給我,有可能讓我少賺,並讓我增加買回的手續費。所以,我很排斥基金用本金來配息。
我只是對基金的運作有興趣,特別是數據上的,會計上有很多好玩的數字遊戲,我只是對這些有興趣。我以前是當老師的,習慣把自己研究心得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有寫錯也歡迎指正。
最後提醒,0056 是追蹤指數,經理人無法自行選股,0056 股價只跟淨值有關,再怎麼討論都不會影響股價。討論只是分享知識,讓大家更加了解,無法影響股價。大家如果看得懂,就應該知道我是在幫大家爭取權益,希望你看得懂啦。
本文由 不敗教主~理財不Buy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